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编纂出版的首部茶文化资料文献汇编之作
20世纪30年代,作家胡山源单枪匹马,花费数年心血,搜罗古代史书、丛书、笔记中与茶事有关的资料,穷搜锐集,分门别类,汇集成书。
1941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8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影印再版,多次加印,累计销量达4万册。
·资料全面,范围广博,堪称一部传统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 专著,第二辑 艺文,第三辑 故事。
所涉及的古籍文献上自唐代,下至清代,搜集条目超过300条,共计22万字。
制茶、煮茶、品茶之法,茶人、茶史、茶政之道,茶器、茶诗、茶俗之趣,名茶源流,饮茶逸事,文人雅趣,与茶有关的内容尽在其中。
·简体横排,精编精校,新式标点,更适合当今读者阅读
所有原文经核查典籍,多方考证,纠正讹误,重新点校,标点明晰,并将繁体字、异体字转为规范简体字,为当今读者扫除更多阅读障碍。
·裸脊精装,***护封,展现古雅气韵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
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地产
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天时
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对[1]郁燠,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采择
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鸟带,白合不去害茶味,鸟带不去害茶色。
……
第一辑 专著
茶经 陆羽
煎茶水记 张又新
十六汤品 苏廙
采茶录 温庭筠
茶录 蔡襄
试茶录 子安
大观茶论 宋徽宗
宣和北苑贡茶录 熊蕃
品茶要录 黄儒
北苑别录 无名氏
茶谱 顾元庆
茶录 冯时可
罗岕茶记 熊明遇
茶寮记 陆树声
茶疏 许次纾
茶笺 闻龙
茶解 罗廪
考槃余事•茶笺 屠隆
本草纲目•茶 李时珍
煮泉小品 田艺蘅
遵生八笺•茶 高濂
阳羡茗壶系 洞山岕茶系 周高起
第二辑 艺文
文
诗
词
选句
第三辑 故事
方法
水泉
地域
馆室
官政
品名
效能
饮酬
诗话
嗜习
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