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调控图谱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51750
  • 作      者:
    陈燕,谭玉敏,王宇晖,等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本书图文并茂,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进行说明,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2.本书知识性强,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调控图谱。
3.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生态学、国土空间规划、地理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从事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和生态工程与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各行业中对区域生态安全与调控感兴趣的人士参考阅读。
4.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编写与出版。

展开
作者简介

陈燕,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讲课程有环境学、生态学、环境信息系统、环境评价与案例分析。

展开
内容介绍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调控图谱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环境现况的基础上,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生态功能区划。本书还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趋势;构建了由“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和生态断裂点”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调控图谱,并且给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背景概述  2
1.2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   2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4
1.2.3 土地生态敏感性  7
1.2.4 生态功能区划  8
1.2.5 区域生态安全  10
1.2.6 地学信息图谱  12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及数据源  22
2.1 自然环境概况  23
2.1.1 地理位置  23
2.1.2 自然环境与资源  23
2.2 经济环境概况  28
2.2.1 城市发展  28
2.2.2 环境保护区  29
2.3 生态环境现状  32
2.3.1 土地利用现状  32
2.3.2 水资源现状  36
2.3.3 道路现状  36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7
2.4.1 数据来源及技术平台  37
2.4.2 数据预处理  39
参考文献  43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研究  45
3.1 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分异分析  46
3.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46
3.1.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47
3.2 空间洛伦茨曲线分析  49
3.3 空间基尼系数分析  57
参考文献  58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60
4.1 生态敏感性分析方法  61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61
4.1.2 生态敏感性指数  62
4.1.3 马尔科夫预测方法  62
4.1.4 土地利用综合强度  63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63
4.2.1 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总价值计算  65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  67
4.3 马尔科夫预测  68
参考文献  72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  74
5.1 评价方法与数据处理  75
5.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79
5.3 综合评价方法  80
5.4 单因子敏感性评价  81
5.4.1 水环境生态敏感区  82
5.4.2 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敏感区  83
5.4.3 土壤质地生态敏感区  84
5.4.4 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  84
5.4.5 道路交通生态敏感区  84
5.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85
5.6 不同生态敏感区的用地策略  86
参考文献  87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生态功能区划要素评价  89
6.1 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90
6.1.1 生态敏感性分级标准  90
6.1.2 评价因子权重及相应数学模型  91
6.2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  92
6.3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方法  95
6.3.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96
6.3.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方法  96
6.3.3 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方法  97
6.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97
6.4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结果分析  98
6.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价  98
6.4.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9
6.4.3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99
6.4.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100
参考文献  100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生态功能区划  102
7.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与方法  103
7.1.1 基本原则  103
7.1.2 区划技术及方法  104
7.2 生态功能区划依据  105
7.2.1 生态敏感性分区统计均值  106
7.2.2 各生态敏感性分区面积统计  106
7.2.3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区统计均值  111
7.2.4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区面积  111
7.3 生态功能分区过程  113
7.4 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113
7.4.1 生态区  114
7.4.2 生态功能区  115
参考文献  117

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119
8.1 生态安全评价建模研究  120
8.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0
8.1.2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划定  122
8.2 生态安全评价过程  123
8.2.1 原始数据及预处理  123
8.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126
8.2.3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  128
8.2.4 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  128
8.2.5 重心分析  129
8.3 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129
8.3.1 区域生态安全时间演变分析  132
8.3.2 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演变分析  134
8.3.3 生态安全性等级评定  143
参考文献  144

第九章 长江三角洲中低安全区调控图谱  146
9.1 中低安全区范围界定  147
9.2 中低安全区优化调控  148
9.2.1 基于“源-汇” 理论的“生态源地” 的判别  148
9.2.2 基于MCR 模型的中低安全区生态廊道的构建  154
9.2.3 中低安全区内生态节点与生态断裂点的判别  170
9.2.4 中低安全区优化调控网络图谱的构建  170
参考文献  172

第十章 长江三角洲整体区域调控图谱  174
10.1 “生态源地”的判别  175
10.1.1 “源” 景观识别  175
10.1.2 “汇” 景观识别  177
10.1.3 “生态源地” 的判定  178
10.2 生态廊道的构建  182
10.2.1 潜在生态廊道的构建  182
10.2.2 重要生态廊道的提取  186
10.3 生态节点与生态断裂点的判别  192
10.3.1 生态节点  192
10.3.2 生态断裂点  192
10.4 整体区域优化调控网络图谱的构建  193
10.5 具体优化调控措施  195
参考文献  1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