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精)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572179
  • 作      者:
    作者:张远山|责编:王业云
  • 出 版 社 :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1.破解华夏文明核心谜案
青铜器作为国家权力的不二象征,其主体纹样却被错误认知、错误命名两千年之久,先后有战国“饕餮纹”、汉代“蚩尤纹”、北宋“饕餮-兽面纹”、现代“兽面纹”等名称,众多大师级学者试图揭去所谓“饕餮纹”那神秘的面纱,破解华夏文明的核心谜案——难道连李泽厚、李学勤、张光直、容庚、陈梦家、李济、马承源、孙作云等一众泰斗级大师也都错了?确实如此。《青铜之道》将以1540幅图证,以几何论证式丝丝入扣的逻辑,为您拨开层层迷雾,揭晓华夏文明的核心真相——青铜器主体纹样之谜,并详证其图式、图法,并逐一评析上列大师的错误所在。
2.奠基华夏图像学,贯通八千年华夏史
《青铜之道》是张远山伏羲学三书的压轴之作,也是华夏图像学的奠基之作,于中国三千年文字史之外独辟蹊径,追溯至文字系统之前的图像系统,提取夏商周三代共有的文化DNA,并由此上溯至三皇五帝时代乃至八千年前。张远山所创立的伏羲学,旨在为全面建立华夏图像学而拓荒,最终的目标是复原华夏知识总图——华夏图像学和华夏文字学的知识总和。
3.从海量的考古文化信息中淘出金子
《青铜之道》涉及考古文化42类型,青铜纹样232式,国宝美图1540幅,参考文献352种。又从海量又贵又难找的专业资料中吸收精华,1540幅图片,来自《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全12册,定价9800元)、《周原出土青铜器》(全10册,定价5800元)、《中国青铜器全集》(全16册,定价5400元)、《夏商周青铜器研究》(全3册,定价3800元)、《中国文物定级图典》(全4册,定价1430元)等330余种考古专业资料,引用了20多种古籍文献,聚集了大英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德国柏林东亚博物馆、日本泉屋博物馆等19家外国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40余家国内博物馆的数百件珍贵藏品,并对遍布中国全境的殷墟、周原、三星堆等42种考古文化类型的主要考古遗址给出了精确的历史化定位。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日读18小时,以读哲学书为主,其他文理经典为辅。至1984年大学毕业,仍与公元前中外诸子纠缠不休。预计完成读书计划尚需十年,于是一边教书,一边按计划继续读书。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读不辍,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闻文坛聒噪,唯以桥牌、围棋略作调剂。
1995年按计划离职开笔写作,1999年4月出版第一部先秦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21部,海内外版本37种。
研究华夏古道(前6200年—前2070年),创立伏羲学,解密伏羲太极图、伏羲六十四卦,贯通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梳理炎黄史,破译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代表作《伏羲之道:解密华夏文化总基因》、《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源代码》、《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等;研究先秦道术(前2070年—前221年),创立新庄学、新老学,遍涉诸子百家,厘清战国讹史,代表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精义》、《庄子复原本》、《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老庄之道》、《老子奥义》(即出)等。另有《战国纪年厘正》、《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系年》等十余部著作待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精选散于全球、全国博物馆的夏商周以至秦汉的海量青铜器纹样资料,用几何论证的逻辑,详细考证两千年青铜纹样所表达的内涵:华夏天文历法和华夏宗教神话,解密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系列谜案:青铜器第一纹样“饕餮纹”之谜,青铜器第二纹样中国龙之谜,《山海经》天神、地祇、祖神、万舞等图式之谜…… 本书是张远山伏羲学三书的压轴之作,通过海量图证,为我们解开“饕餮”、神龙、《山海经》的玄机,为“饕餮”解密,为天帝正名,探寻华夏民族信仰的本源,为我们找回民族文化之根,重塑民族精神之魂。本书涉及对上古华夏至中古夏商周主要考古遗址和区域文化的解读,对于中国古史重建和华夏文明溯源工程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文摘

第九章 战国蟠虺纹,微型蟠螭纹

 
二 晋楚斗图高潮:楚国失蜡法,晋国错金银
 
上节论证战国蟠虺纹三大图式是春秋蟠螭纹之同类图式的微型化,仅仅涉及晋楚蟠虺纹的不同风格,无暇展开晋楚青铜器的不同铸造技术,本节补论晋楚两国在蟠虺纹斗图中新创的两项青铜铸造技术:楚国失蜡法和晋国错金银。
春秋中晚的晋楚蟠螭纹斗图和春晚战早的晋楚蟠虺纹斗图,很长时间内的核心竞争是:谁能使用青铜铸造的传统技术即范铸法,制作出更小型、更具象、更繁复、更美观的蟠螭纹、蟠虺纹。
楚国在春秋早期叛周称王以后,持续北进中原,不断掳获中原青铜工匠,不断掌握中原青铜铸造的先进技术和原创图式,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但是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的晋楚蟠螭纹斗图时期,铸造技术局限于范铸法领域,所以晋国始终是领先者,楚国始终是追赶者,即使晋国的领先优势和楚国的落后差距越来越小,楚国仍然很难赶上中原,反超晋国。
到了春秋晚期的晋楚蟠虺纹斗图时期,楚国为了赶上中原,反超晋国,在范铸法之外另辟蹊径,开发出一项中原没有的青铜铸造新技术:失蜡法,用于制作楚式蟠虺纹。
 
1.楚国弯道超车:失蜡法之楚式蟠虺纹
 
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窃曲纹阶段,楚国青铜器基本模仿中原青铜器。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的蟠螭纹阶段,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蟠虺纹阶段,楚国青铜器除了模仿晋国青铜器,又与之斗图争雄。春秋晚期的楚国,凭借失蜡法的技术突破,实现了弯道超车:采用失蜡法的楚式蟠虺纹,一举超越了采用范铸法的晋式蟠虺纹。
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失蜡法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年前后的美索不达米亚。[10]
华觉明《中西方失蜡法之同异》认为:“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古文明地区, 约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中期或更早些时候, 已经开始使用失蜡法铸造饰物和小型器件。中国的失蜡法较为后起。现已确认的出土实物表明, 这一技艺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楚文化地区已经较为成熟。……在已知的我国先秦时期失蜡铸件中, 年代最早的是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楚王盂盖部的纽形饰,铸造年代约在公元前576 ~公元前547 年。”[11]
赵世纲《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认为:“失蜡法是中国铸造史上的一项光辉创造。”[12]
谭德睿《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起源问题的思考》认为,楚国失蜡法可以追溯到商代的长江中下游,商代中期江西新干大洋洲部分铜器采用的焚失法,是楚国失蜡法的滥觞。[13]
澳洲学者N·巴纳《失蜡法和其它冶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又提出,楚国失蜡法从境外经由华南地区的云南、广东、海南等地传入楚国。[14]
无论楚国失蜡法是独立起源抑或境外输入,华夏境内的失蜡法起源地是长江中下游的楚文化圈。经过商周至春秋的长期发展,楚国失蜡法在春秋晚期基本成熟。
春晚战早的楚式失蜡法铜器,可举三器为例。
例一,河南叶县许灵公墓的许公宁蟠虺纹透空饰件。
 
图9-8 楚式失蜡法蟠虺纹之一:许公宁透空饰件
 
许公宁是春秋中晚期的许国国君,即许灵公。许国在今河南许昌、叶县一带,是周初分封的姜姓诸侯国。战国初年被楚伐灭之前,已经属于楚国文化圈。所以许公宁透空饰件(图9-8)[15],是楚式失蜡法作品,纹样主要是G形蟠虺纹,符合《韩非子》所言:“虫有螝(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
例二,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蟠虺纹尊盘。
12
3
456
7
图9-9 楚式失蜡法蟠虺纹之二: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是战国早期的曾国国君。曾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封地在湖北随州一带,所以史籍多称“随国”。曾国在战国中期被楚伐灭之前,已经属于楚国文化圈。所以曾侯乙尊盘(图9-9.1~3),也是楚式失蜡法作品。其透空饰件的纹样(图9-9.4~7)[16],既有S形蟠虺纹,也有G形蟠虺纹。
例三,河南淅川下寺楚墓的蟠虺纹铜禁。
 
 
图9-10 楚式失蜡法蟠虺纹之三:河南淅川下寺铜禁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楚墓的铜禁(图9-10)[17],是楚式失蜡法的代表作。纹样是同于许公宁透空饰件、曾侯乙尊盘的蟠虺纹,旧名“云纹铜禁”,不确。
以上三例楚式失蜡法铸造的铜器,纹样都是蟠虺纹,证明楚国新创失蜡法技术的主要动力,是在晋楚蟠虺纹斗图中反超晋国。
 
2.晋国绝地反击:错金银之晋式蟠虺纹
 
春秋晚期的楚国,凭借失蜡法的立体蟠虺纹,一举反超晋式范铸法的平面蟠虺纹。于是春秋晚期的晋国,立刻做出反击,也开发出一项楚国没有的青铜铸造新技术:错金银,制作出更为精美的晋式蟠虺纹。
青铜器表面的嵌错技术,包括嵌错红铜、嵌错金银、嵌错绿松石等等。《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所言之“错”,即青铜嵌错技术,又称“错镶”。
春秋中期,中原已有青铜嵌错技术,但是仅用于铜器局部的铭文。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国的青铜嵌错技术全面成熟,出现了布满器身、精美绝伦的晋式错金银蟠虺纹。
战国《国语·晋语》:“金玉其车,文错其服。”反映了春秋晚期晋国错金银的盛况。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错刀,以黄金错其文”。东汉桓谭《新论》:“王莽起九庙,以铜为柱甍,大金银错镂其上。”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反映了汉代贵族阶层酷爱错金银的风俗。
春秋晚期的晋国错金银技术,主要是因应楚国失蜡法挑战的产物。凭借错金银蟠虺纹的空前精美,晋国在晋楚蟠虺纹斗图中重新夺回了领先优势。此后晋楚斗图进入高潮,争奇斗艳,各擅胜场。

展开
目录

前言 “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图像的终极密码

绪论一 “饕餮纹”天帝的两千年正名史

弁言 青铜纹样研究被错误命名引人歧途

一 华夏青铜器简史

二 青铜器纹样四大错误命名

三 “饕餮”神话演变与“饕餮纹”致误原因

四 夏商周“铸鼎象物”的官方命名:上帝鬼神

五 “饕餮纹”正名为“天帝纹”的艰难历程

结语 夏商周青铜器的主体纹样是“天帝纹”

绪论二 “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

弁言 陶玉铜天帝,六千年一贯

一 上古四千年:“饕餮纹”天帝的前世

二 夏商周两千年:“饕餮纹”天帝的今生

三 夏商周统治者分属 黄帝族东西两支

结语 “要餮纹” 天帝是华夏天文历法宗教神话的终极图像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