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生活,细微的体察,犀利的文风,凝练的文字,话题直面而鲜活。品味小说,还能让人深切感受到爱的力量:亲情、友情、爱情,是爱的滋养与支撑,让小说里面的人物放下虚荣与奢望,重回安静与智性。
小说以精细的叙事和人物刻画,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下阶层冲突的现状。在当代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小说通过女性的视角,揭示了社会阶层冲突的复杂性和影响力,呈现了人们在追求阶层上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追求,她们都有值得探究的人生,在花团锦簇的背后,也都隐藏着各自的困境。
小说里没有一位完美的女性,她们各有各的华彩与高光,也各有各的软肋与坎坷。最初虽然怀抱着乐观与自信,踏入精英阶层居住、社交以及购物的圈子,但几经风雨,多番挫磨,有人断臂求生,有人黯然退场,有人坦然前行,有人放过自己……
真实的生活,细微的体察,犀利的文风,对当代城市女性特质的精彩表现,一定能与读者产生共情。
本小说是作者奋笔五年“城市女性三部曲”之第一部。
精彩片段选
邓岚待郑晚亭完全看不出喜恶,看见冯佳晶却有三分亲昵。先夸她心思巧,小雪生日会送小朋友的王冠太精致,Michael带回家里谁都不让动,已经计划好要用在万圣节游行。这句恭维自然讨了冯佳晶的欢心,当即心花怒放地表示下次要把设计师介绍给邓岚。但作为旁观者,陈岩分明在邓岚温柔亲切的笑容里分辨出不易察觉的轻视,那句没有说出口的话,翻译一下大概会是:什么听都没听过的设计师,也配介绍给我?
等到陈岩自己故作随意地向邓岚请教碧宫物业如何、附近堵不堵车之类,邓岚终于意会到她在三期买了房,即将成为邻居。虽然依旧不算热情,但终于不再称呼陈岩为Rachel妈,第一次问了她的姓名,并答应会跟管家打个招呼,把她加进碧宫业主交流群。
但郑晚亭是不会让任何人长时间霸占邓岚的。她不断发起话题,不仅恭维邓岚,就连邓岚带来的那位其貌不扬、看不出来头的朋友,都被她招呼得密不透风。
有那么一瞬间,陈岩心里竟对郑晚亭有种隐隐的嫉妒,到底是什么路子,能给邓岚带来什么,才成了她的身边人?!
嘻嘻哈哈地练了一个半小时,出透了一身汗,瘦没瘦不重要,但陈岩真切地感到,短短一个上午,她和邓岚的距离仿佛拉近了不少。房子收没收的不说,好歹能先进碧宫业主群了——3000万的投资,堪称当即收回一半!
坐在冯佳晶的车上回清漪花园,望着冯佳晶运动后红润光泽的面庞和意气风发的笑容,陈岩终于明白了北郊太太社交的第二站在哪里:就像学生时代女生的友谊开始于一起上厕所,别墅区太太们的友谊则开始于一起上兴趣班。
“这个女的肯定有戏”——最近每一天,郑晚亭都在琢磨这个事儿。
这个女的是谁呢?其实也不算认识,不过是另一个出现在邓岚家里的女人。见过三次了,她对郑晚亭仍是不冷不淡的。许是邓岚初次介绍的时候,那种掩饰不住的轻佻,令这个女人顿时领会到了她的无足轻重。邓岚相互介绍这些女人的时候,总是会在她们的姓名之后,加上她们老公的身份。“这是赵雅心,她老公是鼎盛餐饮集团的老板。喜粤、御宝轩什么的,都是她家的。”对郑晚亭介绍完,邓岚转向这个叫作赵雅心的女人,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这是郑晚亭,她老公是做什么的我至今也没搞清楚,可能晚亭才是她们家里唯一能挣钱的吧!”
邓岚走开招呼别的客人,赵雅心出其不意地问:“晚亭姐,那您是做什么的?”
郑晚亭说:“主要做一些文化交流项目,我姥爷以前在体制内是管这个口的,托老爷子的福,上上下下都还有关系。”
是吗?赵雅心说了一个名字,问郑晚亭认不认识。
郑晚亭打了个哈哈:“我听过,但没见过。嗐,圈子里这些二代三代,都是好孩子,供着我跟大姐姐似的,回头一问,肯定相互认识。”
赵雅心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再追问。
郑晚亭心知肚明,邓岚拿她当作是在饭桌上调侃逗乐的“篾片相公”。但那也没什么,刘姥姥让大观园里的太太们取笑了几日,走的时候拿了满满一车东西和百来两打赏银子,直接从贫农升级成乡绅。郑晚亭怎么会不懂:和富人打交道,要么能提供对等资源,要么便提供情绪价值——陪着、哄着、为之开解、任之差遣、亦步亦趋。被轻蔑、笑话是有的,可富人一旦动了真心随手给点儿什么,便胜却996无数。王熙凤不都说了:“便是我们的丫头,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尊贵些。”
其实邓岚说得也没错,郑晚亭的确是家里唯一挣钱的人。她们跟公婆住在一起,公婆倒是勤快,在自家院子里垦出一块地,种菜、养鸡,帮忙做饭,接送孙子。而老公刚子这辈子就没正经上过一天班。他年轻时爱跟人下象棋,搬到别墅区之后,没了那些街坊四邻,他迷上了炒美股——也不是真炒,就是每天看看指数、看看个股、上知乎看看股评,然后也像模像样地在朋友圈里点评局势、发布预测、探讨中美关系。在外人看来,刚子十足一副精英模样,股票炒得头头是道,石油、期货、比特币样样关注,家里一定是有许多资产亟待全球布局。
刚子一家人的日子,跟他们曾经在大杂院里的日子并无二致。而郑晚亭的生活、生计乃至名字,却被别墅区彻底改变了。
郑晚亭口中的姥爷,严格说来,的确是体制内的,也的确是文化口的,但,这位老人只是中国美术馆人事处的档案管理员,并于七十年代早早退了职,让返城之后没有着落的女儿顶上工作接了班。一家三代,平平凡凡,也平平安安。
生在北京城、长在皇城根,始终让郑晚亭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家那个老宅子,出门走几步就是故宫——这话依然不假。但老宅子,不过是近5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姥爷在里面住到84岁寿终正寝,郑晚亭住到26岁结婚搬走,爹妈至今仍住里面。
刚子和她是小学同学、初中同学,两人一样不爱学习,读完初中,一起上了旅游职业学校,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毕业后,刚子开了一段时间出租,嫌累,他妈说:“累就歇着吧,咱家也不是多一张嘴就吃不上饭。”就这样,刚子一歇歇到了现在。跟郑晚亭的婚事,刚子一点都不担心——就凭他家住的是两室一厅,郑晚亭也愿意嫁过来。
人其实想不到太长远的事。眼下的事、眼下的难,走一步若能改善一些,那是头也不回也要走这一步的。
比起刚子,郑晚亭确实机敏得多。毕业之后,她干起了导游。才带了两回团,她就无师自通地琢磨出了来钱的路子——在手机并不普及的那些年,她找了个哥们儿扮成农民在旅行团的定点休息区域摆摊儿,卖些古钱、玉器,假装是从自家地里挖出来的,也不懂价值,有人愿意给钱就卖。团里当然有另一个郑晚亭的哥们儿假扮成外地游客,两人一唱一和,很容易就把全国各地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的纯朴游客忽悠了进去。“反正也不贵,买回去是个纪念”,许多游客都这么想。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铜钱、玉坠,是在潘家园100元钱撮堆儿批发的假货。他们甚至都不仔细想想:在明十三陵的地界,为什么能挖出“乾隆通宝”?
前言 / 哪有富贵花?都是女战士
第一章 / 跨阶
第二章 / 成年人友谊
第三章 / 卖身契
第四章 / 牡丹与城堡
第五章 / 离场
第六章 / 破茧
第七章 / 终身成长
第八章 / 见过,接近过,可能性
第九章 / 烂尾楼生活
第十章 /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