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世纪的餐桌(从食味到知味)(精)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1856
  • 作      者:
    作者:(意)马西莫·蒙塔纳里|责编:安静|译者:林振华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马西莫·蒙塔纳里(Massimo Montanari),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中世纪史教授,欧洲科学学会成员,国际期刊《食物和历史》(Food and History)的创刊人和编辑。研究方向为烹饪史、饮食文化等,主要著作包括《食物即文化》(Il cibo come cultura)、《意式烹饪:一段文化史》(La cucina italiana: Storia di una cultura)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为探究中世纪饮食文化的新史学著作。作者在广泛介绍中世纪食谱、菜式,以及面包、肉、奶酪、油、酒等各类食物的基础上,追溯了中世纪烹饪技法、饮食偏好、用餐器具、餐桌礼仪的演进和变化,探究了各类食材、佐料如何被发现、进入人们生活,以及面包、橄榄油、葡萄酒何以成为文明的标志物等。本书通过“吃”这一轻松的视角,描绘了中世纪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的多个侧面,力图摆脱对中世纪即等同于黑暗野蛮的不公正的刻板成见,发掘出中世纪对欧洲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面包:文明的象征

在荷马的语言中,“面包食用者”与“人”同义。食之者,方以为人,足以为人。当然,这里的人非广义的人,而是荷马笔下的人——文明的承载者希腊人。是故,不食面包者,乃“蛮族”。

其实,不应将面包看作人类的“原始”食物。要想烹制面包,首先得掌握一些复杂的技术:种植谷物,研磨加工,制成生面团,发酵烘烤,等等。凡此种种无不体现漫长的历史进程,一种精益求精的文明。荷马所言,正是此意。他的同族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出生并成长于我们所谓“古典”的世界,地中海之滨描绘了其地理轮廓。据已知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Epopea di Gilgamesh)描写,“野人”恩启都(Enkidu)过去在丛林中与野兽为伍,但学会吃面包后,完成了开化之旅。

自从石器时代出现农业以来,地中海人就以谷物为主食。世界其他地方的民众亦然,因为谷物堪称果腹的不二之选。它们适合各种烹调法,终年易于储存。因此,在世界各地,这些“文明作物”(布罗代尔形容得好),占据并成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人类全部实践的核心。文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谷物有关。人类不遗余力地种植谷物;谷物的生产及随之而来的贸易,决定了个人贫富;政府官员(国王或其代理人)全力以赴,保障百姓的日常粮食供给,维持秩序与稳定,这些官员的立足之本,在于知道如何解决每日饱腹的问题;最后,文化价值、神话传奇、宗教符号,乃至思维创造的各种形式的演化,都围绕着谷物。“文明作物”因地而异。对东亚人而言,它们是大米;对中美洲与南美洲人而言,它们是玉米;对非洲人而言,它们是高粱和后来的木薯;对地中海人而言,它们是小麦。小麦成就了面包——人类先掌握了它的秘密,然后日复一日地研发,最终将其作为珍贵的手艺代代相传。

 

基督教与面包的普及

据老普林尼说,公元前2世纪以前,罗马人没有烘烤面包的公共烤箱。c早年,他们的食物主要是汤、栗子粥、佛卡恰烤饼。后来,罗马人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发酵及面包制作的工艺(由后者率先完善),并传给地中海东部的民众。希伯来人当然对它并不陌生,但态度模棱两可:一方面,面包是日常饮食的基本资源;另一方面,它被列入不享有崇高神圣地位的食材,因为它由发酵而成,比起纯粹单一的原料,乃“腐败”之物。不过,基督教奉面包和另一种发酵食物——葡萄酒为圣物,视作与神明共餐的媒介。选择面包,就意味着与希伯来传统决裂,此乃刻意之举。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相互龃龉,于公元11世纪分道扬镳。这绝非偶然,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正教指责天主教引入无酵饼,背弃了基督教食用发酵面包的“真正”传统,倒退回古老的希伯来模式。

公元4、5世纪的基督教作家,赋予了面包强烈的象征意味。圣奥古斯丁的一篇布道词,恰如其分地从隐喻角度,描述了做面包与做基督徒之间的相似之处:

 

面包讲述着我们的经历。它像麦子在田野里发芽。大地孕育了它,雨水滋养了它,一点点成熟,变为谷粒。人类收割谷子,带到打谷场甩打,晾晒,用粮仓储存,再运到磨坊研磨。接下来,揉搓成面,并放入烤箱中烘烤。记住,这也是你们的经历。你们本不存在,而是被创造的。主把你们带到打谷场。你们受到耕牛,亦即福音传道者的甩打。成为*道者前,你们就像粮仓里的谷子。然后,你们排队接受洗礼。你们经受了斋戒与驱魔的磨石。你们来到圣洗池。你们被揉成一团。你们被放入圣灵的烤箱中烘烤,真正地成为上帝的饼。

 

 

图12 收获谷物,出自《健康全书》

 

不过,最理想的面包还是基督本人。金言彼得(Petros Chrysologos)的一篇布道词写道:“(他)栽植于贞女的体内,发酵成血肉之躯,被苦难揉捏,然后投入墓茔的烤箱中烘烤,最后由每天分发天国食品的教堂,撒上调料,发给信徒。”

作为圣品,面包的兴起无疑推动了基督教信仰融入罗马世界的价值体系。或许我们应该反过来,从面包在仪式上的礼遇,看出一种文化——确切地讲,那就是向新兴的基督教多有借鉴的罗马文化——的标志。不管得益于罗马传统的声望,抑或新信仰的推动力,面包的形象在中世纪获得极大提升。随着基督教获得普遍认可,面包成了独领风骚的食物,不独对地中海人如此,对整个欧洲均如此。有些民族过去背负“蛮夷”之名,更贴近游牧而非农业传统,且以肉食为主,但连他们也接纳了新的饮食模式。“面包文化”能风靡欧洲大陆,他们功不可没。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当伊斯兰教于公元7、8世纪占领地中海南岸,这片罗马时代的巨大的共用湖,就成了划分边界的海域。尽管两者各霸一岸,但两个不同的世界,两种不同的文明、宗教与文化,在这里相遇甚至针锋相对。以面包文明自居的世界显然位于北岸。十字军时期的基督教作家认为,面包乃基督徒身份的标志,而阿拉伯面包是“制作粗糙的佛卡恰烤饼”,实在有负面包之名,字里行间流露出巨大的意识形态张力。这里还有比烹调法更重要的问题。彼时,面包已成为文化冲突的工具。正因为如此,借着明摆着的武力,面包成了信仰基督教的欧洲的象征。不过,葡萄酒在“基督教化”过程中没有依靠任何武力。遭穆斯林地区禁绝后,葡萄酒就从地中海饮品转变为欧洲大陆饮品。这就像一场彻底的北迁运动;是地中海膳食模式的“大陆化”,对应着类似的政治与制度事件。据圣徒传记载,主教与修院院长有意种植葡萄,辟林为耕,他们处于积极改变膳食习惯的前沿阵地。中世纪的新“罗马帝国”,即查理大帝的国度,不再以地中海为轴心,而是将整个欧洲纳入麾下。

在欧洲大陆中北部地区,面包文化呈现新形式。当地的膳食结构以肉类而非谷物为核心,故跻身其间的面包放低姿态,从主食变为辅食,但仍受欢迎,无与伦比。辅食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相反,面包因其独特的烹调妙用,甚至更受重用。在中世纪早期的北欧人眼里,面包是珍贵之材、稀有之材、时髦之材。


展开
目录

前  言   一起上路吧

     中世纪成为传统的代名词

     食物的中世纪光环

     魂穿中世纪,惊喜还是惊吓?

第一章 中世纪,远还是近?

文献里的中世纪烹调史

食材革命与观念革命

再现中世纪烹饪是否可行

第二章 中世纪食谱

享誉贵族圈的第一类食谱

风靡意大利的第二类食谱

现代食谱写作的奠基人

第三章 食物的语法

食物:诉说身份的另类语言

食物语言的词库

食物语言的词法

食物语言的句法

食物语言的修辞

第四章 食物的时间

食物种植:摆脱“自然时间”的束缚

储藏与分配:抵御“饥荒时间”

文明的创造:“烹饪时间”

进食时间

饮食的四季

第五章 文明的芳香——面包

面包:文明的象征

基督教与面包的普及

必需品抑或奢侈品?

第六章 无肉不欢

食肉:野蛮人的象征?

修院的戒肉传统

迟来的积极地位

第七章 模棱两可话鱼肉

亦贵亦贱的鱼肉

肉类的替代品

鱼肉的普及

第八章 从奶到酪

奶在饮食中的全面溃败

干酪的“身价倍增”

美食中的干酪

第九章 调料?底料?——橄榄油、猪油、黄油之战

橄榄油:文明的象征

猪油:从“百姓”之食到膳食系统顶端

橄榄油的南北口味争议

黄油的异军突起

欧洲“脂肪地图”

第十章 面包树

栗子:谷物的替代品

抵御饥饿的不二之选

美食中的栗子

第十一章  水的口味

      水:生命之源

      以水赎罪

      水的“无味”与“有味”

      变水为酒的隐喻

第十二章  葡萄酒的文明

      葡萄酒:文明的象征

      葡萄酒与社会“区隔”

      成为象征物前的葡萄酒

      包治百病的“万灵药”

第十三章  贵食与贱食

      食物中的底层文化

      食有贵贱,味无尊卑

第十四章  修院菜

      隐修与戒口

      斋戒引领饮食文化

      修院特有的饮食手势语言

第十五章  朝圣者之食

      朝圣者的干粮

      酒肆快餐

      救济所的布施

第十六章  作为世界之表象的餐桌

      餐桌体现群体身份与权力关系

      餐桌礼仪:“做作”的中世纪

      强者多食与强者多施

第十七章  叉与手

      用手进食

      贵族不用餐具?

      文化返古

第十八章  知识的味道

      “五觉”与“八味”

      饮食观念的转变:从食到识

      贵族的错觉:佃农不喜欢美食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