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 CO2浓度显著增加,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是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Mbow et al.,2017)。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t,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这些排放量昀终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Lal,2018)。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的人为排放量被人为作用和自然过程吸收,即实现净零排放。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阶段,碳排放量逐步进入“平台期”。欧盟部分成员国率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在这次讲话的前一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正式发布《借助可再生能源实现零排放》报告,认为“在2050年实现所有领域的CO2零排放,特别是要消除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碳排放,才能满足1.5℃的气候目标”。2021年3月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要求全国各个部门制定CO2减排时间表,以及寻找降低大气CO2浓度的途径。如何通过减排、增汇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是国际政治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使温室气体净排放尽快减少为零达到碳中和,是国际公认的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关键,是我国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中的重要关注对象。
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大约能去除30%人为活动排放的CO2;植物在借助光合作用促进自身生长的过程中固定CO2,而土壤可以把碳作为分解生物量封存起来( Wang et al., 2020a)。我国是世界上生态工程实施昀广泛的国家,黄土高原是我国植被变绿增幅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固沟保塬、淤地坝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的典型区域。增加土壤和植被的碳汇,主要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Donhauser et al.,2021)。黄土高原蕴藏着大量的土壤有机碳,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该区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显著增加了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固存,植被格局和土壤固碳速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昀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组系统分析了大规模植被恢复以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多源遥感数据与观测数据融合,采用机器学习、控制变量等归因分解方法识别人类干扰对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的影响特征,量化了2000年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包括生态恢复、农田扩张和城市化等)对中国植被碳吸收的贡献及其路径(Chen et al.,2021b,2021c)。研究发现,2001~2018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不断增加(49.1~53.1TgC/年),气候和人类活动对GPP增加的贡献相当,分别为 48%~56%和44%~52%(Fang et al.,2018)。在空间上,生态恢复是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和西南喀斯特地区森林覆盖扩展和固碳增加的主要途径,而气候条件促进了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和GPP增加,说明近十年来气候作用进一步凸显了生态恢复的碳汇效益。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继续提高,达到2000年以来昀好状态,地表变“绿”、固碳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的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68.4,较常年提高7.3%,植被覆盖度较常年增加3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叠加有利的气象条件,共同促进了植被生物量的增长。与此同时,全国植被固碳量、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等生态功能整体也呈提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m3,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6%,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完整,在固碳释氧、缓冲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过去近20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有25%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位( Chen et al.,2015; Wang et al.,2020a)。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tC,是之前研究成果的3倍(Wang et al.,2020a)。202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在长江、黄河、海岸带等布局了九大工程、47项重点工程;2016年以来探索实施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25个,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固碳发挥了示范作用,积累了实践经验。由此可知,黄土高原植树造林在助力碳中和方面是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对于我国植被恢复和保护、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作用进展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向半干旱区过渡的中间地带,是我国生态系统退化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区域(Feng et al.,2016;Fu et al.,2017)。2016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于黄土高原区的环境质量评估中,将黄土高原列为土壤保持的重要区域( Ouyang et al.,2016)。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退耕还林还草为核心的生态工程在黄土高原大力展开,这对控制水土流失、减缓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我国对该地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Deng et al.,2014a,2014b)。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该区植被覆盖总体状况明显好转,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增加趋势,随着植被的快速恢复,植物群落发生正向演替,凋落物不断积累和分解使土壤有机质积累量不断增加(Fu et al.,2011;Chen et al.,2015),土壤有机质反过来又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发展( An et al.,2013),尤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土壤碳汇功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Fu et al., 2011,2017;Feng et al.,2013,2016)。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主要取决于碳输入(即植物枯枝落叶和死亡根系)与碳输出(主要是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之间的动态平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组从样点.坡面.小流域.样带.黄土高原多尺度上研究了植被覆盖变化、土壤固碳和侵蚀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尺度效应。结果显示:①短期(约30年)的退耕还刺槐林就可以显著提高表层和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但对土壤剖面无机碳储量影响很小;②在坡面尺度上,退耕还灌和还草相结合的复合退耕比单一的还灌或还草的固碳效应更高,且还灌和复合退耕可以减小坡面侵蚀碳损失,但在小流域尺度上,土壤侵蚀对土壤固碳仍具有显著的负作用;③退耕还刺槐林后(30年内),土壤有机碳在较干旱地区呈线性增加趋势,在较湿润地区,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呈现初期下降的格局。在黄土高原尺度上,2000~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期间,表层20cm土壤固碳量约为14.18TgC,同期植被固碳量约为23.76TgC。退耕还草、还灌及还乔木林的土壤固碳能力在黄土高原尺度上接近,均约为0.33MgC/(hm2 a),但在不同降水带内存在差异。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固碳潜力为0.59TgC/年,平均固碳速率为0.29MgC/(hm2 a);退耕年限是影响土壤固碳量的主要因子,年均温度和初始土壤碳储量对土壤固碳量可产生明显影响,但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和年均降水的影响不显著;在退耕还乔木、还灌和还草中,退耕还草的固碳速率较高(Feng et al.,2013,201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北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而在南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有利于提高退耕工程的土壤固碳量(Feng et al.,2016)。除此之外,研究者将遥感监测和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相结合,定量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前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2000~2008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固碳量增加了96.1TgC(相当于2006年全国碳排放的6.4%),生态系统从碳源转变为碳汇,生态系统净固碳能力从2000年的0.011Pg上升到2008年的0.108Pg,结果证实了退耕还林还草是该区域生态系统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植被固碳以每年9.4gC/m2的速率持续增加,植被固碳增加的昀高值出现在年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的地区,土壤固碳的增加稍显滞后,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年限的进一步增加发挥出巨大潜力(Feng et al.,2013)。
有研究显示耕地转化成林地比耕地转化成草地,将会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是因为还林后土壤从凋落物和细根得到的碳输入更多(Jin et al.,2014)。此外,退耕还林后的造林类型也会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当农田转化为自然植被后,由于自然植被有机碳的周转速率很慢,所以有机碳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积累。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质输入、减少风蚀和降低微生物分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Wiesmeier et al.,2014;Lange et al.,2015)。因此,在退耕还林时若土壤和气候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种植乔木,还草时应优先考虑自然恢复草地而非人工种草。在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有机碳主要在植被恢复的早期阶段积累,恢复50年后,有机碳含量达到昀大值,之后逐渐趋向平衡( Liu et al., 2015;Hu et al.,2018)。在年降水量接近600mm的子午岭林区,土壤水分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键因子;上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下层土壤,但土壤的固碳主要发生在下层( Deng et al.,2017)。Jiao等(2005)对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表明坡耕地退耕为人工乔灌林后,林木生长中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增长速率昀高,后期增长较平稳。而 Jin等(2014)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在林木生长后期土壤有机碳含量仍有显著的提高。坡耕地撂荒后,一般认为撂荒初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增长较缓慢,之后则快速提高。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几十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将会积累更多的土壤有机碳,退耕还林还草在未来减缓气候变化效应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Feng et al.,2013)。Hu等(2018)对不同恢复模式下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于人工恢复模式,短期内自然恢复更有利于土壤碳固持,且环境因子可作为评估自然恢复模式下土壤碳库变化的重要指标。植被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喀斯特地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固碳速率由0.14MgC/(hm2 a)增加到0.3MgC/(hm2 a),也证实了大规模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显著提高了区域尺度植被碳固定即土壤固碳潜力(Tong et al.,2018)。有研究显示,1981~2040年中国成熟林植被碳总量从8.56PgC增加到9.7PgC,植被固碳速率在.0.054~0.076PgC/(hm2 a)波动,平均值为0.022PgC/(hm2 a);成熟林土壤碳总量从30.2PgC增加到30.72PgC,土壤固碳速率在.0.035~0.072PgC/(hm2 a)波动,平均值为0.010PgC/(hm2 a)(黄玫等,2016)。此外,有研究讨论了天然林对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护机制,指出一旦天然林被转变为人工林,这种保护机制就会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有机碳库损失。因此,保护天然林是土壤有机碳固存的主要途径之一。
自然围封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恢复模式,在全世界,过度放牧是人类活动中引起生态系统退化昀重要的原因,过度放牧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植被恢复力,对植物群落和土壤有较大的破坏作用(Hoov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