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以为我知道--当医生成为患者
0.00     定价 ¥ 3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928901
  • 作      者:
    作者:(新加坡)郑畏三|责编:刘燕|译者:王岳//杨柠溪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新加坡]郑畏三(Christopher Cheng Wai Sam),郑畏三教授是盛港总医院的CEO,也是该医院和新加坡总医院泌尿外科高级顾问医生。
  郑教授是在外科手术中使用机器人的先驱,他在国内外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关于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结石症的论文。此外,他在国内外几所顸尖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他还在一些重要的委员会任职,包括新加坡卫生部移植咨询委员会等。
  郑教授在2017年国家医学zhuo越奖上获得国家杰出临床医师奖,并在2015年被授予新加坡国庆日公共管理银质奖章。他在1992年获得在梅奥诊所泌尿肿瘤领域进行亚专科培训资格,是首位获得该资格的新加坡泌尿外科医生。
  
  王岳,医学学士,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与卫生法学,医学人文与医患关系,医药政策法制史。
  
  杨柠溪,管理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医学人文、健康心理学、健康社会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描述了一位患者如何通过接纳和正念去克服困难,从而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作者很好地描绘了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有的样子。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在这本书中,郑教授的坦率、谦逊和勇气从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对读者是很好的激励。在这段坦诚的个人化的叙事中,他描述了面对‘他以为自己知道’的癌症时的震惊、痛苦和恐惧。 本书应该成为所有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必读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以为我知道——当医生成为患者》:
  我有幸得益于有爱心的医生、有好奇心的科学家和坚韧执着的老师等多位思维开阔的专家们的指导。通过去其他国家参加培训和开会,我也目睹了将医学用于个人利益中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一面。一直以来,总有能说会道的商人向容易被蒙蔽的、爱花钱买东西的人售卖所谓的“万灵药”。曾有人说过,在非医学治疗中运用医学技术不一定算作医学。这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点。
  在拉丁语中,“医生”这个词的意思是“老师”。因此,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老师”也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或年轻医生的老师。这里的老师主要是患者的教练和导师。总之,医生必须是一个榜样,激励和教育患者在身体、心理、情感甚至灵性维度上照顾自己。因此,专业的学习之旅亦是生活之道。一个人怎么能给出他自己都没法遵循的合理的建议?我们真的必须言行一致,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成为患者的榜样。
  与我共事的一位心理学家分享道:“我的人生使命是给我的患者找到爱自己的理由。”事实上,患者自己首先必须想要变得更好,尤其是在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诊疗中,想要变好的动机与药物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医生”的意义不只是那个拿到医学学位的从业者,而且是在生态系统中照顾患者的每个人。
  照顾患者也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面前的某个患者。我们不能只关注一位患者,无论这个人有多重要。我们必须关注所有患者的更广泛的需求。我们负责守护患者的全人健康,而不仅仅是处理一种情况或治疗一个器官。在当前的亚专业化时代,为了患者个体获得更多的治疗收益,我们必须学会平衡各个亚专科领域的需求。我们经常看到,在某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这会导致其他部位出现出血问题,如果是这样,可能比最初的情况更麻烦;或者在适应证较弱的情况下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这样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其他抗生素的有效性。这种合作、谦逊的态度使我们能够从同事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是跨学科和跨专业团队合作的基础,对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至关重要。
  为了能够平衡患者每一个亚专科的需求,最终造福于患者,我们必须掌握充足的知识,并跟上科学的最新进展。我们需要学会合作,在跨专业合作中谦虚地倾听彼此的观点。我们需要继续钻研,加深对医学的理解,并教育“后浪”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更高的要求是,医疗行业要求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甚至成为榜样。
  只是做到称职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很努力,做到近乎圣人那样。我们目睹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技术匠”。他们确实非常专业,但如果他们没有践行一些必备的行医艺术,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医生。我们需要终身学习,践行共情和同情心。我敢说,对于学习如何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工作的环境实际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然而,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
  医生将40%的时间花在电脑前画图、下医嘱上,而患者通常只能看到他们的后脑勺。好的技术应该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在人们生病和恐惧这个最需要互动的时候被高科技剥夺了。我们需要回归共情和同情心,我们需要回归到人性中最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面。
  在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大肆宣传中,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互相联系。通过真诚的分享和沟通,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建立信任圈。跨学科学习的兴起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患者需要接受多学科医务人员的诊疗。多方良好的合作才能打造医疗行业的未来。技术培训需要心灵培训的支持,这样人们才能理解人类意识的敏感性。如果虚拟现实技术能让学生尝到病入膏肓和无助的滋味,那么将大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敏感性。
  当患者与我们互动时,他们会本能地知道自己是否在与可以信任的人交谈。当看着我们的眼睛时,他们在问一个问题:“是谁在那儿关注着我?”我们可以说所有好听的话,做好床边礼仪,但如果我们的意图是可疑的,那么很少有患者会被蒙骗。反过来,如果我们真诚地去关心他们,并凭着良心做事,即使我们不善于表达,甚至表现得有点儿笨拙,但我们表现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患者就会与我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我们的一项重任就是给患者正确的指导和健康教育,成为他们最好的倡导者。当我们选择这个崇高的职业时,我们使命在肩。
  ……
展开
目录
反思:好日子,坏日子
1 开篇:我以为我知道
2 我很冷,很冷很冷
3 定时炸弹
4 确诊癌症:我的世界崩溃了
5 在“教授”和“患者”的两个世界之间穿梭
6 被选中的人
7 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七堂课
8 超越治疗:践行同情心
9 重新定义医疗行业:何谓好医生
10 共创健康行业的美好未来
11 结语:生活就是这样讽刺
12 附录:我对前列腺癌的一点思考

附图
发现前列腺癌及康复的时间表
前列腺癌的相关检查
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
后记1
后记2
后记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