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生态林业工程的概述
1.1.1 生态林业工程的定义和内容
1.1.2 生态林业工程的基础理论
1.1.3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任务
1.1.4 生态林业工程特征
1.2 生态林类型与功能
1.2.1 生态林类型
1.2.2 生态林功能
1.3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布局
1.3.1 生态功能分区与生态林业规划
1.3.2 我国主要生态林业工程
第2章 生态林业工程概况
2.1 生态林业发展历史
2.1.1 国外生态林业工程发展历史
2.1.2 国内生态林业工程发展历史
2.2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
2.2.1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规模
2.2.2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效果
2.3 生态林业研究现状及趋势
2.3.1 生态林业理论研究
2.3.2 生态林业技术研究
第3章 山丘区生态林业工程
3.1 山丘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林空间配置
3.1.1 山丘区农牧业生产特点
3.1.2 山丘区生态林类型
3.1.3 山丘区生态林空间配置
3.2 黄土区生态林
3.2.1 生态环境特征
3.2.2 生态林配置与营造
3.3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林
3.3.1 生态环境特征
3.3.2 生态林配置与营造
3.4 黑土区生态林
3.4.1 生态环境特征
3.4.2 生态林配置与营造
3.5 红壤紫色土区生态林
3.5.1 生态环境特征
3.5.2 生态林配置与营造
第4章 平原区生态林业工程
4.1 农田防护林
4.1.1 农田防护林结构与功能
4.1.2 农田防护林配置与营造
4.2 农林复合系统
4.2.1 农林复合经营
4.2.2 林下经济
第5章 风沙区生态林业工程
5.1 风沙区生态环境特征
5.1.1 风沙区自然环境条件
5.1.2 风沙运动基本规律
5.2 风沙防护林
5.2.1 防风固沙林
5.2.2 绿洲防护林
5.2.3 锁边林
5.2.4 典型风沙区综合治理模式
5.3 草牧场防护林
5.3.1 防护林空间配置与结构
5.3.2 绿篱围栏与空中牧场
5.3.3 庇护林
第6章 石漠化区生态林业工程
6.1 石漠化过程及影响要素
6.1.1 石漠化过程
6.1.2 石漠化的危害
6.1.3 石漠化的成因
6.2 石漠化生态修复模式
6.2.1 工程模式
6.2.2 生物治理模式
6.2.3 其他治理模式
6.3 生态林营造技术
6.3.1 农田复合生态林营造技术
6.3.2 生态修复林营造技术
第7章 河岸缓冲带生态林业工程
7.1 农业面源污染
7.1.1 主要污染物
7.1.2 污染物迁移运转规律
7.2 河岸缓冲带的作用
7.2.1 污染物与泥沙的清除
7.2.2 生态效果
7.3 河岸缓冲带结构与营造
7.3.1 河岸缓冲带生态林结构
7.3.2 河岸缓冲带生态林营造与管理
第8章 沿海生态林业工程
8.1 海岸防护林作用
8.1.1 沿海主要灾害
8.1.2 沿海生态林的防灾效果
8.2 海岸防护林营造
8.2.1 海岸类型与特点
8.2.2 海岸林基本结构
8.2.3 海岸林营造技术
第9章 生态林业展望
9.1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9.1.1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
9.1.2 生态林营造技术
9.2 生态林业工程研究
9.2.1 区域环境影响
9.2.2 复合生态系统
9.2.3 生态林业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