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书的拟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要素错配的研究起点及研究现状
2.1.1 研究起点
2.1.2 研究现状
2.2 要素市场不完备的成因以及研究现状
2.2.1 资本错配
2.2.2 劳动力错配
2.3 人力资本错配
2.3.1 人力资本错配的研究视角
2.3.2 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研究
2.4 总结性评述
3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算I:来自行业间的经验证据
3.1 问题提出
3.2 测算框架
3.3 实证研究设计
3.3.1 教育收益率(人力资本边际成本)的测算方法
3.3.2 人力资本边际产出与人力资本错配测算方法
3.3.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3.3.4 数据处理与描述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教育收益率的估计
3.4.2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算
3.5 结论及政策启示
4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算II:来自制造业行业内部的经验证据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测算框架
4.3 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与人力资本估算
4.3.1 数据处理
4.3.2 参数设置
4.3.3 人力资本估算
4.4 测算结果分析
4.4.1 要素弹性的测算结果
4.4.2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算结果
4.4.3 进一步的讨论:行业差异或规模报酬
4.5 拓展分析:国有产权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
4.6 结论性评述
5 人力资本错配的成因Ⅰ:行政垄断
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5.2.1 行政垄断与人力资本错配
5.2.2 行政垄断影响人力资本错配的中介机制
5.3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5.3.1 模型构建
5.3.2 变量说明
5.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实证检验
5.4.1 行政垄断的影响机制检验
5.4.2 稳健性检验:关于垄断异质性的讨论
5.5 结论性评述
6 人力资本错配的成因Ⅱ:高校扩招
6.1 研究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6.2.1 高校扩招与人力资本错配
6.2.2 改制有助于缓解高校扩招的扭曲作用
6.3 实证检验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3.3 估计结果分析
6.4 结论性评述
7 人力资本错配的扭曲效应Ⅰ:创新扭曲效应
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7.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7.2.1 行政垄断与自主创新
7.2.2 行政垄断影响自主创新的路径:人力资本错配
7.3 实证检验
7.3.1 变量定义、数据来源和具体计算方法
7.3.2 模型设定
7.3.3 估计结果分析
7.4 结论性评述
8 人力资本错配的扭曲效应Ⅱ:产业扭曲效应
8.1 研究问题的提出
8.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8.2.1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偏离的中介效应
8.2.2 竞争部门收入增长和两部门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
8.3 实证检验
8.3.1 变量和数据来源
8.3.2 模型设定
8.3.3 估计结果分析
8.3.4 中介效应分析
8.4 结论性评述
9 矫正人力资本错配的治理措施: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例
9.1 研究问题的提出
9.2 理论模型
9.2.1 模型假设
9.2.2 模型求解
9.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说
9.3.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人力资本技术相对价格扭曲
9.3.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人力资本规模相对价格扭曲
9.3.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垄断企业人力资本相对价格扭曲
9.4 研究设计
9.4.1 所有制间人力资本错配测算的参数设置
9.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人力资本错配的准自然实验设计
9.5 回归结果分析
9.5.1 所有制间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测算结果
9.5.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人力资本错配影响的基准模型检验
9.5.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人力资本错配影响机制的检验
9.5.4 稳健性检验
9.6 结论性评述
10 人力资本错配的治理路径与建议
10.1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垄断部门创新活力
10.2 破除行业垄断,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10.3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
11 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拓展研究方向
11.2.1 人力资本错配的测算方法
11.2.2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扭曲效应
11.2.3 人力资本错配对产业链升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规模报酬性质对于潜在增长率和TFP损失的影响
附录B:人力资本(所有制)错配计算方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