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1.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环境因子
1.2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1.3 高寒草甸植物生理研究进展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现状
2.1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然环境状况
2.2 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寒草甸阴坡—阳坡梯度上植物-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3.1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意义
3.2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 坡向梯度土壤和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3.4 不同坡向土壤养分变化及植物营养限制类型的改变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Ripley K(r)函数的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4.1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概述
4.2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 沿坡向梯度米口袋与老鹳草的点格局分析
4.4 米口袋与老鹳草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5.1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概述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5.3 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分析
5.4 不同坡向物种多度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6.1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研究概述
6.2 实验设计与方法
6.3 植物群落组成与功能性状对坡向的响应
6.4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随生境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7.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概述
7.2 实验设计与方法
7.3 不同海拔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7.4 不同海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降水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8.1 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概述
8.2 实验设计与方法
8.3 不同降水条件下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8.4 降水改变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基于物种、系统发育及功能性状的亚高寒草甸群落构建
9.1 群落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9.2 实验设计与方法
9.3 不同坡向亚高寒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9.4 不同坡向亚高寒草甸群落构建机制
9.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光合性状特征
10.1 植物光合性状研究综述
10.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0.3 亚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
10.4 沿坡向梯度亚高寒草甸植物光合性状的变化特征
10.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高寒草甸阴坡—阳坡梯度上植物物种逆境生理变化
11.1 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1.3 坡向梯度植物生理特征
11.4 植物叶片生理指标对坡向的响应
1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条件下植物叶片13C及水分利用效率
12.1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概述
1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2.3 植物叶片δ13C值的基本特征
12.4 不同坡向条件下植物叶片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
1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甘南高寒草甸土壤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13.1 土壤微生物研究的意义
13.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3.3 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13.4 不同坡向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甘南亚高寒草甸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14.1 土壤纤毛虫研究概述
14.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4.3 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变化特征
14.4 不同坡向土壤纤毛虫与植被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1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确定性过程驱动高寒草甸地下根邻域的系统发育和功能结构
15.1 地下群落构建过程
1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5.3 根邻域的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性状分布格局
15.4 群落中根邻域的纬度格局和构建机制差异
1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