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成为现代人类?文化变迁的驱动力是什么?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造成文化一致性的原因是什么?在不断寻求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中,人类一次次地完成目标并开启新的希望。
本书通过梳理“老鹰捉小鸡”这个小游戏在东西方文明中千年的文化变迁过程,探寻人类文明自觉参与世界历史理性塑造中的文化生命力,来重构人类文明的形成逻辑,以期望摆脱当前文明单一的西方性,找到人类文明普遍接受的文化合力。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将“老鹰捉小鸡”作为一个“麻雀体”,以小见大,从文化个案推理人类的文化形态,提出“文化物态”概念。
序
导读 如何使用这本书
前言
第一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感官
从市井儿童的游艺说起
谁扮老鹰:人的延伸与媒介
认知发展:对世界的愿景
成人的回忆
第二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起源争议
谁是娘家
执着的日本学者
一则童话引发的对世界文学的思考
游戏起源的推论
第三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产生与传播
“人”的终极追求
先有“神话故事”还是“民间故事”
“尸毗王割肉救鸽”的传播
在玩耍中悟道:游戏的产生
市井口中的真理:游戏的借取与变迁
被引导的情感倾向:游戏的创新与再解释
第四章“老鹰捉小鸡”游戏的“道”
“元文化”形态的诗意表达
阈限激起的“涟漪态”
麻雀体:文化的微观结构
文化物态
新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