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科学思想
席泽宗/口述 郭金海/访问、整理
朱熹的天体演化思想
在《朱子全书》第49卷中有这样几段话: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天运不息,昼夜辗转,故地搉在中间。使天有一息之停,则地须陷下;惟天运转之急,故凝结得许多渣滓在中间。地者,气之渣滓也,所以道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甚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曰:然。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朱熹(1130~1200)的这些思想有他的继承性。他继承了我国自汉代以来关于天体起源的学说。早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一种思想,认为:天地形成以前,是一团混沌状态的气体。气有轻重,轻清者上升而为天,重浊者凝结而为地,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的精气合而为阴阳,阳气积久生火,火的精气变成太阳。阴气积久生水,水的精气变成月亮。太阳和月亮过剩的精气变成星星。
朱熹对镜写真像
资料来源: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但是朱熹的这个假说,较前人有它进步的地方。第一,他明确地肯定天地的原始是阴阳之气,更具体地说是水和火,不像前人那样认为是原始混沌,不可捉摸。第二,他不仅考虑到天体的起源,而且还考虑到地面上山脉的起源,这样联系到地质变迁的天体演化学,在朱熹以前也是没有过的。第三,*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学说的力学性,他应用了日常可以观察到的离心力现象来说明天体的起源。他认为天体的产生是一团原始的气体尘埃物质旋转运动的结果。由于迅速地旋转,轻的跑到外面去了,形成日、月、星;重的留在中央,凝聚成地。
如果我们把朱熹的这个学说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75年提出的星云假说相对比,就会发现其总的思想是十分相似的,只不过朱熹比康德早600年,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前者只能是洞察,而不能是科学的论证。有些历史学家不是历史主义地分析问题,不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朱熹既是唯心主义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成就,武断地说:“朱熹想出的这一理论只是传统的‘清气成天,浊气成地’一说的继续,它和恩格斯肯定为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毫无共同之点。”
我们同意,朱熹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在这个具体问题上,他却是唯物主义的,他是利用自然界的本身来说明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的。列宁说过:“客观的(尤其是绝对的)唯心主义转弯抹角地(而且还翻筋斗式地)紧密地接近了唯物主义,甚至部分地变成了唯物主义。”(见《哲学笔记》,第283页)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
当然,我们在肯定朱熹的学说较前人的有很大进步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它的错误。第一,他认为这团原始物质由于迅速旋转,轻的跑到外面去了,形成日、月、星,重的留在中央,便结成地。这与他同时又认定的“地只在中央不动”是自相矛盾的。为什么一个迅速旋转的东西能自己停止了运动呢?它的动量矩哪里去了?第二,日常观察到的离心力现象,并不能应用到质量大的原始气体尘埃物质上,因为对于质量较大的物体,离心力增大时,引力也增大,互相抵消。现在我们知道,一团弥漫物质主要是由于速度的不同而逐渐区分开来,速度小的留在中间,速度大的跑到外部去。
不过,这两点错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责备朱熹。需要谈的是朱熹在这个问题上的另一唯心主义论点。战国时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在他的《天问》里,一开头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天体演化的问题。唐代的柳宗元(773~819)曾经对这些问题给以唯物主义的回答,尽管他的回答有缺点。而朱熹则与柳宗元相反,给了一个彻底唯心主义的答案。他说:
开辟之初,其事虽不可知,其理则具于吾心,固可反求而默识,非如传记杂书谬妄之说,必诞者而后传,如柳子之所讥也。(见《楚辞集注》)
按照朱熹的这个说法,关于天体演化的问题,只要向内心反求就可以认识了,根本用不着去研究,这是十足的唯心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古代的东西,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分别对待,批判地继承。不仅在大的方面应该如此,就是对一个小的问题也应该如此。
〔《光明日报》,1963年8月9日〕
宣夜说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宇宙无限论
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不但是哲学家关心的问题,也是天文学家关心的问题。我国古代讨论宇宙结构的三大学派—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中,只有宣夜说以鲜明的立场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但是这个学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今天,我们应该遵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给它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宣夜说的历史渊源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一从直观出发而得到的盖天说,到了孔子那个时候,就已经暴露出它的矛盾。有个叫单居离的去问孔子的徒弟曾参:“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半球形的天穹和方形的大地,怎么能够吻合呢?曾参回答说:“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①这里值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