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面向未来的生存之战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人类命运大抉择
选择决定命运。不论是个体层面、国家层面,还是全人类层面,今天的选择都决定着今后的生存与发展。
2022年7月,北极圈的温度最高飙升至32.5℃,甚至有人在网上晒出了在格陵兰岛穿短袖的照片。这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人类其实已经在生死边缘反复“试探”了呢?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罕见极端天气,正在影响着世界的每个角落。自然灾害频发、资源不可持续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当北半球陷入火炉2022年夏季,远在大洋彼岸的西班牙,一位孤身闯进“火场”的“孤勇者”成了小镇上的英雄。
在雷电风暴击中一片草场引发火灾之后,西班牙萨莫拉市塔巴拉小镇就此陷入“火海”。林火肆虐蔓延,吞噬了小镇附近的土地,摧毁了牧场,威胁到加油站、工业区……当地一名53岁男子挺身而出,他驾驶挖掘机进入火场,在火势外围挖掘壕沟,构建防火带。
从2022年1月到2022年7月,西班牙约有19.7万公顷土地过火。这些野火爆发的根源是伊比利亚半岛乃至全欧洲的高温。2022年8月1日,西班牙卫生部下属的卡洛斯三世卫生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以来,西班牙已有2176人死于高温天气。
这种极端高温天气,并非只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就连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英伦三岛,也感到像被扔进火场中一样。
曾经,被温带海洋性气候滋润的英国人民将雨、雾及多变的天气写入各种文学作品,见面就讨论天气,已经成为英国文化的标志。但是在2022年,这座气候温润的岛屿却被热浪包裹,尤其是伦敦,很多民众感慨像行走在烤箱中,空调突然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需品。2022年7月19日,英国最高气温首次突破40℃,创造了该国的气象历史纪录。英国气象局表示,全国至少有34个地点当天创下超过38.7℃的最高温度纪录。
在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发布“国家紧急状态”警报,地铁、火车等运输系统被迫减速减班,以防止因轨道高温变形、架空电缆下降等引发危险。
“束腰红色制服、黑色熊皮帽”曾经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皇家卫队的标志之一,但当酷暑来袭时,白金汉宫皇家卫队的熊皮帽子,却让卫队士兵吃尽了苦头。世卫组织环境、气候变化与健康司司长玛利亚·内拉在一次发布会上呼吁:“英国应该调整其皇家卫队的传统制服,以适应该国的异常高温。”
极端高温伴随着火灾。同西班牙一样,英国伦敦在2022年7月19日当天至少爆发了10起火灾,多座居民房屋和建筑被大火烧毁。
一名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更是将热浪和火灾描述为“绝对的地狱”。
世界气象组织(WMO)2022年7月19日指出,近期席卷欧洲的罕见高温天气未来或成欧洲夏季“标配”,高温等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将至少持续至21世纪60年代,全球冰川消融趋势将持续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2022年夏天,中国同样遭遇了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不但鄱阳湖干旱见底,而且在重庆也发生了熊熊山火。
2022年7月,中国共发布高温预警信息6.8万条。其中,高温红色预警发布量增幅最大,同比增幅达753%。浙江、四川、陕西高温红色预警发布量居前三位,四川连续11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浙江则是10天。
2022年8月3日,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影响中国。2022年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天。同时,在这个月份中,15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遭受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甘肃、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灾害影响较重。”
由地球温度上升引发的气候事件增加,并越来越多地影响全球的天气模式,其带来更强烈的高温和干旱,以及创纪录的降雨和洪水。
001 ○ 第 1 章 面向未来的生存之战
002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人类命运大抉择
013 ○ 第二节 地缘与发展:能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018 ○ 第三节 机不可失:能源转型的历史战略机遇
024 ○ 第四节 时不我待:“碳中和”匹夫有责
031 ○ 第2章 能源进化论——从“黑”到“绿”
032 ○ 第一节 用火:“一场意外”让人类的 DNA 动了
036 ○ 第二节 柴薪:“文明之火”烧出个“黑碳核”
042 ○ 第三节 煤炭:点亮工业文明之光
048 ○ 第四节 石油:“黑金”时代的危机
053 ○ 第五节 多元:百花齐放的能源世界
059 ○ 第六节 共生:数字技术托起能源未来
061 ○ 第3章 数字技术:“碳中和”的使能器
062 ○ 第一节 大势所趋: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077 ○ 第二节 重塑能源:数字技术为能源带来无限可能
083 ○ 第4章 通往“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085 ○ 第一节 电力行业: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122 ○ 第二节 工业行业:燃料替代和效能提升
134 ○ 第三节 交通行业:加速全面电动化
145 ○ 第四节 建筑行业:打造绿色低碳城市能源智能体
156 ○ 第五节 ICT 行业:让每一瓦特承载更多比特和联接
178 ○ 第六节 传统能源行业:比特孪生瓦特,推进存量革命
183 ○ 第5章 迈向数字化的能源新时代
185 ○ 第一节 特征:以“四高”为核心
187 ○ 第二节 标志:以新能源为主导、以电为中心
190 ○ 第三节 融合:能量流与信息流的互联互动
193 ○ 第四节 无界:消弭界限,走向全球能源普惠
197 ○ 第6章“碳中和”之企业实践
198 ○ 第一节 国家电投:实践“2035 一流战略之路”
204 ○ 第二节 三峡集团:清洁能源航母的优雅转身
208 ○ 第三节 国家电网:何止一张“网”
214 ○ 第四节 中国石化:“油气氢电服”开新局
219 ○ 第五节 中国移动:“三能六绿”谱新篇
225 ○ 第六节 中国宝武:“钢铁侠”除碳记
231 ○ 第七节 中国中车:跑出低碳“加速度”
234 ○ 第八节 法国电力:力争 2050 年“碳中和”
240 ○ 第九节 通用电气:多元化驱动可持续未来
245 ○ 第十节 DEWA:为迪拜 2050 战略挑大梁
250 ○ 第十一节 苹果公司:全球“果链”的小目标
254 ○ 第十二节 特斯拉:从可持续交通到可持续能源
261 ○ 第7章 “碳中和”之区域探索
262 ○ 第一节 丹麦:童话王国的“减碳童话”
269 ○ 第二节 德国:能源转型启示录
277 ○ 第三节 亚太:全力寻找平衡
295 ○ 第四节 中东:石油王国的绿色探索
300 ○ 第五节 非洲:消除电力鸿沟
308 ○ 第六节 中国:大国雄心与担当
321 ○ 第8章 2060 年的一天
331 ○ 附录 |“碳中和”全球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