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的底牌Ⅱ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838358
  • 作      者:
    何忆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忆,山东人,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在北京某大学任教,多年来在《国家人文历史》、清史所等国家级期刊发表通俗性历史普及文章,受众广泛。代表作品有《历史的底牌》。

展开
内容介绍

从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到阿房宫毁灭真相;从“金缕玉衣”长生不老疑团,到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谜;从宋仁宗龙种身份谜局,到明太祖屠杀宫女悬案……《历史的底牌2》汇集了大量匪夷所思的远古谜团、历代悬案、宫廷秘闻、民间传说,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悬念丛生的故事性笔法,展示谜案抽丝剥茧式破解全过程。将历史传说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深处,探索那些被遗忘或被误解的历史真相,挑战既定的认知,掀开历史的底牌。

展开
精彩书摘

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现在,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可以发掘秦始皇陵墓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

公元前 221 年,秦国军队向南攻齐,齐国土崩瓦解。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秦灭六国以后,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 12 个重千石的铜人,立于咸阳。

这 12 个大铜人屹立于秦都咸阳阿房殿前,因为铜是黄色的,所以又称作“金人”。它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个个都显得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的记录。

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 37.5 千克,以此推算,12 个大铜人就重达450 吨。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 12 个如此巨大的铜人?围绕这个问题,存在这几种主要说法。

有人认为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稳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

也有人认为秦始皇铸造铜人是出于迷信,是为了“祥瑞”。秦始皇相当迷信,曾封泰山,禅梁父,访神州,求仙人,轻信方土之言,竭力搜寻长生之药。《汉书·五行志》也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但也有疑点,那就是秦始完全可以征集天下的铜料作为铸造金人的原料,何必非要下令收缴天下的兵器呢?

一部分学者还认为,秦始皇销毁兵器、铸造铜人,是表明今后不再将铜兵器作为主要作战武器。但是,这种说法同样有疑点,那就是虽然铁制兵器始于秦始皇之前,但到汉代才普遍化。秦始皇统一天下时,便决然把青铜武器废除不用,使百万军队全部换上铁制武器,以当时的制铁水平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让人信服的说法是:秦始皇这一举措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二是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实际上,秦统一后,曾采取不少措施防止人民反抗,而收缴天下兵器的做法,也是有先例的。《左传·襄公十九年》载,春秋时鲁国的季武子曾经“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秦始皇铸铜人只是做得更为彻底,把民间的兵器也收缴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不封国置王,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于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里把“收天下兵”与“求其宁息”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图是为了太平无事。他宣布“大酮”,举国同庆这一伟大胜利,表现出好大喜功的情绪,而铜人、钟鐻也是象征吉祥、天下太平的意思。此外,秦始皇巡游各地的刻辞,也都是夸耀武功、粉饰太平之语。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这 12 个金人的踪影了。那么,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有人认为,当初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 12 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这种说法始于元明时期,证据并不充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 12 个金人是毁在董卓和苻坚的手上。据《后汉书》和《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190 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鐻、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晋人潘岳《关中记》载:“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清门里。”也就是董卓将其中的 10 个金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金人运到洛阳。当成千上万的工匠们将其运到霸城时,由于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金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 600 年的 12 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还有一种比较乐观的看法,那就是因为 12 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建造好后,这 12 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现在,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谜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它加深了各地人们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哪儿?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 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丝绸之路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它加深了各地人们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那么,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哪儿呢?

传统观点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在西安。这部分专家认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个广大的概念,是世界的东方和世界的西方两个文明的交流联系,是一种政府的、民族的行为。西安不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曾是亚洲最大的国际交流中心。

在中国古代典籍《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对丝绸之路的开发过程有更确凿、翔实的记载。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 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自长安(今西安)出发,经大宛(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康居(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咸海与巴尔喀什湖之间),抵达妫水(阿姆河)以北的大月氏(今阿富汗),于元朔三年(公元前 126 年)返回长安。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率三百人,每人备马二匹,携牛羊万头与价值“数千巨万”的金帛财物出使乌孙(今伊犁河与伊塞克湖一带)。张骞抵达乌孙后,分遣副使前往西域、中亚各国。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又多次派遣使节出使西域、中亚各国。从此,一条以汉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为保证丝绸之路安全畅通,西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派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军队攻击匈奴、远征大宛,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并在敦煌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的丝绸之路沿线设立交通亭站。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 60 年),完全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西汉王朝在今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巴尔喀什湖与费尔干纳盆地以东广大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版图。

上述历史事实证明,从丝绸之路的特定含义衡量,这条古代商道开辟于公元前 2 世纪的西汉时期,它的起点无疑是西汉王朝首都长安。之后虽有中国的王朝更迭、首都迁徙,但这对丝绸之路的总体状况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更不意味着丝绸之路就此中断或应该就此改变路线。所以,以中国的王朝更迭、首都迁徙来变化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路线,是把丝绸之路过于微观化的认识。丝绸之路“长安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明长安在时空两大方面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是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汉唐的代表与象征,今天的汉族、汉字、汉文化、汉文化圈概念都与长安密切相关。作为中国最著名古都与国际都会的典型代表,以长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和丝绸之路宽广深的总体包容量及总体形象相称的。

也有人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不在长安,而在洛阳。这些人认为西汉的首都在长安,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政府经营西域的出发点是长安,西域诸国与西汉政府贡使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的汇集点也是长安,因此长安很自然地成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到了东汉时期,洛阳成为首都,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联系的中心,因此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自然也就从长安转移到了洛阳。此后的曹魏、西晋、北魏先后都以洛阳为首都,从整个丝绸之路的开拓、形成和繁荣的过程来看,洛阳才是丝绸之路的最东的起点。

东汉建都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后,雒阳逐渐取代长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在雒阳的东方,青州、兖州地区适宜种植桑麻,民间丝绸手工业得到普遍发展,官府也拥有规模巨大的丝绸手工业,这些民间或官府生产、输往西方的高级丝绸,由中原商贾或西方商人来到雒阳采购外运。东汉丝绸之路的主要途经地点是自雒阳西行,经长安和西域后到达西方各国。东汉的丝织业比西汉进步,以洛阳为起点的东汉丝绸之路交通较前更加繁荣。

而且,1907 年,英国考古学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长城的烽火台下,发现了一组用中亚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写的信件,这是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的粟特商人写给家乡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贵族的书信,信中说,这些以凉州为大本营的粟特商团,活动的范围东到洛阳,西到敦煌,长途贩卖中国丝绸等商品。从这封外国人写于西晋末年(公元 312 年前后)的书信中,可以真切地看到“洛阳”的名字,这也佐证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在洛阳。

还有人认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从开封或郑州算起,因为丝绸之路是从西汉开始,当时开封和郑州的丝业相当发达。在一些考古资料里,郑州的丝业可以追溯到 5600 年前,既有考古发现,也有历史记载,在《诗经》里关于郑州采桑方面的诗歌也很多。所以丝绸之路的起点应在开封或郑州,洛阳只是一个集散地,只是起点的一部分,真正的起点是一个区域,或者说是一个地区。

关于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何方,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正是通过这条路,古代商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和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中国。东、西方文明在这种融合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三请诸葛亮”是真是假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在书中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成为三国中的一段佳话,历来为人传颂。但也有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提出怀疑,他们认为真实的历史是诸葛亮自己去见的刘备。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在书中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汉末,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曹操坐踞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在谋士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下,和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第一次去时,恰巧诸葛亮外出,刘备只得失望地返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难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主张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自己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到时,诸

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忍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于是提出了对刘备的发展有战略意义的《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作“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佳话,历来为人传颂。但也有人对“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提出怀疑,他们认为真实的历史是诸葛亮自己去见的刘备。

据考证,《三国志》之外的史料再没有“三顾茅庐”的记载,而且,纵览整个三国史料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竟无一人提到刘备三顾于诸葛亮,这个在后世尊之为礼贤下士的典范之事迹在三国时代竟无人提起,真是无法想象。与之相对的是,有些史料对刘备和诸葛亮见面的相关记载,与《三国志》的记载大相径庭。根据《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刘备来到荆州后,屯兵于樊城。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平定了北方,诸葛亮料定其下一个攻击目标必是荆州,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于是“北行见备”。刘备与诸葛亮初次相见,又见诸葛亮年龄不大,于是对其并不是特别在意,只当作一般士人接待(“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刘备和大家谈完之后,诸葛亮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刘备对他并不在意,而是编起草鞋来。诸葛亮便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草鞋吗?”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话要说,于是就说:“你这是什么话!我不过‘聊以忘忧’罢了。”诸葛亮接着说:“将军度量一下,刘镇南(指刘表)和曹公相比怎么样?”刘备说:“比不上。”诸葛亮又问:“将军自己呢?”刘备说:“也比不上。”诸葛亮说:“都比不上,难道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我也发愁,那你说怎么办?”诸葛亮就给刘备出了个主意,让他建议刘表鼓励游民自力更生,并登记在册,这样就可以增加荆州的实力了。经过这一番谈话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做过相同的记载。

先抛开《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是否属实,若刘备真的曾经“三顾茅庐”,从常理分析,诸葛亮是位胸有宏图之士,刘备请他出山,正合其意,他摆摆架子,考察一下刘备的诚心当然也有可能。但是让人不懂的是,当时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正威胁着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不提这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非常不合乎情理。同时,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当时的形势来看要高度保密,刘备怎会让人现场做好记录而让天下尽知。与之相比较的是,郭嘉初见曹操时对天下大势分析,后人一字不知,只有曹操感叹:能使我安天下者,必此人。看来,所谓《隆中对》,很有可能是后人附会《出师表》而杜撰的。据此,“三顾茅庐”之说就不可信了。

那么,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为什么会写刘备“三顾茅庐”呢?因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得很明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也就是刘备亲自到隆中找过诸葛亮,而且去了多次,这也是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直接原因。从诸葛亮出山到上表,不过 21 年,许多当事人都还健在,诸葛亮凭空捏造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无论从诸葛亮的为人看,还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恐怕都不可能。于是陈寿记载刘备曾“三顾茅庐”。后来,陈寿在他的《进诸葛亮集表》中,也做了很清楚的描述。陈寿说:“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接纳。”这就把前因后果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还有人认为《三国志》《魏略》《九州春秋》的记载并不冲突,这部分学者认为“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的自请相见都是真实可信的。如清代学者洪颐煊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于是诸葛亮就又回去了。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才意识到诸葛亮的价值,于是亲自出马,三顾茅庐,重新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正因为有前面的那段曲折,这才需要亲自出马,也才需要“三顾”而不是“一顾”。不管是诸葛亮自荐于刘备,还是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或是诸葛亮先自荐于刘备,刘备再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诸葛亮终因为刘备的礼贤下士而出山辅佐他,为刘备出谋划策,整肃军队,为蜀汉的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展开
目录

《历史的底牌Ⅱ》

01.荆轲刺秦王的真相/ 001

02.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后 / 005

03.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 / 010

04.50 万南下秦军后裔今安在 / 015

05.阿房宫真是项羽烧的吗 / 019

06.汉武帝艳遇搭上了 10 万将士 / 023

07.“金缕玉衣”长生不老疑团 / 028

08.两千年前的环保灯具长信宫灯 / 031

09.河西走廊上有“罗马古城”吗 / 034

10.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谜 / 038

11.匈奴被汉朝击败后去向何方 / 042

12.刘备“换妻如换衣”之谜 / 048

13.关羽真的不近女色吗 / 052

14.“三请诸葛亮”是真是假 / 056

15.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是假 / 061

16.诸葛亮是否写过《后出师表》 / 066

17.诸葛亮八阵图阵势变换之谜 / 070

18.花木兰代父从军是真事吗 / 073

19.北魏孝文帝的后宫丑闻之谜 / 078

20.北朝众帝后出家之谜 / 083

21.武则天 17 个年号背后的玄机 / 087

22.上官婉儿为何不报灭族之仇 / 092

23.唐朝望族为何不愿迎娶公主 / 097

24.日本国名竟是大唐批准使用 / 101

25.唐玄奘取经时是偷渡出境吗 / 106

26.唐僧的头盖骨究竟隐藏何处 / 111

27.鉴真和尚并没有失明吗 / 114

28.唐代楼市崩盘为何没有救市 / 118

29.《推背图》究竟预测了什么 / 121

30.法门寺地宫深埋千年的秘密 / 126

31.敦煌藏经洞是为什么开凿的 / 130

32.沙和尚为何戴九颗骷髅项链 / 134

33.和尚头上的戒疤是怎么来的 / 139

34.花蕊夫人香消玉殒之谜 / 144

35.与杨家将同留史册的萧太后 / 148

36.宋仁宗“龙种”身份为何被怀疑 / 151

37.古代有什么样的“征兵制” / 155

38.史上唯一出身风尘的女将军 / 158

39.秦桧是金人放回的奸细吗 / 162

40.济公和尚的原型之谜 / 165

41.古代文人为何爱“吹口哨” / 170

42.歼灭金军主力的竟然是宋军吗 / 174

43.明成祖为何屠杀三千名宫女 / 179

44.蒙古骑兵为何能横扫欧亚 / 183

45.郑和下西洋所乘宝船存在吗 / 188

46.大英帝国为什么向明朝赔款 / 193

47.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 / 197

48.李自成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 / 201

49.明清百姓见官有什么礼节 / 206

50.清代男子发型不只长辫子 / 210

51.吴三桂缘何令儿媳痛苦一生 / 214

52.曹雪芹的祖父竟是康熙的密探吗 / 217

53.末代皇后婉容的悲惨结局 / 220

54.历史上的李鸿章有那么坏吗 / 223

55.古代中国也有“一国两制”吗 / 226

56.清朝拯救股市有何高招 / 229

57.赛金花有功于“和议”吗 / 23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