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包括“德国资源”内的“西学”在中国这样的异文化语境中被容纳、吸收(或被拒斥),进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德学东渐的背景大抵如此。本书凸显“国别资源”的重要性,以性别为切入视角,将中国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书写置于中德文学关系的视野之下,考察她们和德语文学以及德语国家文化的关系,具体包括她们如何理解、接受或传播德语文学和德国哲学。本书将袁昌英、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谢冰莹、胡兰畦、陈敬容、郑敏和沉樱等纳入研究视野,既是从新的视角和层面重新阅读、研究和审视冰心和庐隐等“热点”作家,又对逐渐淡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胡兰畦和冯沅君等作家做出钩沉和反思。此外,本书通过爬梳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相关翻译成就,力图为汉译德语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提供更充实的实证资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