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茶业研究与展望(精)/生态农业丛书
0.00     定价 ¥ 1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8863122
  • 作      者:
    作者:陈宗懋//林智//周利|责编:吴卓晶//柳霖坡
  • 出 版 社 :
    龙门书局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了生态茶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内容包括生态茶业的理论与模式、茶树栽培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茶园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控、茶叶污染物的生态控制、气候变化与茶园生态调控、茶树生态与加工品质、茶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生态茶业的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生态茶业的制度规范与标准化。 本书可供茶业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也可作为本科以上学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具书。
展开
目录
第1章 生态茶业的理论与模式
1.1 生态茶业的基本概念
1.1.1 茶园生态系统的组成
1.1.2 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
1.1.3 茶园生态系统的功能
1.2 生态茶业的基本原理
1.2.1 稳定平衡原理
1.2.2 生态效率原理
1.2.3 物质循环利用原理
1.2.4 物种相互作用原理
1.2.5 生态位原理
1.3 生态茶业技术
1.3.1 生态茶业技术的特征
1.3.2 生态茶业的主要技术
1.4 生态茶业模式
1.4.1 生态茶业模式的定义
1.4.2 生态茶业模式的类型
第2章 茶树栽培的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2.1 茶树适生条件
2.1.1 温度(热量)与茶树生长发育
2.1.2 光照与茶树生长发育
2.1.3 水分与茶树生长发育
2.1.4 地形海拔与茶树生长发育
2.2 茶园土壤生态
2.2.1 土壤特性与茶树生长发育
2.2.2 茶园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及其功能
2.2.3 茶园土壤退化及改良
2.3 茶园生态系统特性
2.3.1 茶树群体结构与特性
2.3.2 间(混)作茶园生态特性
2.3.3 茶园生态系统碳、氮、铝、氟和重金属循环
2.3.4 设施栽培茶园生态特性
第3章 茶园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控
3.1 中国茶区的生态气候学特点和茶树有害生物发生
3.1.1 不同茶区的生态气候学特点
3.1.2 茶区有害生物的区系分析
3.1.3 茶园-茶树-有害生物-天敌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3.2 中国茶区有害生物种群演替与平衡的生态学基础
3.2.1 茶区有害生物种群演替的分析
3.2.2 茶树有害生物种群演替的原因分析
3.2.3 茶树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种群间的平衡机理
3.3 茶区有害生物种群防控的生态学原理
3.3.1 我国茶园有害生物种群防控的历史演替和进展
3.3.2 新时代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与生态防控
3.3.3 生态防控的目标
3.3.4 生态防控与综合治理的关联
3.4 茶树有害生物的生态学防控技术
3.4.1 基于视觉和嗅觉生理的物理学防治技术
3.4.2 基于嗅觉生理的化学生态学防治技术
3.4.3 基于味觉和嗅觉生理的生物化学防治技术
3.4.4 基于天敌种群控制的生物学防治技术
3.4.5 基于安全、高效、合理的化学防治技术
3.4.6 以“双减”为目标的茶树有害生物生态学防控技术
第4章 茶叶污染物的生态控制
4.1 茶叶中的主要污染物
4.1.1 茶叶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
4.1.2 茶叶中主要污染物的演替和现状
4.2 茶叶主要污染物的来源途径
4.2.1 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2 茶叶中铅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3 茶叶中铝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4 茶叶中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5 茶叶中八氯二丙醚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6 茶叶中蒽醌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2.7 茶叶中高氯酸盐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4.3 茶叶主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4.3.1 污染物的源头控制
4.3.2 污染物的过程调控
4.3.3 污染物的终端治理
第5章 气候变化与茶园生态调控
5.1 茶园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
5.1.1 我国四大茶区的气候环境特征
5.1.2 我国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5.1.3 茶园灾害性气候
5.2 气候变化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
5.2.1 气候变化对茶树物候期和适宜种植区域的影响
5.2.2 气候变化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3 气候变化对茶园土壤的影响
5.2.4 气候变化对茶园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
5.3 气候变化环境下的茶园生态调控
5.3.1 气候变化环境下的茶园生态调控技术
5.3.2 气候变化环境下的茶园防灾减灾调控技术
5.4 茶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5.4.1 茶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现状
5.4.2 茶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展望
第6章 茶树生态与加工品质
6.1 鲜叶生化成分与适制性
6.1.1 多酚类物质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6.1.2 蛋白质、氨基酸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6.1.3 生物碱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6.1.4 糖类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6.1.5 芳香物质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6.2 光照、温度与茶叶加工品质
6.2.1 光照、温度与鲜叶生化成分
6.2.2 光照、温度与绿茶加工品质
6.2.3 光照、温度与红茶、乌龙茶加工品质
6.3 地形、海拔与茶叶加工品质
6.3.1 地形、海拔与鲜叶生化成分
6.3.2 地形、海拔与绿茶加工品质
6.3.3 地形、海拔与红茶加工品质
6.3.4 地形、海拔与乌龙茶加工品质
6.4 土壤特性与茶叶加工品质
6.4.1 土壤特性与鲜叶生化成分
6.4.2 土壤特性与绿茶加工品质
6.4.3 土壤特性与红茶加工品质
6.4.4 土壤特性与乌龙茶加工品质
6.5 茶叶生态加工
6.5.1 茶叶加工厂的环境要求
6.5.2 茶叶原辅材料的选择要求
6.5.3 茶叶清洁化加工的要求
第7章 茶资源的生态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