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耳鼻喉科/中医补土理论菁华临床阐发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56435
  • 作      者:
    编者:李云英//陈文勇|责编:郭海燕//王立红|总主编:卢传坚//陈延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医补土理论菁华临床阐发”丛书之一。干祖望教授是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他认为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在耳鼻喉科疾病的生理、病理、预防、调养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是在干老弟子李云英教授带领下编写完成的,上篇悉数历代各大医家的补土思想,并以补土理论与中医耳鼻喉科疾病的生理、病理联系为基础,分析补土理论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下篇通过详细病案阐释补土思想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涉及耳鼻喉科常见病,如耳鸣耳聋、慢性鼻炎、鼻渊、喉痹、慢喉瘖等专科病。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专业学生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 耳鼻喉科补土理论的历史源流
  第一章 耳鼻喉科补土理论各时期发展特点与医家
  第一节明清之前的耳鼻喉科补土思想
  补土思想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东汉的张仲景,成熟鼎盛于金元时期的李东垣,他们的学术思想对中医耳鼻喉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有关补土思想的论述,散见于多篇,虽不系统,但对补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世有关脾胃生理、病理及其临床的各种学术观点,都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其本源。《素问 玉机真脏论》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 今病则五脏不和,故九窍不通也。”《灵枢 口问》又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 故耳鸣。”“宗脉”即宗气之脉,宗气为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之清气和合而成,营卫之气又是后天之本的脾所化生,可见耳窍通利必有赖于脾胃清阳升发之功,因此耳的功能与脾密切相关。肺开窍于鼻,肺气是否充足又取决于脾胃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如《灵枢 动输》云:“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气输脾归肺,由肺宣发肃降至五脏六腑、四肢九窍,以濡养鼻窍,从而保持鼻窍通利、呼吸顺畅。《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鼻腔黏膜肿胀,浊涕量多之症状,其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湿犯鼻。《素问 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指出了津液产生的源泉在脾胃,若脾虚土弱,精微难化,则津液无源,又脾虚散精无能,升清无权,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咽喉干燥由此而生。正如《素问 阴阳类论》所言之“喉咽干燥,病在土脾”,而《灵枢 营卫生会》亦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脏,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因此,若脾虚生化乏源,可致少精缺液,肺金不足,燥火上熏咽喉。
  张仲景(150年生,219年卒),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著有《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系统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体系,奠定了补土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张仲景不仅提出了“四季脾王不受邪”理论,而且在六经论治中制定了一系列脾胃病的辨证纲要和治法方药,为脾胃理论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耳鼻喉科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对耳鼻喉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在各经辨治中都非常重视调治脾胃,“养胃气,存津液”的重要学术思想始终贯穿着全书。如《金匮要略》中有对“眩晕”的论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从上述条文中可看出,仲景认为眩晕与痰饮密切相关,而痰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脾胃运化水液和输布津液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湿内停,凝聚成痰,痰饮上泛,蒙蔽清窍,进而引起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痰饮停聚中焦,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见恶心呕吐。张仲景在方剂中多用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之药,提示治疗眩晕要注重健运脾胃,恢复其运化功能,才能从根源上祛除痰饮水湿,也为后世从“痰饮”论治耳眩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治疗思路。另如《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本方中运用大剂量麦冬养阴润肺,配合半夏降逆下气,余药皆为补益脾胃之品,全方以培土生金之法,通过补益脾胃之气,达到降逆下气利咽喉的功效,体现了仲景紧扣疾病根源,始终以脾胃为首要,重视调补脾胃的学术思想。
  唐宋金元时期,补土学说得以全面发展,其中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独树一帜,在《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的基础上,以“土者生万物”为法,并总结张仲景、张元素、钱乙等前人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补土学说,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经典,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补土思想,成为补土学派的开山祖师。在李东垣的补土思想中,在生理上强调脾主升清的功能;在病因上则指出病多由“阳气不足”而起;在治疗上,着重于温补脾阳,升提脾气。总体而言其遣方用药均以顾护中土立论。
  《脾胃论》中明确指出:“且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李东垣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学术思想,认为人之九窍与脾胃关系密切,如脾胃元气损伤,清阳之气下陷,浊气阴霾笼罩,则眼、耳、口、鼻等清窍均失于充养,于是导致了耳鸣、耳聋、鼻塞、失嗅、咽干、失音等病的发生,这对当今中医耳鼻喉科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辨治耳病方面,《脾胃论》提出:“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只从胃弱而得之。”既往医家在治疗耳病方面多从肝肾亏虚论治,临床辨治亦常以补益肝肾为法,然若依东垣之说,肾虽然贵为先天之本,但仍要赖以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充养才能充盛,若后天脾胃虚弱,则先天失于培补,髓海不足,耳窍失养,导致耳鸣、耳聋,由此可见脾胃在耳病的治疗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也体现在李东垣所创制之柴胡聪耳汤中,该方记载于《兰室秘藏》,方中运用人参、当归身、炙甘草、生姜补养脾胃气血以治本,使后天得补,先天得充,则清窍得养。从其组方原则可以看出,此方所治之耳鸣耳聋乃脾胃虚弱,气血精微不足,以及气虚血涩日久,清窍失养之症,提示临床耳窍之疾虽多责之于肾精亏虚,耳窍失养,但治疗却不可概用六味地黄丸之属填补肾精为主,常可考虑从补益后天脾胃的角度治之。
  在辨治鼻病方面,人体的四肢九窍、五脏六腑均赖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濡养,若脾胃失于健运,清阳不能上升而濡养清窍,则鼻窍失养,不荣则不通,故窍为之不利。《东垣试效方 鼻不闻香臭论》云:“若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生发之气既弱,则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使营运阳气、宗气上升鼻则通矣。”李东垣临床运用温卫汤、御寒汤、温卫补血汤三方治疗鼻塞、鼻不闻香臭,三方同用黄芪、人参、炙甘草等补益脾胃之品,兼以陈皮、苍术理气燥湿。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李东垣论治九窍病证以调理脾胃升降、补益脾胃元气为基本治则,正如《兰室秘藏》云:“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巢元方,隋唐著名医家,生活于公元6~7世纪,曾任太医博士,后升为太医令,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高深的医学理论造诣,其著作《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证候的专著,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并对隋以后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诸病源候论》中云:“咽喉者,脾胃之候。”从经络理论来看,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从脾胃生理功能来看,脾胃主受纳腐熟,将水谷精微通过脾胃气机升降布散至脏腑经络、四肢九窍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因此咽喉也需要通过脾胃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诸病源候论》中又指出“喉咽者,脾胃之候,气所上下,脾胃有热,热气上冲,则喉咽肿痛”,巢元方认为脾胃有热,则会上犯咽喉,导致咽喉疼痛,提示咽喉疾病的发生与脾胃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则无以化生,引发诸如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等一系列症状,均因咽失濡养所致。
  南宋医家严用和将前人理论学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经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著成《严氏济生方》10卷,后又撰成《严氏济生续方》8卷,于后世有一定影响。严用和十分强调顾护脾胃之气,曾云“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认为脾胃乃人体气血之源、水谷之海,谆谆告诫切不可损伤脾胃,伤则为病,临床用药也要注意“不坏脾胃”。《严氏济生方 咽喉门》云:“夫咽者,言可以咽物也,又谓之嗌,气之疏通扼要之处,胃所系,地气之所主也。”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经络互为络属,因此,咽喉功能是否正常与脾胃气机升降密切相关。
  金元四大家中的其他三位医家朱震亨、张从正、刘完素虽以各自流派垂名后世,但同时也十分重视顾护脾胃,并在各自著作中都有相关阐述,为后世形成完善的补土学说奠定了基础。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胃为一身之本”“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元”,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吸收运化,将水谷精微布散至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经络皮毛,在临证遣方用药上,多运用陈皮、干姜、人参、甘草、白术等益气健脾之药。张从正善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除病邪,但也重视脾胃。其在《儒门事亲》提出“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脾好饮,脾亦恶湿”,又云:“阳明者,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人之四季,以胃气为本,本固则精化,精化则髓充”。针对脾胃虚证,侧重食疗温补之法,多以淡粥补益脾胃。而另一名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提到“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另指出,“既曰约,脾弱不能运也;脾弱则土亏矣,必脾气之散,脾血之耗也”。脾胃互为表里,具有受纳腐熟和运化输布的功能,朱震亨认为脾弱则土亏,脾胃虚弱则水谷精微无所化生,终会导致气血耗散。
  第二节明清时期耳鼻喉科补土思想
  进入明清时期,明清医家继承发扬前人的学术理论,中医耳鼻喉科蓬勃发展,许多有影响力的耳鼻喉科专著相继问世,同时补土思想在张景岳、薛己、叶天士等医家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尤以叶天士对阐发脾胃之阴的论治有卓越的贡献,使脾胃学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明代杰出医家张景岳(1563~1640年),名介宾,字惠卿,古代中医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景岳全书》《类经》《类经图翼》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张景岳善辨八纲,擅长温补,治疗虚损颇为独到,这一特色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反映。他所创立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张景岳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尤为重视脾胃在临证用药和治未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独*的脾胃养生学术观点。景岳以“五脏互藏,土为核心”作为理论基础,提出“脾胃为养生之本”的养生观点。《景岳全书》提到:“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正以人之胃气即土气也,万物无土皆不可”,认为脾胃为人体之本源,人体需赖以脾胃所生之气血充养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另又提出人的寿命长短、身体素质的好坏既取决于先天禀赋,也取决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养育,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先天后天论》中所说:“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因此张景岳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本,并主张调养脾胃需注意饮食适宜、饥饱有度,同时还要适当运动、调畅情志等,
展开
目录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耳鼻喉科补土理论的历史源流
第一章 耳鼻喉科补土理论各时期发展特点与医家 3
第一节 明清之前的耳鼻喉科补土思想 3
第二节 明清时期耳鼻喉科补土思想 6
第三节 近现代耳鼻喉科医家补土思想 10
第二章 补土理论与耳鼻喉科理论 13
第一节 补土理论与耳鼻喉科生理 13
第二节 补土理论与耳鼻喉科病理 15
第三章 补土理论与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 17
第一节 补土理论与耳鸣耳聋的治疗 17
第二节 补土理论与鼻鼽的治疗 20
第三节 补土理论与喉痹的治疗 22
下篇 补土理论耳鼻喉科运用案例
第四章 补土理论治疗耳病案例 27
第一节 补土理论治疗耳胀耳闭 27
第二节 补土理论治疗脓耳 34
第三节 补土理论治疗耳眩晕 38
第四节 补土理论治疗耳鸣耳聋 45
第五章 补土理论治疗鼻病案例 52
第一节 补土理论治疗慢性鼻炎 52
第二节 补土理论治疗变应性鼻炎 58
第三节 补土理论治疗鼻衄 68
第四节 补土理论治疗鼻渊 74
第六章 补土理论治疗咽喉病案例 81
第一节 补土理论治疗喉痹 81
第二节 补土理论治疗乳蛾 88
第三节 补土理论治疗慢喉瘖 95
第四节 补土理论治疗鼻咽癌 100
参考文献 1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