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层组分分析程序
测井得到的是岩石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如电学性质、声学性质、核物理性质等),而不是直接测得的岩石物性(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因此,由测井值反演地层参数是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这也是*优化测井解释程序与地层组分分析程序的用途。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优化测井解释程序,如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公司的GLOBAL,江汉石油学院的DMO,都是以*优化原理为基础的复杂岩性分析程序,它们通过求解以下目标函数的*优解,求取符合地质情况的*大概率解。(1-1)式中:Δ为*优化解释的目标函数;m为响应方程个数;p为约束个数;fi()x为第i条*线的理论测井值;σi为第i条*线的测井值误差;τi为第i条*线的响应值误差;Tj为第j个约束的约束误差;Gj()
x为第j个约束不符合约束的程度值;x为数组,*优化求解的未知数,x=(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冲洗带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矿物骨架1含量,矿物骨架2含量, )。
该目标函数非常复杂,局部极值点多,寻优计算量大,并且所求极值点不一定是目标函数的全局极小点,这使得*优化测井解释程序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为克服*优化测井解释程序的不足,提出地层组分分析程序。
本章将分别给出地层组分分析程序反演地层参数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求解算法、响应方程及常见测井解释参数的求取方法。
1.1 物理模型
含油气的储集层可以看成是由具有不同性质的组分组成的,这些组分包括:不动油、可动油、可动水、天然气、泥质及岩石的各种矿物骨架。测井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求取这些组分在地层中的相对含量。人们习惯使用的“含油(气)饱和度”和“孔隙度”等参数都可以由以上组分含量导出。组成地层的组分有很多种,因此用现有的有限测井信息正确反演出地层的全部组分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组分的个数必须小于或等于响应方程的个数加1,为满足这一要求,通常采用的方法为:①把地层中物理性质相近的组分看成是同种组分,例如,可把绿泥石、伊利石和其他黏土矿物合称为泥质;②把地层中一些含量很小的组分合并到与之性质相近的组分之中,例如,砂岩中含有少量长石时,可将长石合并到石英中,认为该砂岩就是纯石英砂岩。
对岩性不十分复杂的储集层来说,可以运用以上简化处理方法。简化后的物理模型见表1-1。
表1-1 地层组分分析程序物理模型
根据这一地层模型,可得到以下地层参数的表达式。
孔隙度:
φ= xor + xom + xfw + xgas (1-2)
地层含水饱和度:
Sw = xfw xor + xom + xfw + xgas (1-3)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S = xom + xfw + xgas xo xor + xom + xfw + xgas (1-4)
泥质含量:
Vsh = xsh (1-5)式中:xor 为不动油相对体积;xom 为可动油相对体积;xfw 为自由水相对体积;xgas 为天然气相对体积;xsh 为泥质相对体积。
这样建立的物理模型,使得数学模型相对简单,易于求解。
1.2 数学模型
1.2.1 待解决的反演问题
根据地层组分分析程序物理模型,可写出各种测井仪器的响应方程。例如,密度测井的响应方程为
ρb =ρor xor +ρom xom +ρfw xfw +ρgas xgas +ρsh xsh +ρma1 xma1 +ρma2 xma2 ++ρmakxmak (1-6)式中:ρb 为密度测井值;ρor, ρom, ρfw , ρ, ρsh , ρma1 , ρma2 ,, ρmak 分别为地层中不动油、可动油、自由水、天然气、泥质、岩石矿物gas骨架(1~k 种)的体积密度值。
为简便起见,将式(1-6)写成
n ρx =ρ( j =1,2,, n) (1-7)
式中:n 为组成地层的组分个数;xj 为第j 种组分的相对含量。
同理,可写出其他测井仪器的响应方程,用通式表示为
∑nAijxj = Bi (i =1,2,, m) (1-8)式中:A 为测井值;m 为测井仪器的个数;B 为地层对测井仪器的响应值。
解以上由m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求得xj,这就是待解决的反演问题。
1.2.2 带约束的超定线性方程组建立
当mn,此时方程组为超定线性方程组,它具有一个*优解。*优解x*可能出现x*j<0或x*j>1的现象,这种结果在地质上是不存在或无意义的。为了使求解的结果合乎地质意义,并符合地层实际情况,需要在式(1-8)中加入相关约束条件,即(1-9)
写成更一般的形式:(1-10)
式(1-10 )为一带约束的超定线性方程组。其中,c、xmax j 均为常数,在地层组分分析程序中c=1,xmax j 为第j 种组分的*大相对体积。
1.2.3 目标函数
由线性*小二乘原理,解式(1-10 )这一带约束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可转换成以下求极值问题:(1-11)
由于不同测井值的量纲不同,且它们的测量值差别也很大,在实际计算中需要将式(1-11)目标函数中系数A及B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种测井响应的A和B都成为无量纲的数,并在同一数量级上,使各种测井响应对*终结果具有相同的贡献。标准化处理是将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系数P,该系数除具有标准化作用外,还具有权系数的作用,对质量差的测井*线应赋予低的权系数,质量好的测井*线应被赋予高的权系数。
当n≤m时,线性方程组(1-9)的*小二乘解是唯一的,因为在实际问题中矩阵A满秩,并且式(1-10)的解空间为凸空间,所以这种带约束的线性方程组(1-10)的解是唯一的,极值问题[式(1-11)]只有一个极小点。式(1-11)构成了地层组分分析程序的数学模型,f()为目标函数。
1.3 求解算法及部分应用
1.3.1 算法
假定式(1-10)已进行标准化处理,下面讨论极值问题[式(1-11)]的求解方法。任取R中的一个点x(0),在x(0)处f()的线性逼近函数为fL()=f(x(0))[f(x(0))]((0)x+.x.x)(1-12)其中,.f(x(0))= f(.xx1),.f.(xx2),,.f.(xxn) 。
显然,求线性规划问题minLx的*优解,等价于求线性规划问题min[.f(x(0))]Txf()(0)(0)(0)(0)的*优解。令(0)为式(1-11)的*优解,.f.(xxk)=min f.(xx1),.f.(xx2),,.f.(xxn) ,xFL (0)由线性规划的性质可知,xFL必为R的一个顶点,因此可得.0(jk
(0)xFLj= x(j=≠k))(j=1,2,,n)(1-13)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当[.f(x)](xFL.x)=0时,xFL就是线性规划问题的解,迭代停止;
当[.f(x)](xFL.x)≠0时,则问题变为极值问题:minf[x(0)+λ(x(0).x(0))](1-14)的*优解λ0,这时必有0λ01。
令x=x+λ0(xFL.x),把x作为x,继续用上述方法线性逼近目标函数f(),并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精度为止,就可求得带约束超定线性方程组(1-10)的解。图1-1为地层组分分析程序中求解数学模型[式(1-11)]的计算机流程图。
图1-1 地层组分分析程序中求解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流程图
在式(1-11)中,很容易写出f()的一阶导数,因此寻优计算工作量小,并且目标x函数f()不存在多个局部极小点,所以对迭代初始值的要求不严,不管迭代初始值怎样x选择,在有限步内,总可收敛到同一极小点。
1.3.2 部分应用
由地球化学测井(geochemical logging technology,GLT )提供的岩石的化学成分(氧化物含量)反演矿物含量是岩石学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假定岩石中有n种矿物,每种矿物包含m种氧化物成分,则(1-15)式中:aij为矿物j中第i种氧化物的质量分数;xj为岩石中第j种矿物的质量分数;yi为岩石中第i种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地球化学测井中,yi已知,aij可在实验室测得。对矿物含量,有地质约束:(1-16)且(1-17)
因此,求矿物含量xj的问题,可转化为解如下约束方程组问题:(1-18)
该约束方程组完全可由1.3.1 小节所给算法求解。
直接应用表1-2~表1-3(Harvey et al.,1992)中的数据进行实际计算,并将结果与其他三种算法的结果作对比。表1-2为矿物的化学成分,表1-3为人造岩石的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表1-4为三种算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其中:TA表示人造岩石的实际矿物成分;GA表示Fang等(1996)给出的遗传算法;LS表示Harvey等(1992)的*小二乘法;CQ表示本节算法。
表1-2 矿物的化学成分(单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