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全球碳循环
1.1.3 粮食安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几个重要概念
1.2.2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方法
1.2.3 作物GPP研究进展
1.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典型农作物GPP遥感估算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理论研究
2.1 光能利用率模型理论
2.2 VPM模型
2.2.1 VPM模型提出背景
2.2.2 VPM模型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农田水稻物候的VPM光能利用率模型优化研究
3.1 通量观测站及数据处理
3.1.1 CO2通量观测站点描述
3.1.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 2基于农田水稻物候的VPM模型改进
3.2.1 农田水稻物候遥感识别
3.2.2 最适温度的改进
3.2.3 最大光能利用率的改进
3.3 结果与验证
3.3.1 水稻物候提取结果及验证
3.3.2 改进的最适温度和LSWI
3.3.3 改进的最大LUE
3.3.4 基于PVPM的水稻GPP模拟结果与精度评价
3.4 讨论
3.4.1 温度、PAR、植被指数(EVI、LSWI)和GPPEc的季节性动
3.4.2 GPPEc、植被指数与气温的相关性
3.4.3 GPPEc、GPPPVPM、GPPVPM与GPPMOD17A2H的比较
3.4.4 PVPM在水稻GPP模拟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来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优化模型的江汉平原农田水稻GPP估算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4.1.1 江汉平原概况
4.1.2 气象数据
4.1.3 土地利用数据
4.1.4 其他辅助数据
4.2 江汉平原水稻分类遥感信息提取
4.2.1 水稻分类信息提取的依据
4.2.2 植被指数的选择与重构
4.2.3 江汉平原水稻物候
4.2.4 样本点选择
4.2.5 MODIS数据提取单双季水稻的算法
4.2.6 单双季水稻空间分布提取结果
4.2.7 精度验证
4.3 PVPM参数估计
4.3.1 光合有效辐射(PAR)
4.3.2 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PAR)
4.3.3 最大光能利用率(ε0)估算
4.3.4 温度调节系数(Tscalar)
4.3.5 水分调节系数(Wscalar)
4.4 江汉平原农田水稻GPP估算结果
4.4.1 单季稻GPP估算结果
4.4.2 双季稻GPP估算结果
4.5 GPP精度验证
4.5.1 模型验证方法与数据
4.5.2 GPP估算结果验证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汉平原农田水稻GPP时空变化特征
5.1 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1 江汉平原农田水稻生产力分级方法
5.1.2 聚集性分析方法
5.1.3 趋势分析方法
5.1.4 波动性分析方法
5.1.5 未来趋势分析
5.1.6 地理探测器模型原理
5.1.7 相关性分析方法
5.2 江汉平原农田水稻GPP时间变化特征
5.3 江汉平原农田水稻GPP空间变化特征
5.3.1 空间分布特征
5.3.2 空间聚集特征
5.3.3 波动性特征
5.3.4 空间趋势特征
5.3.5 未来趋势特征
5.4 江汉平原水稻GPP时空变化特征的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GPP在作物遥感估产中的应用
6.1 水稻作物GPP遥感估算研究
6.1.1 背景
6.1.2 研究数据
6.1.3 研究方法
6.1.4 研究结果
6.2 小麦.玉米作物GPP遥感估算研究
6.2.1 背景
6.2.2 研究数据
6.2.3 研究方法
6.2.4 研究结果
6.2.5 讨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