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精)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20182442
  • 作      者:
    作者:(南非)J.M.库切|责编:王婧|译者:北塔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诺奖得主库切的“作家生活”揭秘之作

在本书中,库切虚构了一位作家,伊丽莎白·科斯特洛,极为细致且深入地描写了她接受参访,应邀演讲,参加学会,与人辩论甚至接受“审判”的经历,以及她作为母亲、姐妹、爱人的私人生活。如果你想知道,不写作时作家是如何生活的,在生活中作家又在谈论些什么,一定不能错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2.       看懂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其人,便更能读懂真实的库切

在库切创造的众多女性角色中,伊丽莎白·科斯特洛是极为特殊、极为神秘的一个。她与库切有诸多相似点:同为作家,同样曾离开故土。她也是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敏感、顽固而深刻,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似乎没有尽头。在库切对伊丽莎白的描述、窥视和批判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读完这本书,你或许就能更深地了解作品之后真实的库切。


展开
作者简介

J.M. 库切

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两度获得布克奖,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现居澳大利亚。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她写作时,她曾试过一个方法,似乎还管用:她把一个词发送到黑暗中去,然后听听有什么样的声音回过来。像一个修理工在拍打一口钟:它是裂了,还是完好无损? 这是伊丽莎白·科斯特洛一生的故事,也是库切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的一次创作实验。伊丽莎白·科斯特洛,1928年生人,居于澳大利亚,是作家,也是母亲、姐妹、情人。她在一次次演讲与对话中与世人周旋,在他人的不理解、不认同中固执地坚持己见。在思辨与争论之中,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生活的全貌得以一片片被拼凑起来,而更深层次的疑问也浮出水面:科斯特洛与库切,有多少相似,有多少不同?
展开
精彩书摘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库切文集》:
  基于伊丽莎白作为小说家的声望,这位白发苍苍的女士受邀到阿波尔顿来,可以自己选择讲题。经过选择,她答复说,她不讲她自己,也不讲她的小说;因为,毫无疑问,资助方喜欢她讲讲她的癖好,比如她对动物的喜爱。
  约翰·伯纳德之所以从来不张扬自己跟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关系,是因为他喜欢在这世界上自己闯出一条路来。他并不是为自己的母亲感到羞愧。恰恰相反,尽管母亲把他、他的姐姐以及他的继父都写进了书中,为此他有时候还感到过痛苦;但是,他为母亲感到自豪。不过,他不相信自己真想去听她再次讲什么动物权益,尤其是在这个时候;他知道,听完回家,到了床上,他会受到他老婆毁谤性的数落。
  约翰和诺玛都曾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正是在那时,他俩相识并结婚。诺玛是哲学博士,专门研究心理哲学;跟约翰一起移居到阿波尔顿之后,她一直无法找到一个教书的职位。这是她痛苦的成因,也是夫妻俩冲突的原因。
  诺玛和约翰的母亲从未曾相互喜欢过。也许伊丽莎白早就决定,不喜欢约翰娶的任何女人。至于诺玛,她从来是直截了当地跟约翰说,他母亲的书都被估价太高;而且,关于动物、动物意识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道德关系等,他母亲的看法都是不成熟、不理智的。目前,诺玛正在给一家哲学杂志写一篇论文,是关于灵长类动物学习语言的试验的。假如在文章中的某一条注解中他母亲受到奚落,约翰不会感到惊讶。
  约翰本人对动物没有任何想法。小时候,他养过一阵子老鼠。除此之外,他对动物几乎没有任何了解。他们的大儿子想要一只小狗。他和诺玛都拒绝了。他们倒是不在乎小狗,但他们预见到,一条狗长大后,就会有大狗的性欲,那就麻烦了。
  约翰相信,他母亲有权利坚持她自己的信念。如果她想把老年用来作宣传,反对虐待动物,那是她的权利。幸好,几天之后,伊丽莎白将踏上旅程,到她的下一个目的地去,而他也将回到他自己的工作中去。
  他母亲在沃尔瑟姆的第一个早上,起得有点晚。他去上课,吃中饭时回到家里,开车带母亲在城里到处转了转。演讲安排在下午晚些时候。演讲之后,主办方将有正式的宴请,约翰和诺玛都属于被邀之列。
  英语系的爱莱娜·马克思先作了一番介绍。约翰不认识爱莱娜,但知道她写过关于他母亲的文章。他注意到,在爱莱娜的介绍中,她根本不想把他母亲的小说跟演讲的主题结合起来。
  随后,轮到伊丽莎白·科斯特洛讲话。对约翰而言,她显得又老又累。他坐在前排,挨着他妻子,他力图给母亲加劲。
  “女士们,先生们,”伊丽莎白开始说道,“自从上次我在美国作演讲,已经有两年了。在我上次的演讲中,我提到了伟大的寓言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尤其是他的小说《给科学院的报告》;小说写的是一只受过教育的猿猴,叫红彼得,它站在一帮学者面前,讲述它自己的生平故事——它如何由野兽进化为跟人接近的猿猴。在那次演讲的现场,我感到自己有点像红彼得,所以才那么说。今天,这种感觉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强烈了;我希望,你们会越来越明白其中的原因。
  “一般演讲者开始时都会说点轻松的话,目的是要让听众放松。刚才,我把自己比成卡夫卡的猿猴,可以看作这一类轻松的话;我是想让你们放松,我是想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既不是神明,也不是野兽。在卡夫卡的寓言里,那猿猴在人类面前表演,犹如犹太人在‘非犹太人’面前表演。然而,在你们中间,有人读过这小说;甚至这些人都会——事实上,我不是犹太人——善待我,只作表面上的对比;也就是说,把这种对比看作一种解嘲。
  ……
展开
目录
第一课现实主义
第二课非洲的小说
第三课 动物的生命
之一:哲学家与动物
第四课 动物的生命
之二:诗人与动物
第五课 非洲的人文学科
第六课 邪恶问题
第七课 爱欲
第八课 在大门口

说明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