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藏在名画中的色彩密码:平面设计色彩搭配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39758
  • 作      者:
    王盈智,樊岩绯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能传达出要表达的内容,还要求其具有视觉冲击力,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好的色彩设计往往是创造优秀平面设计的关键,合适的配色可以为设计加分。本书针对平面设计师,解决其在设计时配色困难的问题,通过借鉴名画,将配色、比例等内容一一列出,便于查找。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近100幅世界名画中总结出可以被轻松理解,或者说易于参考的配色方法,通过鉴赏、分析,提取色值等方法,让这些配色方法能够直接被读者运用到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本书主要分为“色彩的组合搭配”和“色彩的应用技法”两大部分,分别从配色方案和配色技法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概括了不同类型的配色方法,比如同类色配色、互补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等,以及35个实用的色彩应用技法,让读者会看名画、懂名画,学会将名画的色彩搭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之中,从而快速提升作品水准。
本书适合平面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阅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色彩的组合搭配
高贵迷人又张扬神秘的蓝色,仿佛通往海洋与天空 002
伊夫·克莱因《无题蓝色单色画》 002

浓墨重彩,用绚丽的中国红渲染出生命力 006
齐白石《朱砂红竹》 006

燃烧在温暖之中的橙色,如少女般明媚灿烂 008
弗雷德里克·莱顿《燃烧的六月》 008
文森特·威廉·梵高《田野中的老教堂》 010

用黄色打破沉默,点亮画面 012
文森特·威廉·梵高《麦田守望者》 012
弗兰斯·哈尔斯《吉普赛女郎》 014

从浅淡到深沉,绿色生命力无处不在 016
文森特·威廉·梵高《奥维尔的绿色麦田》 016
克劳德·莫奈《花园里的珍妮·玛格丽特·勒卡德尔》 018

漂浮在明亮与黯淡的蓝色中,享受平静的视觉盛宴 020
克劳德·莫奈《查令十字桥》系列之一 020
文森特·威廉·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 022

冷暖之间的游离,用紫色营造浪漫氛围 024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芳心初醒》 024
克劳德·莫奈 《春日》 026

用棕色打造一片沉稳雅致的天地 028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格拉芙地貌》 028
乔治·莫兰迪 《静物》系列之一 030

蓝色+蓝绿色,用淡色调营造平和氛围 034
文森特·威廉·梵高 《自画像》系列之一 034

清新绿色+神秘蓝绿色,营造一种平和、恬静的效果 036
文森特·威廉·梵高《艾德琳·拉沃的肖像》 036

娇嫩粉红色+活力橙色,成就唯美与浪漫的氛围 038
丰子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038

温暖橙色+热情橙红色,激发秋日浓情 040
克劳德·莫奈 《桃子》 040

蓝色与蓝紫色搭配,带来无限神秘 042
克劳德·莫奈《绽放的睡莲》 042

热情红色+天真蓝色,演绎纯真的冷暖对比 046
弗朗西斯科·海耶兹《吻》 046

希望的绿色搭配神秘的紫色,游离于冷暖之间的优雅 048
克劳德·莫奈《粉红睡莲》 048

当活力橙遇上理智蓝,用冷暖对比调和反差 050
巴勃罗·毕加索《戴花帽的女人》 050

互为补色的明黄色和深蓝色,更能引人注目 054
文森特·威廉·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 054

多层次的绿色叠加洋红色,诉说浓情蜜意的温柔 056
马克·夏加尔《诗与诗人》 056
克劳德·莫奈《蒙索公园》/ 058

红色与绿色的对比,在激烈碰撞中散发魅力 060
亨利·马蒂斯《红屋》 060

深邃海军蓝色+热情红色,惊艳了时光的优雅蓝调 064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两姐妹》 064

神秘的蓝绿色+欢乐的橙色,创造神秘奇幻的艺术乐园 068
《敦煌壁画》系列之一 068

纯真天蓝色与明亮黄色,浸透于清爽的夏日之风中 072
罗尼·兰德菲尔德《树》 072

梦幻的灰蓝色与娇嫩的玫粉色,交织出和谐的艺术氛围 074
巴勃罗·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 074

草木绿+蓝色,于幽深之处展现生命之力 076
张大千《爱痕湖》局部 076

红色+黄色+蓝色,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078
彼埃·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 078

红色+蓝色+绿色,营造复古有内涵的艺术氛围 082
亨利·马蒂斯 《舞蹈》系列之二 082
文森特·威廉·梵高《奥维尔的景色》 084

紫色+蓝绿色+橙色,冷暖平衡之中强化自然感 086
克劳德·莫奈《莫奈花园里的鸢尾花》 086

紫色+蓝色+绿色,展现迷幻的科技世界 089
马克·夏加尔《三个杂技演员》 089
弗雷德里克·卡尔·弗里塞克《夏天》 091

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碰撞出色彩激情 094
保罗·克利《红气球》 094
安德烈·德朗《查令十字桥》 097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098
爱德华·霍普《加油站》 100
丰子恺《东风浩荡春风好》 102
文森特·威廉·梵高《圣玛丽的海景》 103

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营造灿烂、醒目的艺术氛围 104
文森特·威廉·梵高《保罗·高更的扶手椅》 104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洛伦佐和伊莎贝拉》 107

黄色+绿色+橙色+蓝色,温馨、清爽的自然感 108
文森特·威廉·梵高《拿橙子的孩子》 108
埃德加·德加《舞蹈教室》 111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对比中寻求平衡 112
克劳德·莫奈《昂蒂布堡垒》 112

红色+黄色+橙色+绿色+蓝色,产生热烈的氛围 114
保罗·高更《你好,高更先生》 114

红色+橙色+绿色+蓝色+紫色,营造自由而开放的氛围 118
文森特·威廉·梵高《奥维尔花园》 118

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迸发热情、活跃的火花 120
马克·夏加尔《恋人和黄色天使》 120
亨利·马蒂斯《科利乌尔的窗景》 122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拿扇子的女人》 124

简洁白色+沉稳黑色,放大反差 126
李可染《浴牛图》 126

无彩色与有彩色亮色搭配,强烈突出主体 128
詹姆斯·惠斯勒《白色交响曲第3号》 128

白色+黑色+暗色,体现质感氛围 131
皮埃尔·奥古斯特·考特《暴风雨》 131
巴勃罗·毕加索《老吉他手》 133


第二部分 色彩的应用技法
互补色聚焦明确,协调视觉刺激上的平衡 136
克劳德·莫奈《黄色鸢尾花和粉红色云的倒影》 136

深浅色搭配,平衡画面色彩层次 138
毕加索自画像 138

用诱目性高的颜色使视线移动 140
路易斯·伊卡特《拉巴克》 140

用明度差大的色调来制造对比 142
文森特·威廉·梵高《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 142

渐变配色,既有统一感又有变化性 144
克劳德·莫奈《睡莲》 144

不同配色反复使用产生统一效果 146
克劳德·莫奈《蔷薇小径》 146

无彩色与有彩色搭配,互为点睛之笔 148
乔治·布拉克《拉西约塔港口》 148

巧用纯度差制造冲击力 150
文森特·威廉·梵高《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150

统一同色调,更易保持整体和谐性 152
乔治· 修拉《安涅尔浴场》 152

用黑色强调、突出其他颜色 154
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 154

用灰色让画面有质感、有氛围 156
克劳德·莫奈《红围巾:克劳德·莫奈夫人画像》 156

用白色使画面有透气感 158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58

利用色彩冷暖,给画面创造空间感 160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盲女》 160

通过面积的增大或减少,达到调和的目的 162
爱德华·马奈《马奈夫人在贝尔维尤的花园里》 162

用互混调和稳定对立的色彩 164
克劳德·莫奈《睡莲桥》 164

将饱和度高的颜色定为主色更稳定 166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 166

用辅助色让画面更丰富 168
文森特·威廉·梵高《耐心的埃斯卡利尔肖像》 168

点缀色可营造独特的画面风格 170
文森特·威廉·梵高《花园里的女人》 170

富有变化的组群色,营造节奏感172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172

运用色彩将图像与画面融合为一体174
胡安·米罗《逃生梯》 174

复杂画面可用无彩色勾勒,减少混乱感 176
巴勃罗·毕加索《梦》 176

采用基调统一的手法调和画面 178
托马斯·劳伦斯《红衣男孩》 178

分裂补色既有对比美感,又有力量感 180
爱德华·蒙克《有瓶酒的自画像》 180

用不同色彩营造的空间远近感 182
文森特·威廉·梵高《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 182

利用色彩的轻重感平衡画面 184
卡尔·布留洛夫《庞贝城的末日》 184

类似明度配色营造稳定的视觉体验 186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布吉瓦乡村》 186

中差明度突显画面空间感,且增强视觉冲击力 188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维罗妮卡·委罗内塞》 188

有效利用季节性配色,引发联想 190
拉斐尔·桑西《西斯廷圣母》 190

用淡色创造洁净感 192
克劳德·莫奈《阿让特伊的雪》 192

蓝色与紫色搭配,讲述难以言说的浪漫情调 194
克劳德·莫奈《威尼斯大运河》 194

用低饱和度、高明度的不同色彩创造典雅气质 196
乔治·莫兰迪《静物》系列之二 196

巧用黑色、白色、灰色平衡纯色调,稳定画面 198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玛利安娜》 198

当背景色没有规则时,用纯色来平衡 200
罗伯特·刘易斯·里德《拿着鸢尾花瓶的女人》 200

追求安定和稳重的格调,可尝试中心型配色形式 204
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4

追求自由、随性、开放的色彩印象可用散开型配色 208
胡安·米罗《小丑的狂欢节》 2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