序
第一部分 读书
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时间之争
七种武器: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克里普克
一次被忽视的因果革命
自我是个幻觉?
为学不作媚时语
极端的理论与合理的解释
从日常感知开始探究意识
走出笛卡尔
从北大的知识论研究传统说起
知识是社会的
“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
《庄子》的异域读解激活古老思想
爱读书,更“爱思想”
第二部分 追忆
阿姆斯特朗:澳大利亚最伟大的哲学家?
普特南:变与不变之间
怀特:哲学乃根本之学
金在权:几乎接近真相
克里普克:20世纪分析哲学最后一个标志性人物走了
法兰克福:别无选择,仍需负责
虚云:“法无高下,贵在契机”
王国维:可爱与可信的两难
郭沫若:“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的关键”
沈有鼎:“研究《墨经》的不二人选”
洪谦:断定根本上是一种体验
庞朴:一分为三的辩证法
赵已然:用生命歌唱的西北汉子
金庸:武侠与武道
朱高正:豪侠式的人物
曾自卫:有谁走在正确的路上
李泽厚:八零后的精神遗产
于振立:从“山海精”到《山海经》
第三部分 对话
前奇点时代的地方性困感
哲学和科学的交汇
哲学家也做实验?
第四部分 行动
程广云和他逝去的江湖
哲学合作社
越界:从尼采到实验哲学
一切诚念终将相遇
行动让生命有意义
第五部分 追问
学哲学面临的困境
上帝无处不在?
虚拟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因果追责与疫情叙事
解释鸿沟是可解释的吗?
自由意志之惑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