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八堂自然课——大自然教给我们的生存之道》是一本跨学科的自然哲学书,堪称一部现代版的《瓦尔登湖》。作者涉猎广泛,引用生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教授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八堂精品课。这些课有关相互依存、生物多样性、雌雄平等、动物如何让我们更聪明、年长的植物如何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等内容,读后令人刻骨铭心,足以改变人生。
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接着它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会。书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
译者序
编辑拿着英文原版书稿来找我的时候,我刚刚完成一本大书的翻译工作,身心疲惫,正准备给自己放假。可当我匆匆翻阅几页之后,我便被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笔和妙趣横生的经历吸引,想要跟着作者开始一场精神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盖瑞·弗格森没有介绍自己的头衔,我想他应该是一名自然学家(naturalist)。这个英文单词的词根意思是“自然的、本能的”,而从中文的角度而言,它是“大自然的专家”,但是词典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翻译为“博物学家”。由此可见,化学家、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等都是术业有专攻的大人物,而一个“博”字证明自然学家就是“杂家”。因此,这本书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医学、化学、量子物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也就不足为奇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中国的老子。
或许所有人在第一次把“万花筒”拿在手里转动的时候,都对那些变幻无穷的图案着迷吧?可是“万花”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凋谢了,只剩下“筒”。除非有人把它拿起来,放在眼前慢慢地转动,它才能够绚丽地活过来。自然就是这样的万花筒,只有想看的人才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梦幻的美。星河、空气、湖泊、草木鸟兽、灾难……就像万花筒里的玻璃片,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凑在一起时壮观,一旦分开就是会被当作垃圾收走的碎片。
这就是即将开始的“八堂自然课”传授的主旨:万物共生。弗格森先生的万花筒里更是绚丽多彩,那里不但有自然界的生灵,还有希腊神话、欧洲传说、北美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和中国道教的养生之法。翻译的时候,我常常走神儿:补习“双缝实验”,欣赏弗雷德里克·丘奇的画作,重温《道德经》,回忆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旅行,查找某种我既不认识英文也不认识中文的植物或动物的图片[你认识蓝鸲(音同“渠”)吗?]……完全沉浸在自娱自乐之中。
很多关于自然文学的书给人一种“在别处”的游离感,但这本书就像一只手,牵着我们走进大自然。弗格森先用自己的镜头诱惑了我们,然后告诉我们如何对焦自己的镜头,接着他突然说美丽的大自然不能被装在相机里,所以他又教我们如何用眼、用耳、用心……去体味。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弗格森说:“生物相互依存,生命得以繁衍生息。”我只知道,冬天快到了,要把盆松的枯枝堆在姜荷花的花盆里保暖;多肉植物掉了一块,找一只花盆种上,过几周又可以送朋友了;把炖牛肉端上桌的时候,从花盆里剪一枝薄荷装点提味;我16 岁大的狗用眼神告诉我,它要坐在电脑旁的椅子上;书中提及的一个名字或者一段介绍催着我买了另一本(些)书……身边的花草、朋友、宠物和
整个世界就这样联系在一起,割不断、分不开。
翻译结束之时,我敬爱的舅妈去世,她将遗体捐赠给了科学研究。逝去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关爱着自然,活着的人更应该为自己、为后代也为离去的人珍惜自然。
感谢把自己无私地捐赠给自然的人。
感谢做书和读书的人成就了翻译事业。
2019 年年末于北京
译者序
前言 回家
第一课 接纳未知
调动知觉去感受世界及其奇妙之处。对大自然的宁静沉思是维持身心平和的灵丹妙药。
第二课 相互依存
没有生命可以摆脱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网。大自然是我们的靠山。
第三课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种类越庞杂,生命力就越强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整个大自然的生命体系就越健康、越坚韧。
第四课 性别平等
雌性不但没有依靠雄性,反而和雄性一起,为物种的生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衡。只有性别平等,我们才能过上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生活。。
第五课 尊重动物
动物使我们更快乐、更聪明。尊重动物意味着除了对家人、朋友、邻居和祖国的爱,我们还应该培养对所有生命的热爱。
第六课 效率至上
阳光支撑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大自然讲究效率是因为生命能够获得的能量有限。那些最有效率的物种就是活得最长、活得最好的生物。
第七课 浴火重生
灾难和毁灭之后,新生命总是更强壮、更活跃。
第八课 长者的价值
长者的经验与年轻一代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协调是物种强大的保证。这些代代相传的基本常识能保持团队的稳定,有利于整个物种健康持续地发展。
后记 大自然的美丽是永远讲不完的课
美可以唤醒人类去治愈世界。它还可以治愈我们内心的伤痛,帮我们找回内心失去的东西。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