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农业概论
第一节 农业及中医农业的概念
一、农业及大农业的概念
二、中医及中医农业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农耕文化与中医农业
一、中国农耕文明与华夏文明
二、农耕文明与中华哲学
三、中国农耕文化与中医
四、中医农业对农耕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中医农业的提出与目的意义
一、中医农业的提出背景
二、中医农业的提出与发展现状
三、中医农业的目的
四、中医农业的意义
第四节 中医农业的基本特点
一、系统性
二、综合性
三、安全性
四、根本性
第五节 中医农业的兴起
一、中医药农业产品团体标准发布
二、中医农业科学研究深入开展
三、中医农业投入品研发生产成效显著
四、中医农业技术应用不断普及
五、中医农业产品初见成果
六、中医农业人才培养有序进行
七、中医农业助力乡村发展
八、中医农业产生深远的国际影响
第二章 中国古籍中的中医农业思想追溯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
一、《管子》
二、《孟子》
三、《后稷农书》
四、《吕氏春秋》
第二节 两汉时期
一、《淮南子》
二、《汜胜之书》
三、《神农本草经》
四、《夏小正》
五、《四民月令》
第三节 魏唐时期
一、《齐民要术》
二、《千金翼方》
三、《四时纂要》
四、《司牧安骥集》
五、《外台秘要方》
第四节 宋元时期
一、《陈寡农书》
二、《农桑辑要》
三、《王祯农书》
四、《田家五行》
第五节 明清时期
一、《农政全书》
二、《农说》
三、《知本提纲》
第三章 中医农业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生命至重的“三本”观
一、以人为本
二、以农为本
三、以食为本
第二节 顺天应时的天人相应观
第三节 对立统一的阴阳平衡观
第四节 生克制化的五行系统观
第四章 中医农业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扶正祛邪,强基健体
一、扶助正气,改善农作物的基础营养与生存环境
二、祛除邪气,杀灭病虫草害
第二节 三因制宜,灵活施策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物制宜
第三节 标本兼治,预防为主
一、把握轻重缓急——标本缓急论
二、坚持预防为主——上医治未病
第四节 培育良种,抓住根本
一、培育良种
二、抓住根本
第五节 万物皆药,为农所用
一、万物皆药,各有其性
二、应用中药,种植中药
第五章 中医农业的技术体系
第一节 以健康理念为导向的生态农业布局
一、中医农业要以健康为导向
二、农林牧副渔立体布局成就大农业格局
第二节 以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立体种植体系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二、相生相克原则指导下的立体种植
三、利用生物多样性,打造生态特色产业
第三节 以药食两用为主的种养导向体系
一、目的和意义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材
三、《农政全书》中的救饥食品
四、部分药食两用中药材介绍
第四节 以土壤健康及良种培育为基础的农业基本建设体系
一、土壤健康存在的问题
二、土壤健康培育措施
三、良种培育
第五节 以中草药产品为主的农业投入品体系
一、种植投入品
二、养殖投入品
第六节 以预防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动植物疾病
防治体系
一、预防的思想及方法
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论治体系
第六章 中医理论的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模式
第一节 稻鱼共生系统
一、稻鱼共生系统的原理
二、稻鱼共生系统的应用
第二节 农牧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
一、农牧结合模式的意义
二、农牧结合种养模式的应用
第七章 中医农业在种植业中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间作套种
一、间作套种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二、间作套种在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中的应用
三、间作套种在中药材种植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土壤修复及土壤与植物营养平衡调控
一、道法自然的土壤修复技术
二、生物与土壤平衡调控——有机肥料
三、植物营养调控——中草药叶面肥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一、抑菌剂和抗病毒剂
二、杀虫剂
三、免疫诱抗剂
第四节 除草
第五节 农产品抗菌保鲜
第六节 增产提质
第八章 中医农业在养殖业中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增强免疫
一、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
二、单一免疫增强剂
第二节 激素样作用
一、中药的生殖激素样作用
二、中药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第三节 抗应激及催乳
一、抗应激剂
二、催乳剂
第四节 抑菌、抗病毒及驱虫
一、中药抑菌剂
二、中药抗病毒剂
三、中药驱虫剂
第五节 增食欲、促生长和催肥
第六节 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