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部分 史论
第一章 审美内涵及其演变
第一节 乡土小说美的内涵与观念变迁——以女性人物美为中心
第二节 风景中的权力与传统——兼论“十七年”乡土小说的风景描写
第三节 从写实到象征——当代乡土小说艺术方法变迁
第二章 审美特征和大众接受
第一节 当代乡土小说的方言问题——以1950年代“方言问题讨论”为中心
第二节 乡土人物塑造的主体性与真实性——论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农村“新人”形象
第三节 当代乡土小说的地域性演变与问题讨论
第四节 论乡土小说的文学接受问题——以“十七年”乡土小说创作为中心
第二部分 分论
第三章 革命时代的乡土审美(1949-1976)
引论
第一节 孙犁:乡村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与抒情
第二节 赵树理与浩然:农民文学审美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美与革命的两难与困惑——柳青《创业史》中的审美心态:以改霞塑造为中心
第四章 改革时代的乡土审美(1978-1999)
引论
第一节 魅惑、探寻与创造——以韩少功为例论知青作家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当乡土遭遇现代主义——论“先锋小说”中的乡土叙事
第三节 中国乡村大地的当代回声——莫言乡土小说审美论
第五章 新世纪的乡土审美(2000-2015)
引论
第一节 “南方化”:西部乡土小说的新审美趋向——以红柯、李进祥、石舒清等作家为中心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守望与未来前景——以贺享雍《乡村志》为中心
第三节 乡村之子的故乡遥祭——论“80后”作家的乡村书写:以马金莲、甫跃辉、郑小驴为中心
结语:乡土的未来与审美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