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维视域中的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07839
  • 作      者:
    作者:王宏斌|责编:梁剑琴//高婷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宏斌,男,1974年生,河北邢台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统一战线教学名师,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政治学、社会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统一战线国家高端智库项目等课题,出版学术专著《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科研成果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要求,从总体上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定了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路线图。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是共管共治,切入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落脚点是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是制度建设,基本方式是法治,本质特征是民主。本书试图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多维视角中的环境治理进行有机结合,从新时代新使命、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中国之治、美丽世界等不同维度,搭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路径,力图展现出一幅立体的环境治理现代化图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环境治理现代化综述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关于治理
(二)关于中国国家治理
(三)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关于环境治理现代化
第二章 新时代新使命: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 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二 新时代对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对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三 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一)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顶层制度设计
(二)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党领导下的多元共治
第三章 环境经济双赢:生态现代化理论视域中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命题
二 规范性探讨:生态现代化理论仅仅适用于欧洲吗?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适用条件与背景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性或者价值的普遍性
三 基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策略与实践
(一)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生态现代化道路的阐释
(二)基于生态现代化核心理论的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策略
四 案例分析:德国绿党环境治理现代化理念与实践
(一)德国绿党的生态现代化理念
(二)德国绿党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三)德国绿党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第四章 “政府—民众”互动:博弈论视域中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 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民众参与的阶段划分
(一)发起公共议题、引发公共事件阶段
(二)民众参与决策阶段
(三)公共决策落实阶段
二 我国民众环境参与的“政府—民众”博弈模式
(一)何为博弈?
(二)我国“政府—民众”博弈模式的主要环节
三 我国环境领域新型“政府—民众”互动关系的塑造
(一)环境领域“政府—民众”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环境领域新型“政府—民众”互动关系的塑造
第五章 中国之治: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实践
一 区域层面的环境治理现代化:以京津冀为例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背景分析
(二)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因素
(三)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制度创新与生态共治
二 城市层面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制约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诸多因素
(二)推进城市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三 农村层面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四 案例分析:生活环境主义视角下的环境参与
(一)何谓生活环境主义?
(二)生活环境主义视域中的民众参与
(三)让民众环境参与回归日常生活
第六章 美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全球环境治理的时代要求
(二)何谓“全球环境治理”?
(三)全球环境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四)全球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多元治理体系构想
二 不同治理主体层面的全球环境治理现代化思考
(一)政府层面:治理主体身份重塑
(二)非政府组织层面:环境NGO的地位与作用
三 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发挥
(一)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
(二)中国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