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精)/国际汉学研究书系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1114114
  • 作      者:
    作者:(伊朗)纳思霖·达斯坦|责编:杨倩|总主编:张西平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问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外国是谁?可能许多人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但如果严格地说,其实这个答案一定是波斯,即今天的伊朗。陆上丝绸之路曾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波斯之路。本书特选波斯蕴藏着神秘东方的绘画技法的波斯文化中的细密画来探讨伊朗受中国影响之深远。在中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和波斯伊斯兰教哈里发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互相赠送、收藏和玩赏。有人说,细密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并未在民间流行,本质是贵族艺术。细密画的著名画派有“大不里士派”“设拉子画派”和“赫拉特画派”。其中,“大不里士派”的作品就是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这个画派,起源于13世纪的伊利汗王朝,画派风格是将充满活力的动物形象与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风景结合起来,空间感加强,色彩淡雅,线条流畅,有的云彩和波浪的表现形式采用了中国的图案规范。本书通过对《史集》《列王纪》中的插画风格和技法进行分析,来描绘中国绘画对其的影响。这是目前市场上所没有的从艺术品分析和历史的校对将细密画和中国画进行比较的图书。


展开
作者简介

纳思霖 达斯坦(Nasrin Dastan)出生于伊朗德黑兰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2000年第一次访华办展激发了她深入研究中国绘画的热情,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即选择来中国继续深造。她于2003年通过博士入学考试进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和研究汉唐艺术史,2008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目前,在德黑兰艺术大学和其他几所大学中教授东方艺术史研究课程,撰写和翻译了多部书籍和文章,并在伊朗、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多次举办过画展。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亚欧文明中,波斯的细密画是在蒙古人建立伊利汗国时结出的硕果。中国和波斯这两大文明之间新一轮的对话,留在了《史集》《动物志》和《列王纪》等古抄本中,这些划时代的名著不仅用文字记录了一个新的世界文明的版图,而且还为之配上了精美的手绘插图。如果留心观察这些古本手绘,其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似乎多处可见。十三世纪至十五世纪正是中国和伊朗两国图书业兴盛的时期。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得中国的图书版画和伊朗的抄本细密画彼此辉映,各以独有的绘画形式,真实记录了丝绸之路上关于艺术文化交流的一轮佳话。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001  第一节 中伊两国艺术相互影响的起始 /002  第二节 蒙古伊利汗王朝及伊朗和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状况 /006  第三节 《史集》、拉施特丁及拉卜·拉希迪城中城 /010    一、《史集》简介 /010    二、保留下来的《史集》不同版本 /018    三、拉施特丁的生平 /022    四、拉施特丁在汉学方面的研究活动 /023    五、拉卜·拉希迪城中城 /024第二章 /029  第一节 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朗绘画艺术的四种流派 /030  第二节 蒙古伊利汗时期伊朗绘画研究和重要典籍绘画介绍 /034第三章 /055  第一节 《史集》部分绘画作品及其创作方法分析 /056  第二节 伊利汗时期在拉施特丁艺术工坊的画家们及《史集》插图版编撰的方法 /074  第三节 哈利里博士藏本中国历史部分皇帝肖像的分析 /086  第四节 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与绘画传统 /109    一、菲尔多西的《列王纪》与绘画传统 /109    二、《列王纪》若干手抄本的初步研究及其绘画艺术的特点 /115    三、更为古老的菲尔多西《列王纪》手抄本 /126第四章 /137  第一节 伊朗细密画的特征及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138  第二节 札剌亦儿王朝绘画风格及其与中国绘画的渊源 /146  第三节 帖木儿时期伊朗绘画历史演进及各流派风格研究 /157  第四节 帖木儿时期伊朗绘画及中国绘画的影响 /167  第五节 西亚·加拉姆——在传统上的创新 /170结论 /191附录 /195  主要参考书目 /195索引 /19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