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90101
  • 作      者:
    编者:包安明//郭浩//古丽·加帕尔//姜亮亮//陈桃等|责编:彭胜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在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基础上,经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后撰写而成。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总体介绍亚洲中部干早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土地退化给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第2章论述中亚地区的气候及干早的时空特征。第3章从草地生产力的角度讨论中亚地区草地的退化问题。第4章通过土地退化指标评估中亚土地退化格局,同时分析中亚土地退化的驱动要素和评价中亚土地退化的风险。第5章评估中亚重点区域咸海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第6章和第7章分析阿姆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和土地退化情况。第8章主要针对亚洲中部干早区的土地退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 本书可供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环境、遥感应用等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土地退化背景及概念
1.1.1 土地退化背景
1.1.2 土地退化概念
1.2 研究区概况
1.2.1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与干旱概况
1.2.2 亚洲中部地区的土地覆被
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
1.4 土地退化引起的区域社会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与干旱时空特征
2.1 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与温度变化
2.2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象干旱事件基本特征
2.2.1 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旱事件识别
2.2.2 干旱区域化分析
2.3 近 5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旱事件特征
2.3.1 典型干旱事件的特征
2.3.2 干旱空间特征分析
2.3.3 干旱的周期性分析
2.3.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特征
2.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动态特征
2.4.1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识别及特征定量化方法
2.4.2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提取验证
2.4.3 干旱事件动态特征分析
2.5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农业干旱监测
2.5.1 降水与植被指数的时滞分析
2.5.2 OSDCI干旱指数
2.5.3 OSDCI干旱指数的验证分析
2.5.4 农业干旱严重度分类及验证
2.5.5 典型干旱年干旱监测
参考文献
第3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与草地退化
3.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评价方法
3.1.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评价模型
3.1.2 集成经验模式分解(EEMD)
3.1.3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
3.1.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
3.2 中亚草地生产力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3.2.1 中亚草地生产力月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3.2.2 中亚草地生产力季节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3.2.3 中亚草地生产力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3.3 中亚草地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
3.3.1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
3.3.2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3.3 中亚草地潜在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3.4.1 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相对影响
3.4.2 主要气候因子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3.4.3 主要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亚土地退化时空格局与特征
4.1 亚洲中部土地退化时空格局
4.1.1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监测指标
4.1.2 中亚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4.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过程
4.1.4 土地退化过程年际突变
4.1.5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相对作用
4.1.6 各植被类型土地退化主要驱动因素
4.2 中亚植被退化驱动要素
4.2.1 中亚地区植被退化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退化持续性特征
4.2.3 季节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4.2.4 NDVI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2.5 植被退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3 中亚土地退化风险评价
4.3.1 土地退化风险评估方法
4.3.2 质量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3.3 ESAI空间评估
4.3.4 ESAI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4.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风险的影响
4.3.6 不同时间段的敏感性空间收敛模式
参考文献
第5章 咸海流域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分析
5.1 水分压力和种植强度指数
5.2 水分压力时空变化和突变年份检测
5.3 耕地变化及种植强度与农业用水相关性
5.4 不同区域农业用水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5.5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分析
5.5.1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
5.5.2 水分压力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特征
6.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研究区概况
6.1.2 指标选择原则
6.1.3 评价指标选择
6.1.4 评价指标共线性诊断
6.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1.7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6.2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与时空特征
6.2.1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定量评价
6.2.2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整体时间变化特征
6.2.3 阿姆河流域不同生态脆弱性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
6.3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分析
6.3.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
6.3.2 阿姆河流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差异
6.3.3 地形导致的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差异
6.4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机制分析与对策建议
6.4.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6.4.2 应对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章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7.1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评估
7.1.1 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7.1.2 1990~ 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
7.1.3 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