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其书法早年师承欧阳询、史陵,继而学虞世南,后又学王羲之,最终形成自身独树一帜的风格特色。
从传世书迹来看,《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点画严峻劲挺、古雅平正,结体宽绰,为褚遂良早年书迹,是北朝书风的遗绪。而其后的《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刚柔相济、风华绰约,为褚遂良晚年书迹。正是其晚年书迹,对其之后的唐代书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使其成为真正开启李唐楷书的门户者。
在褚遂良的传世书迹中,著名的当属《雁塔圣教序》。该碑分为序和记两部分,分别由李世民、李治所撰,嵌于西安大雁塔底部东西两侧。为方便广大书者对《雁塔圣教序》的艺术特点有更好的理解,下面我将从笔法、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是笔法。《雁塔圣教序》的笔法是非常丰富的:起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有逆有顺;行笔有中锋有侧锋,有提有按,跌宕起伏,变化丰富;转笔为方折与圆转并施;收笔则相对简单。线条瘦硬、细劲、挺拔、灵动,富有弹性,然而不乏腴润。褚氏楷书除了受到北朝铭石书的影响,还受到“二王”行书的影响。因而,笔画间的内在联系性很强,书写节奏明显。同时,褚遂良将《兰亭序》中的一些用笔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楷书中,给法度谨严的楷书增添了几分生趣。当然,提按笔法也是此碑的一大特点,线条粗细对比突出。
其次是结构。《雁塔圣教序》的结构总体而言宽绰疏逸,妍媚多姿。在笔画处理上,作者往往夸张横向笔画,加上笔画间处理得空疏,因而形成字形宽扁、字内空疏的效果。然而字内的空疏与笔画的细挺,并没有造成字的松散,反倒使字多了几分灵巧。当然,具体到每个字的结构,变化往往又是丰富的。
最后是章法。《雁塔圣教序》从字距和行距上看,是字距略大于行距,类似于隶书的章法布局。但褚字的线条、字形变化灵活丰富,错落有致,比隶书的字外空间要丰富。加之宽绰空疏的结构、细挺的笔画,使得字内空间、字外空间更加萧疏,整体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空灵古淡的美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