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力学因素及运动形式为主要手段,其基本治疗方式是利用物理疗法中的力学因素,如通过徒手或应用器械等进行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另一类是以其他物理因子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法,称为物理因子疗法,其主要治疗方式是利用电、光、冷、热、磁、水等物理因子来刺激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目的。按照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物理治疗以运动治疗为主,以物理因子治疗为辅。
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核心,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力学的因素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以保持、重新获得功能或防止继发功能丧失为目的的重要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在特殊儿童的康复与训练中具有重要地位。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情况,由治疗师徒手或借助器械以及患者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活动使患者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改善,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术、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这些治疗措施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运动治疗的不同形式有其特定的要求,但是作为运动疗法这一范畴下的各种运动治疗方式又有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3点。①治疗场所的选择。选择的治疗场所除了注意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之外,还要注意治疗场所的周边环境。应该选择空气清新、环境明亮优雅、使人心情愉快的环境。②儿童在治疗前的准备。儿童的着装应有利于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例如,接受治疗的儿童应该穿宽松的衣服,特别是受累部位;不要穿拖鞋及底滑的鞋;尽可能少地佩戴其他饰品,一是防止饰品损坏,二是防止对治疗师及儿童本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训练前,儿童还应该把大小便排泄干净,以防训练时内急;在进行运动治疗之前,如果儿童的体力允许,应做一些适当的热身运动,这样有利于接下来的运动治疗。③运动训练的开始时间。身体虚弱的儿童应避免醒后立即训练,因为在睡醒后的30~60 min内,人体的功能状态还未唤醒到最佳程度。
(一)肌力训练
肌力是指骨骼肌收缩时产生的最大的力。根据收缩强度的不同,徒手检测法人为地将肌力划分为6级,即0~5级。0级为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5级为正常肌力,其他几级都属于肌力减弱,需进行肌力训练,以改善运动功能。肌力训练就是增强肌肉收缩力量的运动训练,它适合的目标人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缩导致的肌力下降患者。肌力训练可以使患者肌肉的结构形态及功能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肌肉体积增大、肌纤维增粗、肌肉的功能系统处于良性运作状态等。
1.方法
肌力训练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这要根据肌力测评的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当肌力为3级或以下时,治疗师可采用肌肉电刺激、辅助运动、负荷运动、主动运动等方法增强患者肌力;当肌力为3级以上时,治疗师可采用抗阻训练法来增强患者的肌力。抗阻训练法是指在肌肉收缩时给予阻力负荷以提高该肌肉的肌张力,这是增强肌力的基本训练方式。阻力负荷的大小要依训练肌群的现有肌力及具体情况而定,具体的抗阻训练方式有以下3种。
(1)等长抗阻训练:等长抗阻训练是指利用肌肉等长收缩的特性进行的抗阻训练。肌肉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不变,肌张力明显升高,肌力显著提高,但不产生关节活动的运动。等长抗阻训练又称为静力练习,它主要适用于关节损伤、疼痛、骨折、手术后制动等情况,可防止失用性萎缩的发生,保持和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改善运动功能。
(2)等张抗阻训练:等张抗阻训练是指当肌肉运动时,作用于肌肉上的阻力负荷不再改变,张力也很少变化,关节产生向心性运动和离心性运动。该法又称为动态性外阻力训练法,它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上且无运动禁忌证的肌力减弱者。
(3)等速抗阻训练:等速抗阻训练又称等动抗阻训练,该训练是在专门的等速运动测定训练仪上进行的。该训练仪可设定肢体在训练时运动的角速度,保证在肢体运动的全过程中在遇到的阻力随时变化的情况下运动的角速度不变,使运动肢体肌肉的肌张力保持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