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激发孩子兴趣的自然百科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096558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探寻大自然的奇趣与奥秘,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可以陶冶情操,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并自觉地保护自然。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集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自然百科全书,书中融合了中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智慧结晶,分门别类地为孩子展现丰富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将自然的风貌演绎得真实而鲜活,使自然科学知识变得简洁易懂、妙趣横生。
展开
内容介绍
无论山川湖海、森林树木,还是风云雷电、花鸟虫鱼,都是大自然的神奇产物。大自然似乎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鬼斧神工般地雕刻出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学习自然百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能帮助我们预知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能因地制宜地安排生活和生产……
本书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出发,逐渐引入自然知识,并从地球家园、地形地貌、气象万千、植物王国等方面,栩栩如生地向孩子展示了自然界的各种奇妙事物,让孩子能在享受知识盛宴的同时开拓视野,激发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展开
精彩书摘
地球的诞生与形成过程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地球的探索,人们从未停止过脚步,很多小朋友可能会好奇,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呢?
多少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直到19世纪末,在科学家们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后,利用物质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测定其形成年代的方法开始被运用,这一问题的研究才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科学家对格林兰一带的沉积岩进行了测定,发现这些沉积岩已经存在39亿年左右。随后,科学家又对澳大利亚的锆石矿物进行了测定,发现它的年龄大约有43亿年,测出一些陨石或矿物约46亿年,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从未发现如此“高龄”的岩石或者矿物质。由于一般认为太阳和其他行星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因此人们认为地球是距今46亿年前形成的。
46亿年前,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谓众说纷纭。假如从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星云说开始算起,大约出现了40多种学说。从探计行星物质的来源来看,各种学说可分为以下3类:
一是灾变说,这一学说认为,因为一次偶然的巨变,太阳中分离出了行星。比如,1745年法国动物学家布丰提出:曾有一颗慧星撞到太阳上,撞出来一部分物质形成了地球和其他行星。
二是俘获说,这一学说认为,原始星云来源于太阳从恒星际空间俘获的物质,后来星云凝聚成地球和行星。1944年,苏联地球物理学家施米特提出:太阳俘获的旋转的气体——尘埃中的固体粒子,最终凝聚形成地球和行星。
三是共成说,这一学说认为,在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是由同一个原始星云形成的,星云的中心部分物质形成太阳,外围部分的物质形成地球和行星等天体。
各种学说,各有论据。但是,无论哪种学说,都建立在宇宙运动的基础上,并需要接受观测事实的检验。此外,不需要完全符合太阳系中各个天体表现出来的特征,目前,人们认为,地球是由原始太阳星云经过吸积、凝聚、碰撞这一过程,先形成地球胎,然后不断增生形成原始地球。
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5个“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还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纪”,如古生代从远到近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就是对地球历史时期最粗略的划分,我们称为“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特征。
在24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但那时地壳很不稳定,到处爆发火山,喷射出的岩浆四处蔓延,海洋面积广大,陆地上尽是些秃山。就在这一时期,铁矿大量形成,开始产生了大量的原始低等生命。
距今24亿~6亿年的“元古代”。“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时代,这时出现了海生藻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此时的地球还是被海洋覆盖,到了“元古代”晚期,地球上才慢慢出现陆地。 距今6亿~2.5亿年是“古生代”。“古生代”的意思是这一时代的生命很古老,在这一时代,地球上出现了几千种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达到了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鱼虾大量繁殖,并且还出现了一种用鳍爬行的鱼,并能登上陆地,成为陆上脊椎动物的祖先。除此之外,还有两栖类动物的出现。在北半球的陆地上,蕨类植物开始出现,有的植株高度达到30多米。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亿~0.7亿年的“中生代”。“中生代”是一个爬行动物大量盛行的时代,比如地球的霸主——恐龙。除此之外,还有原始的哺乳动物、鸟类出现,蕨类植物开始衰败,进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动物,后来就变成了许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还形成了许多金属矿藏。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距今只有7000万年左右。这时,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量繁殖,各种食草、食肉的哺乳动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P2-4
展开
目录
第01章 地球家园
地球的诞生与形成过程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
赤道
两极
大陆漂移假说
第02章 地形地貌
海洋
大洲
山脉
河流
湖泊
森林
草原
盆地
沙漠
沼泽
高原
平原
岛屿
瀑布
第03章 气象万千
气候



雷电


冰雹
雷阵雨
彩虹
雾霾
天气预报
第04章 动物世界
恐龙
无脊椎动物
昆虫

淡水鱼
海水鱼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鳄类
龟鳖类
两栖动物

第05章 植物王国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地衣植物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树木
落叶乔木
常绿乔木
灌木
第06章 自然灾害
地震
海啸
火山爆发
泥石流
台风
洪水
沙尘暴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