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论述
1945年以来的西方现代音乐与我国音乐创作的关系
实事求是回归原貌——记西方现代音乐史教学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初始阶段
西方音乐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问题——兼与叶松荣商榷
新维也纳乐派
萨蒂和“六人团”
把通俗音乐带进了卡内基大厅——美国作曲家格什文简介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回顾
谈美国爵士乐
美国摇滚乐现象初探
摇滚乐的兴起和影响
索尔与摩城
美国流行音乐概况
汉族民歌中的六度进行
二、音乐评介
德彪西前奏曲《牧神午后》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柯达伊《孔雀飞变奏曲》
纪念肖邦(附:歌曲“战士”介绍)
浅谈电子乐器
新的乐声新的尝试——电子合成器音乐会听后
丰富多彩风格独具——听西班牙音乐家小组独唱、独奏音乐会
严肃音乐通俗化——赫勒韦尔音乐会听后
环境音乐
“拉格泰姆”之王乔普林
爵士乐的化身:阿姆斯特朗
杰出歌曲作家伯林
身世飘零的歌手霍利迪
“比包普”和黑人音乐家帕克
摇滚乐巨星普雷斯利
抗议运动中的民间歌手迪伦
“索尔”与盲人音乐家查尔斯
三、访美通讯
国外音乐动向之一:新浪漫主义
美国流行音乐新品种——新时代音乐
纽约音乐生活一瞥
乔治·克拉姆访谈录
安娜堡的艺术集市
美国如何培养音乐学研究生
美国学生对教师的评议
进入美国音乐主流的中国作曲家
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反叛一协调”现象
美国乐坛的两则意外新闻
How to Sing a Chinese Folk Song
Letter from China
Letter from China
四、音乐纪事
一次难忘的唱片音乐欣赏会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美国音乐
《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读后
回顾与展望——全国第一届音乐学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对研究生的要求与希望——从今年音乐学系研究生论文答辩中联想到的
不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在“学术道德建设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音乐学系的师资从哪里来
由金莱同学论文答辩会说起
写在爵士乐选修课开设之前
一个需要多加关注的领域——参加国际音乐图书馆会议有感
为《乐理考级教程》作序
为《贝多芬在中国》作序
为《大家小传》作序
祝你生活快乐
附录:译文
美国现代音乐(上)
美国现代音乐(下)
美国音乐概貌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摇滚乐的复兴——从“朋克”和“新浪潮”到“雷普”和返回根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