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拾(1860-1948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64167
  • 作      者:
    作者: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责编:高霁月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著

2007年《北京日报》创办了《纪事》栏目,《纪事》栏目由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负责采写,十余年来,《纪事》栏目已成为《北京日报》的精品栏目,采写大量有影响力且极具可读性的主题作品。编著出版《寻找英雄:重温一种伟大精神》《共和国震撼镜头:看得见的历史》《星火征程》《旧京图说》《纪事》等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了北京日报深度周刊“旧京图说”栏目的经典篇章,250余张北京珍贵老照片,再现百年旧世相:车夫大战电车、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漂洋过海而来的动物园、慈溪专用小火车、北平各色美食、百年前的假照片……图文并茂,生动重现老北京旧影,那些奇趣事儿、时髦事儿、民风民俗、不为人知的宫廷秘事,打破你对老北京的认知,重温那些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日常图景,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老北京。


展开
精彩书摘

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

提起老北京,人们总会津津乐道于红墙黄瓦的紫禁城,悠闲的胡同生活,公园古刹处处是景的古都风貌……久而久之,这些成了老北京的代名词,成为了老北京的名片,同时也成为人们对老北京的一种美好的想象。然而,老北京不但有温情脉脉、风景如画的一面,同时也有污秽遍地、肮脏没落的另一面。早年间,老北京的交通和路况就是来京的外国游客吐槽最多的方面。1868年9月,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来到北京后发现:“宽宽的道路都没有硬化,由于地面松软,久而久之,路面形成许许多多高低不平的凹槽,有时深达一米多。”

清代,北京的道路都是黄土铺成的,天一下雨,黄土变成泥浆。人走车轧,天长日久,许多主要干道中央都有几道大车辙。李希霍芬抱怨,“坐马车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水坑和垃圾坑几乎占了路面的一半,而车夫只能凭经验躲开这些凹陷。由于路面松散,行人车马经过时总会扬起许多尘沙,正所谓“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冬天,人们烧煤取暖,煤灰倾倒在街上,西北风一刮,灰土满天。皇帝每次出行都要黄土垫道,因此北京许多街道比两边民房地势高出许多。

清末,北京的排水系统几乎失灵,虽然官府按照惯例,每年春天都要疏浚排水道,但在政局动荡、财政入不敷出的年代,这些沟渠早已经形同虚设。那时候各家房前都有脏水坑,雨后积水状况就更加严重了。据说,人力车夫最怕雨天拉活儿,不但泥浆会使车子变重,满地积水还会浸坏他们的鞋。积水最严重的时候,不要说人力车,骡马也难以前行。

直到 1900 年以后,清政府才开始有了市政建设的概念。官府开始为部分路面铺设碎石,但大多数道路仍然裸露在外。民国初年,北京大街上开始出现汽车,飞驰的汽车加剧了扬尘。当时一名记者讽刺道:“街上若不过汽车,也显不出尘沙的威力,地上若没有沙尘,也显不出汽车威风,二者可算‘相得益彰’了。”直到 1949 年,北京城区只有前门大街、东交民巷、西交民巷等十几条低级沥青路,其他街道,尤其是胡同里仍是尘土

飞扬。

更糟的是,近代北京没有现代的垃圾处理系统,居民将垃圾随手倾倒在路边,难闻的气味和各种污物病菌满街飘荡。随着卫生知识逐渐传入,人们开始认识到道路清洁的重要性。1905 年外城巡捕西分局就曾张贴告示,告诫居民:“京师每逢春秋时令,常有瘟疫病症,全因为街上不净,气味传染的缘故……可见打扫街道一事,是生死攸关的。”结尾还不忘恫吓:“积下灰土等类,断不可在门口乱倒……自爱的商民,千万知道廉耻要紧,倘敢违抗,另行究办!”告示虽然苦口婆心,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1928 年,北平特别市卫生局成立。新机构雄心勃勃,一心想搞好清洁工作,以此扫去晚清和旧军阀时代的不良风气。次年,卫生局发起“厉行清洁工作”,要求下属的清洁队每天上午完成主要街道的清扫,午后则和公益夫役一起清理胡同。实行之初,清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仅仅过了半个月,便因经费不足被迫停止。民国年间,北京城的卫生状况,虽在几次卫生运动期间有所好转,但风潮一过,垃圾很快又堆在街边。

新中国建立之初,北京市政府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清洁卫生运动,在街道动员下,群众们共清扫出 20 多万吨垃圾。与此同时,整个北京市共修建道路 248 公里,许多原先的土路铺上了沥青。通过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北京的道路终于面貌一新。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居然是这样的老北京

无风三尺土,有雨半街泥

前门旧影

京张铁路修建记

1915:改造前门

燕大往事

东、西单牌楼拆除之谜

北京来了铛铛车

从水局到消防队

“北京人”发现 100 年

第二章 一百年前的新鲜事儿

大栅栏的繁华旧影

漂洋而来的动物园 

1907: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

拉贝眼中的北京

北平市井

水中甘苦

贴秋膘,吃烤肉

烤鸭之味

老北京“碰头食儿”

老北京的婚俗

第三章 你或许不了解的宫廷故事

慈禧太后的小火车

慈禧的女画师

百年前的假照片

北京,电话

到此一游

没落的外三营

从皇宫到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开放记

沧桑恭王府

第四章 从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走向光明

执掌晚清外交的人们

克林德碑前世今生

失落的狂欢

烽火“一二·九”

太和殿受降

日侨日俘大遣返

新世界前夜

挺进北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