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儒门事亲/金元四大家医书校注丛书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3488
  • 作      者:
    作者:(金)张从正|责编:刘亚|总主编:石岩|校注:石岩//马丹//闫海军//陈雷//杨宇峰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儒门事亲》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金代张从正著。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一代宗师。本书约成书于公元1228年,共15卷,20余万言,其注重阐发六实邪为诸病之因,倡导用攻下三法治疗,创立“攻邪论”的思想。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张氏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如邪未去而不可言补,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等,并附较多验案。 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适用于医史文献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提要
  《儒门事亲》十五卷,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 方技传》。从正与麻知几、常仲明辈讲求医理,辑为此书。刘祁《归潜志》称,麻知几九畴①与之善,使子和论说其术,因为文之,则此书实知几所记也。其例有说有辨,有记有解,有诫有笺,有诠有式,有断有论,有疏有述,有衍有诀,有十形三疗,有六门三法,名目颇烦碎,而大旨主于用攻。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从正宗河间刘守真,用药多寒凉,其汗吐下三法当时已多异议,故书中辨谤之处为多。丹溪朱震亨亦讥其偏,后人遂并其书置之。然病情万状,各有所宜,当攻不攻与当补不补厥弊维均,偏执其法固非,竟斥其法亦非也。惟中间负气求胜,不免过激。欲矫庸医恃补之失,或至于过直。又传其学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要之未明从正本意耳。
  『注释』
  ①麻知几九畴:麻九畴(1183~1232年),字知几,号征君,初名文纯,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与名医张子和游,尽传其学,且为润色其所著书。
  『按语』
  本文摘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介绍了《儒门事亲》的成书过程、文章体裁和具体内容。提要重点阐发了六实邪为诸病之因,倡导用汗、吐、下三法治疗,创立“攻邪论”的思想,并且其所用药物尊崇刘完素,偏于寒凉,颇有心得。尽管后人对该书攻邪论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受到一些医家如朱丹溪的批评。提要之末指出“病情万状,各有所宜”,是攻是补还应辨证治疗,不应偏执其法,以免延误病情,望读者用心体会。
  卷一
  七方十剂绳墨①订一
  方有七,剂有十,旧矣。虽有说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创之意而为之订。夫方者,犹方术之谓也。《易》曰:方以类聚。是药之为方,类聚之义也。或曰:方谓五方也。其用药也,各据其方。如东方濒海卤斥,而为痈疡;西方陵居华食,而多頵腄赘瘿②;南方瘴雾卑湿,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满病;中州食杂,而多九疸③、食痨、中满、留饮、吐酸、腹胀之病。盖中州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多。其食味、居处、情性、寿夭,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药也,亦杂诸方而疗之。如东方之藻带,南方之丁木,西方之姜附,北方之参苓,中州之麻黄、远志,莫不辐辏而参尚。故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变;剂不十,不足以尽剂之用。剂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剂犹羹之和也。方不对病,则非方;剂不蠲疾,则非剂也。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也;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也。
  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仆以人之身三折之,上为近,下为远。近为心肺,远为肾肝,中为脾胃。胞*④胆亦有远近。以予观之,身半以上,其气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气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阴阳,亦天也,其气高;足之三阴阳,亦地也,其气下;戊己之阴阳,亦人也,其气犹中州。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肾之二服,可并肺之九服也。
  小方之说亦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有分两微而频服之小方。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之是也。病无兼证,邪气专,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肾之二服,可分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气力宣行迟故也。有品件群众⑤之缓方。盖药味众,则各不得骋其性也。如万病丸,七八十味递相拘制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气味薄药之缓方。盖药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比至其下,药力已衰。故补上治上,制之以缓。缓则气味薄也。故王太仆云:治上补上,方若迅急,则上不住而迫走于下。制缓方而气味厚,则势与急同。
  急方之说有四⑥。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两阴溲便闭塞不通,借备急丹以攻之。此药用不宜恒,盖病不容俟也。又如中风牙关紧急,浆粥不入,用急风散之属亦是也。有汤散荡涤之急方,盖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气味厚药之急方。药之气味浓者,直趣于下而气力不衰也。故王太仆云:治下补下,方之缓慢,则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气味薄,则力与缓等。
  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谓一、三、五、七、九,皆阳之数也。以药味之数皆单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阳之数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说有三。有两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复方之偶方。盖方之相合者是也。病在下而远者,宜偶方也。有数合阴数之偶方,谓二、四、六、八、十也,皆阴之数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阴之数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方有二方、三方相合之复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如调胃承气汤方,芒硝、甘草、大黄,外参以连翘、薄荷、黄芩、栀子以为凉膈散。是本方之外,别加余味者,皆是也。有分两均剂之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是也。以《内经》考之,其奇偶四则,反以味数奇者为奇方,味数偶者为偶方。下复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及观仲景之制方,桂枝汤,汗药也,反以三⑦味为奇;大承气汤,下药也,反以四味为偶。何也?岂临事制宜,复有增损者乎!考其大旨,王太仆所谓汗药如不以偶,则气不足以外发。下药如不以奇,则药毒攻而致过,必如此言。是奇则单行、偶则并行之谓也。急者下,本易行,故宜单;汗或难出,故宜并。盖单行则力孤而微,并行则力齐而大,此王太仆之意也。然太仆又以奇方为古之单方,偶为复方,今此七方之中,已有偶又有复者,何也?岂有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谓也;复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欤!不然,何以偶方之外,又有复方者欤?此“复”字,非“重复”之“复”,乃“反复”之“复”。何以言之?盖《内经》既言奇偶之方,不言又有重复之方,惟云“奇之不去则偶之,是为重方”。重方者,即复方也。下又云:“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由是言之,复之为方,反复,亦不远《内经》之意也。
  所谓宣剂者,俚人皆以宣为泻剂,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泻剂。又有言宣为通者,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通剂。举世皆曰:春宜宣,以为下夺之药,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则人病在头故也。况十剂之中,独不见涌⑧剂,岂非宣剂,即所谓涌剂者乎!《内经》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义或同此。伤寒邪气在上,宜瓜蒂散。头痛,葱根豆豉汤。伤寒懊憹,宜栀子豆豉汤。精神昏愦,宜栀子厚朴汤。自瓜蒂以下,皆涌剂也,乃仲景不传之妙。今人皆作平剂用之,未有发其秘者。予因发之,然则为涌明矣。故风痫中风,胸中诸实痰饮,寒结胸中,热蔚化上,上而不下,久则嗽喘满胀,水肿之病生焉,非宣剂莫能愈也。
  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黄、琥珀、八正散之属;里急后重,数至圊⑨而不便,宜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凡痹麻蔚滞,经隧不流,非通剂莫能愈也。
  所谓补剂者,补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药丸、鹿茸丸之补剂也。然此乃衰老下脱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舛甚矣。古之甘平、甘温、苦温、辛温,皆作补剂,岂独硫黄、天雄然后为补哉!况五脏各有补泻,肝实泻心,肺虚补肾。《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大率虚有六:表虚、里虚、上虚、下虚、阴虚、阳虚。设阳虚则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世传以热为补,以寒为泻,讹非一日。岂知酸苦甘辛咸,各补其脏。《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者⑩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满方闷,心火方实,肾水方耗,而骤言鹿茸、附子,庸讵 知所谓补剂者乎!
  所谓泻剂者,泄泻之谓也。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经》曰:实则泻之。实则散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大黄、牵牛、甘遂、巴豆之属,皆泻剂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盖巴豆其性燥热,毒不去,变生他疾。纵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药制其毒。盖百千证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黄、牵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热而不畏,以大黄寒而反畏,庸讵知所谓泻剂者哉!
  所谓轻剂者,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轻剂消风散,升麻、葛根之属也。故《内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发扬所谓解表也。疥癣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轻剂也。故桂枝、麻黄、防风之流亦然。设伤寒冒风,头痛身热,三日内用双解散及嚏药解表出汗,皆轻剂之云耳。
  所谓重剂者,镇缒 之谓也。其药则朱砂、水银、沉香、水石、黄丹之伦,以其体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缒之。故《内经》曰:重者,因而减之。贵其渐也。
  所谓滑剂者,《周礼》曰:滑以养窍。大便燥结,小便淋涩,皆宜滑剂。燥结者,其麻仁、郁李之类乎!淋涩者,其葵子、滑石之类乎!前后不通者,前后两阴俱闭也,此名曰三焦约也。约,犹束也。先以滑剂润养其燥,然后攻之,则无失矣。
  所谓涩剂者,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木贼、乌鱼骨、罂粟壳。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喘嗽上奔,以齑 汁、乌梅煎宁肺者,皆酸涩剂也。然此数种,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
  所谓燥剂者,积寒久冷,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此为大寒之故,宜用干姜、良姜、附子、胡椒辈以燥之。非积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则变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闭、聋瞽痿弱之疾。设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执以为是。盖疾不作者或一二,误死者百千也。若病湿者,则白朮、陈皮、木香、防己、苍朮等,皆能除湿,亦燥之平剂也。若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皆能燥湿,此《内经》之本旨也。而世相违久矣。呜呼!岂独姜附之俦 ,方为燥剂乎?
  所谓湿剂者,润湿之谓也。虽与滑相类,其间少有不同。《内经》曰: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虽咸,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上药也。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独金化为然。盖有火以乘之,非湿剂莫能愈也。
  『注释』
  ①墨:木匠取直的工具。此处指法度。
  ②頵腄(yūn chuí晕垂)赘瘿:头颈部发生臃肿、瘿瘤等疾病。《说文》言:“頵,头大貌”,“腄,瘢胝也”。
  ③九疸:心疸、肝疸、脾疸、肾疸、胃疸、肉疸、舌疸、膏疸、髓疸。
  ④*(zhí直):直肠。《灵枢 淫邪发梦》曰:“客于胞*,则梦溲便。”
  ⑤品件群众:药物种类繁多。
  ⑥四:原作“五”,据《宣统》本改。
  ⑦三:据桂枝汤药物种类数当作“五”。
  ⑧涌:原作“通”,据《大成》本改为“涌”。
  ⑨圊(qīng青):厕所。
  ⑩者:按文义疑作“去”。
  庸讵(jù巨):岂,怎么。
  缒(zhuì坠):用绳子拴着坠下,引申为下坠。
  齑:原作“虀”,是“齑”的古字。捣碎的姜、蒜、韭菜等。
  俦(chóu仇):类,同类。
  『按语』
  本篇详述了“七方”、“十剂”确定的方剂组方原则及功效,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为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理论指导。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互①说二
  风痹痿厥四论,《内经》言之详矣。今余又为之说,不亦赘乎!曰:“非赘也。”为近世不读《内经》者,指其差互也。夫风痹痿厥四证,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此所以旷日弥年而不愈者也。夫四末之疾,动而或劲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风者,必风热相兼;痹者,必风湿寒相合;痿者,必火乘金;厥者,或寒或热,皆从下起。今之治者,不察其源,见其手足亸曳②,便
展开
目录
目录
总前言
校注说明
提要 1
卷一
七方十剂绳墨订一 2
指风痹痿厥近世差互说二 6
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 11
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四 13
小儿疮疱丹熛瘾疹旧蔽记五 15
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 17
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七 20
目疾头风出血*急说八 21
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九 24
服药一差转成他病说十 25
卷二
偶有所遇厥疾获瘳记十一 28
攻里发表寒热殊途笺十二 30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十三 32
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十四 35
凡在表者皆可汗式十五 37
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 40
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十七 43
证口眼斜是经非窍辨十八 46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 48
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二十 52
卷三
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 55
五积六聚治同郁断二十二 57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二十三 59
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二十四 61
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述二十五 63
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 65
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 69
虫*之生湿热为主诀二十八 72
补论二十九 74
水解三十 77
卷四
风一 78
暑二 78
湿三 79
火四 79
燥五 80
寒六 81
解利伤寒七 81
风八 83
痹九 83
痿十 84
厥十一 84
痫十二 85
疟十三 85
泄痢十四 86
疳利十五 86
脏毒下血十六 87
下利脓血十七 87
水泄不止十八 88
痔漏肿痛十九 88
霍乱吐泻二十 88
大便涩滞二十一 89
五种淋沥二十二 89
酒食不消散二十三 89
酒食所伤二十四 90
沉积水气二十五 90
诸积不化二十六 90
骨蒸热劳二十七 91
虚损二十八 91
上喘中满二十九 92
一切涎嗽三十 92
咳嗽三十一 92
咳逆三十二 93
风痰三十三 93
咯血衄血嗽血三十四 93
消渴三十五 94
雷头三十六 94
头痛不止三十七 95
两目暴赤三十八 95
目肿三十九 95
病目经年四十 96
风冲泣下四十一 96
风蛀牙疼四十二 96
口疮四十三 96
喉闭四十四 97
瘿四十五 97
背疽四十六 97
瘰疬四十七 98
便痈四十八 98
恶疮四十九 99
下疳五十 99
卷五
疮疖瘤肿五十一 100
疮肿丹毒五十二 100
冻疮五十三 100
金疮五十四 101
误吞铜铁五十五 101
鱼刺麦芒五十六 102
蛇虫所伤五十七 102
杖疮五十八 102
禁蝎五十九 103
落马坠井六十 103
妇人月事沉滞六十一 103
血崩六十二 103
腰胯疼痛六十三 104
头风眩运六十四 104
经血暴下六十五 105
赤白带下六十六 105
月事不来六十七 105
妇人无子六十八 105
小产六十九 106
大产七十 106
产后心风七十一 106
乳汁不下七十二 107
产后潮热七十三 107
乳痈七十四 107
双身大小便不利七十五 108
双身病疟七十六 108
双身伤寒七十七 108
身重喑哑七十八 108
怀身入难七十九 109
眉炼八十 109
牙疳八十一 109
夜啼八十二 109
丹瘤八十三 110
疳眼八十四 110
身瘦肌热八十五 110
大小便不利八十六 111
久泻不止八十七 111
通身浮肿八十八 112
发惊潮搐八十九 112
拗哭不止九十 112
身热吐下九十一 113
风热涎嗽九十二 113
水泻不止九十三 113
疮疥风癣九十四 113
甜疮九十五 114
白秃疮九十六 114
疟疾不愈九十七 114
腰痛气刺九十八 115
赤瘤丹肿九十九 115
疮疱瘾疹一百 115
卷六
风形 117
因惊风搐一 117
风搐反张二 117
飧泄三 118
因风鼻塞四 118
风痰五 119
癞六 119
手足风裂七 120
胃脘痛八 120
搐搦九 120
面肿风十 121
惊风十一 121
风温十二 121
风水十三 121
小儿风水十四 122
肾风十五 122
劳风十六 123
中风十七 123
暑形 123
中暑十八 123
*疟十九 124
火形 124
马刀二十 124
项疮二十一 125
代指痛二十二 125
瘰疬二十三 125
咽喉肿塞二十四 125
舌肿二十五 126
腰胯痛二十六 126
狂二十七 126
痰厥二十八 127
滑泄干呕二十九 127
笑不止三十 128
膈食中满三十一 128
目盲三十二 129
小儿悲哭不止三十三 129
小儿手足搐搦三十四 129
目赤三十五 129
热形 130
沙石淋三十六 130
膏淋三十七 131
二阳病三十八 131
小儿面上赤肿三十九 132
头热痛四十 132
劳嗽四十一 132
劳嗽咯血四十二 133
吐血四十三 133
呕血四十四 133
因药燥热四十五 134
肺痈四十六 134
痿四十七 134
口疮四十八 135
虚劳四十九 135
心痛五十 136
伤寒极热五十一 136
失笑五十二 136
赤目五十三 136
目睘五十四 137
疱后呕吐五十五 137
热厥头痛五十六 137
产前喘五十七 138
血崩五十八 138
妇人二阳病五十九 138
月闭寒热六十 139
恶寒实热六十一 139
遇寒手热六十二 140
呕逆不食六十三 140
痤疖六十四 140
牙痛六十五 140
淋六十六 141
口臭六十七 141
湿形 141
疝六十八 141
水疝六十九 142
留饮七十 142
黄疸七十一 142
黄病七十二 143
病发黄七十三 143
水肿七十四 144
涌水七十五 144
停饮肿满七十六 144
湿痹七十七 145
屈膝有声七十八 147
白带七十九 147
湿嗽八十 147
泻儿八十一 148
湿癣八十二 148
湿慝疮八十三 148
泄泻八十四 149
洞泄八十五 149
大便少而频八十六 150
暑泄八十七 150
腹满面肿八十八 151
卷七
燥形 152
臂麻不便八十九 152
大便燥结九十 152
孕妇便结九十一 153
偏头痛九十二 154
腰胯痛九十三 155
寒形 156
因寒腰强不能屈伸九十四 156
寒疝亦名水疝九十五 157
感风寒九十六 158
冻疮九十七 158
寒痰九十八 159
泻利恶寒九十九 159
内伤形 160
因忧结块一百 160
病怒不食一百一 160
不寐一百二 161
惊一百三 161
儿寐不寤一百四 162
孕妇下血一百五 162
收产伤胎一百六 162
怀恐胁痛一百七 163
背疽一百八 164
肺痈一百九 164
咽中刺塞一百十 164
误吞物咽中一百十一 165
肠澼下血一百十二 165
水肿睾丸一百十三 165
伏惊一百十四 166
外伤形 167
孕作病治一百十五 167
杖疮一百十六 167
落马发狂一百十七 168
太阳胫肿一百十八 168
足闪肭痛一百十九 169
膝肭跛行一百二十 169
杖疮入水一百二十一 170
卷八
内积形 171
伤冷酒一百二十二 171
心下沉积一百二十三 171
茶癖一百二十四 172
腹胀水气一百二十五 172
痃气一百二十六 173
胸膈不利一百二十七 173
冷疾一百二十八 174
积块一百二十九 174
肥气积一百三十 175
伏瘕一百三十一 175
停饮一百三十二 176
积气一百三十三 176
沉积疑胎一百三十四 177
是胎非积一百三十五 177
外积形 178
瘤一百三十六 178
胶瘤一百三十七 178
瘿一百三十八 179
痔一百三十九 179
卷九
杂记九门 180
误中涌法 180
嗽 180
疥 180
赤目 180
感风寒 180
误中寒凉 181
经闭 181
下血 181
痢 181
临变不惑 181
涌法 181
涌嗽 182
当禁不禁病愈后犯禁而死 182
不忌反忌 183
不忌口得愈 183
不可忌口 183
高技常孤 184
群言难正 184
谤吐 184
谤三法 185
谤峻药 185
病人负德愈后吝财 186
同类妒才群口诬戴人 187
卷十
撮要图 188
风木郁之病 190
暑火郁之病 190
湿土郁之病 190
燥金郁之病 190
寒水郁之病 190
初之气 191
二之气 191
三之气 191
四之气 191
五之气 191
终之气 192
风木肝酸达针 192
暑火心苦发汗 192
湿土脾甘夺针 192
燥金肺辛清针 192
寒水肾咸折针 193
大寒子上初之气 193
春分卯上二之气 193
小满巳上三之气 193
大暑未上四之气 194
秋分酉上五之气 194
小雪亥上终之气 194
肝之经足厥阴风乙木 194
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194
心之经手少阴暑丁火 195
小肠经手太阳暑丙火 195
脾之经足太阴湿己土 195
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195
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195
三焦经手少阳为父气 196
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196
肺之经手太阴燥辛金 196
肾之经足少阴寒癸水 196
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196
六门病证药方 197
《内经》湿变五泄 198
胃泄风湿 198
脾泄暑湿 198
大肠泄燥湿 198
小肠泄热湿 199
大瘕泄寒湿 199
《金柜》十全之法 199
《金柜》十全五泄法后论 200
卷十一
风论 203
论火热二门 205
湿热门 209
风门 210
湿门 214
寒门 215
内伤 216
外伤治法 21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