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看海的人(精)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4798815
  • 作      者:
    作者:(日本)小林泰三|责编:竺文治|译者:丁丁虫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日本幻想文学巨匠、两届星云奖得主小林泰经典作品,为你推开七个异世界的大门。
2.超五星口碑,感动无数读者的科幻神作:穿越时间之门,逆转命运之轮;拥抱大海,与爱人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3.硬核 X 浪漫: 七个异世界,七个关于爱的故事:打破冰冷科幻壁垒,用硬核物理讲述宇宙*浪漫,被誉为日版《星际穿越》。
4.与特德·姜、刘宇昆、陈楸帆等同获日本《科幻杂志》读者票选大奖。
5.收录同名科幻浪漫经典《看海的人》和星云奖获奖作品《天狱与地国》。
6.我们相爱,即便在不同的时空。你的一瞬,即我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小林泰三(1962—2020)

日本幻想文学巨匠,两届星云奖得主,位列“日本科幻新御三家”之首。曾在三洋电机从事研发工作,小说以尖端的科技理论和严密的逻辑著称。

初出茅庐便一鸣惊人,仅用三天写就的短篇杰作《玩具修理者》一举斩获日本恐怖小说大奖。从此一发不可收,开始在日本文学界绽放夺目光彩,横跨科幻、推理、恐怖三大领域。

代表作有《看海的人》《醉步男》等。曾凭借《天狱与地国》《奥特曼F》两次获得日本星云奖樶佳长篇科幻小说奖。作品《影子王国》曾被改编成日本现象级剧集《世界奇妙物语》,《玩具修理者》曾被改编为田中丽奈主演的同名电影。

【译者介绍】
丁丁虫,原名丁子承。科幻文学评论者、翻译者,尤擅日语翻译。网络杂志《幻动》、幻想文学评论杂志《边缘》编辑。著有《丁丁虫啃科幻》系列。译有《玩具修理者》、《醉步男》、《卓越旅馆怪谈》、《看海的人》、《沙漏中的凸镜》、《独裁者的律令》、《太阳篡夺者》、《天狱与地国》、《挖掘时间隧道》、《华歌》、《梦侦探》、《墨攻》、《穿越时空的少女》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涉及虚拟现实、相对论、时间旅行、量子力学的硬核科幻,也是一本记录人类历史和情感的宏大史诗。小林泰三以惊人的科幻细节和绝妙的情节构思,搭建了七个难以忘怀的异世界:当空间的方向被重新定义;当时间的流淌不再均匀;当身体的感受不再真实……爱将是宇宙终极的答案——穿越时间之门,逆转命运之轮;拥抱大海,与爱人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展开
精彩书摘
缓存

客人来了。我来到事务所的门口迎接,却发现来的是“空白”。
没有什么比和空白说话更麻烦的了。
“不设置外表是有什么原因吗?”寒暄过后,我开口问。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非要说的话,只是觉得外表没有什么意义。”我接收到了对方发来的文字消息。看来这位也没有设定声音,恐怕性别也是。
“好吧……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
对方发来一串十几位的数字,是乘客编码。我吃了一惊,这位连名字都彻底空白化了。
搜索这串数字可以访问这位空白的本体数据。当然,如果私人数据库设置为禁止访问,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我没有搜索,我从来不想知道这个世界居民的本体。
我给空白发来的编码设置了备注名“无名氏”,我的账户自动扣除了1魔点。从今往后,这个人对我来说就叫无名氏。
“您刚才说外表没有意义是什么意思?没有外表不是有很多不便吗?”
“我以前也设置了外表、声音、名字和性别,每样我都花了不少工夫用心挑选,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想到身边的人看到的都是这个外表,就会有种满足感。可是,我后来意识到,其实别人根本不在意我设置了什么样的外表和名字,他们只会按自己的喜好给我加上外表、声音和备注名。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花心思设置那些东西非常愚蠢。”
“嗯,确实有人会这么做,甚至把其他人全都设置成年轻异性。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我现在就不大给人设置备注名,每认识一个人都要设置那些其实也很麻烦,还不如就按对方想要的样子来。”
“(叹气)如果像你这样的人多一些,我也不会放弃外表吧。”
“总之还是简单设置一下吧,不然太别扭了。”
“你那边随便设置一个吧。”
对方似乎有过不开心的回忆。是恋爱受挫?爱慕对象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吗?
我给无名氏设置了年轻女性的外表。本来考虑要不要加一副眼镜,想了想还是算了。服装选了略为紧身的西服来突显胸部,声音语调适中,金色略卷的长发,蓝色眼睛,身材略矮,对我说话的方式是率真。最后把备注名改成了“爱丽丝”。
这位客户的真实模样也许是86岁的男性,体重150公斤,名字说不定叫猪熊权左卫门,但既然是工作,还是年轻女性比较赏心悦目。
这些设置总共花费了8魔点,我把这笔费用作为必要的经费。
空白闪烁了片刻,完成了变身。
“就这样吧,完美。”我向爱丽丝微笑。
“是什么样的外表?”爱丽丝的笑容略显妖艳。
我微调了表情,她的笑容变端庄了。
“秘密。”
“你这个外表,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你?”爱丽丝仔细观察着我的脸,像是要在我脸上开个口子。
我有点儿害羞。
“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样的?”
“嗯……”爱丽丝的手指在脸颊上点了点,不过只有我能看到,“像电影里的侦探。”
“那就对了。这个外表也有宣传作用。”
“那就是说,这个外表和真实的你是有差别的?”
“这也是秘密。”我向爱丽丝挤了挤眼说,“那么,委托的内容是什么?”
“阻止‘世界’崩溃。”爱丽丝微笑着说。
“对不起,能再说一遍吗?我好像听成了‘阻止世界崩溃’……”
“你没听错。照现在这样下去,‘世界’的机能很快就会瘫痪。”

在星系间飞行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宇宙飞船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人们甚至会忘记发射时的事。
载人飞船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乘客必须度过的漫长岁月。如何才能打发这些时间呢?当然,随着医学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在延长,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几百号人被塞在狭小的飞船里连续飞行好几个世纪,这种事想想都难熬。
一个办法是在飞船里制造足够的生活空间。但是,要让几百人都舒适地生活,需要的空间太大了。将这么大的飞船送去其他星系,太耗能了。
于是科学家提出了更简单的解决办法。乘客之所以不能忍受飞船上的单调生活,是因为保持清醒的缘故。如果全程处于沉睡状态,那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这就是科幻小说中司空见惯的的人工冬眠。
通过向体内注射各种化学物质,精密地调控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参数,从而实现人工冬眠的实验在动物身上很快取得了成功。虽然开始时的成功率不足10%,但很快就提高到了99%。
然后就是人体实验。在志愿者中挑选实验对象,先安排一周时间的短期睡眠,结果没有任何问题。接下来为期一个月的实验也没有问题,然后是一年。
一年的实验看起来也没有问题,但实验者苏醒以后却显得很迷惑,感觉一切都好像是很久以前的。医生和科学家提心吊胆地问:多久以前?实验对象则认真地回答:一年以前。
大家当时都笑了,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后来人们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为从两年的人工冬眠中苏醒的实验对象竟然一下子想不起来自己的名字。
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好几年不接触自己的名字。就算是一个人生活,一年里也会有好几次回想自己名字的机会。但是,冬眠的人不会回想自己的名字。他们有时也会做梦,但那些梦都是荒诞无稽、毫无逻辑的。而梦本来就是以记忆为原料产生的,它不会生产新的信息。
人类的大脑容量有限,所以会将不重要的记忆自动消除。所谓不重要的记忆,就是很少使用的记忆。所以凡是想要记住的东西,只要多次反复记忆就行。多次有意识的记忆,大脑系统会将之判断为重要记忆,也就不容易忘记。有好记性的人,其实并不是脑容量大,只是擅长消除无用记忆而已。
记忆消除主要在睡眠中进行。所以如果持续沉睡许多年,记忆就会逐渐丧失,不管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记忆。如果沉睡一个世纪,大脑恐怕会变得一片空白。
乐观的人们不认为这是多大的问题。没有必要将一切都储存在大脑里,我们有各种代替大脑的记忆装置。只要利用这些装置,等乘客们苏醒之后再慢慢教育就行了。
但是,这样真的可以吗?如果冬眠前的记忆全被消除了,那一个人的人格是否还是连续的呢?冬眠前的人格彻底消失,醒来的乘客都变成了徒具成人身体的婴儿。那样的话,把人送去冬眠旅行岂不是等于杀人?
于是长途载人飞行计划搁浅,人类被迫放弃了飞向宇宙的希望。就在这时,有位科学家找到了解决办法。在睡眠中让大脑的一部分保持清醒并非难事,而刺激清醒大脑的特定区域,便可以让大脑做特定的梦。严格来说那不算是梦,而是通过精密控制的电子信号让人体验到的虚拟现实。于是,乘客们便可以一边冬眠旅行,一边进行日常生活。
让人像看电影一样体验预先设定的程序当然也可以,但如果自身的自由意识无法参与其中,就会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必须让程序和乘客的意识产生互动。另外,虚拟现实中也需要其他人的参与,否则单独的个体恐怕会丧失交流的能力。为了能和其他人交流,一种办法是用计算机生成无数虚拟人格,但这个办法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耗费的计算资源过于庞大。更简单的办法是让乘客们自己相互交流,也就是把所有乘客的虚拟现实进行共享,乘客们可以在一个共同空间中自由交流。也就是说,星系飞船既是冬眠飞船,也是一座城市。
由于全员共享一个虚拟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不能太怪异,只能模拟真实世界。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安心生活。
这里的居民就把这个虚拟世界称为“世界”或“城市”。原则上说,“世界”可以具有无限种形态,但因为计算资源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居民的精神压力,“世界”基本上都采取了最基本的城市形态。另外,“世界”的物理法则也模仿现实。这倒不是说连相对论和量子理论都能完美再现,为了节省计算量,“世界”基本是在牛顿力学的框架中运行的,而且没有模拟大气中的每个分子,只采用了古典的统计力学和流体力学的方程。动植物当然也只做了外表的模拟,内部构造能省则省。尽管有这么多简化,但它足够让其中的居民产生错觉,认为这就是日常生活的世界了。
“世界”运行得很完美,但居民还是有抱怨:难得是虚拟世界,却一切都按照现实模拟,也太没意思了。最好能加入超现实元素,哪怕一点点也好。
分析结果显示,如果无限制地接受居民的要求,不断引入违反物理法则的现象,计算资源转眼就会耗尽。不过,如果加以一定程度的控制,倒也不是无法实现。具体而言就是,居民如果要使用超现实的能力,也就是魔法,需要消耗魔点。魔点可以储蓄,也可以向他人转账。每个居民每周自动获得1魔点。
在天空飞翔每分钟消耗1点,点石成金每次消耗10点,瞬间移动50点。一开始,人们随意使用魔法取乐,但是很快发现魔点的消耗量远远大于产生量,所以逐渐没有人会浪费了。到后来,居民更是把魔点代替货币使用。
魔点具备理想货币的特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很难发生极端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如果出现发生通货膨胀的趋势,居民们就不会将魔点当作货币使用而会直接使用魔法。比如,如果一顿饭要消耗10点,那么大部分居民都会使用2点凭空生成一顿饭。这样一来,魔点的消耗抑制了流通量,通货膨胀便可以消除。相反,通货紧缩的时候,居民们又会停止使用魔法,流通量增加,魔点的价值就会降低。
除了魔点,还有其他节约计算资源的系统,“缓存”就是其中之一。
现实世界中,一个人采取某种行动时,立刻就会产生反馈。比如用锤子敲玻璃,玻璃当场就会碎裂掉落。但是,在“世界”中,情况却没有这么简单。某个人决定用锤子敲玻璃的瞬间,计算机捕捉到大脑运动区域的兴奋,将之反映到虚拟现实中——移动手臂、抓起锤子、敲向玻璃。如果仅仅如此,也不会费什么大力气,但实际上却有其他麻烦的问题。手臂、锤子、玻璃全都是“世界”中的东西,它们和其他居民也存在相互作用。比如附近有其他居民的时候,就必须通过计算,呈现出他们眼中敲碎玻璃的景象,模拟出玻璃破碎的声音。
这些细节必须加以考虑。“世界”是连续的,必须符合逻辑。每个人的体验之间如果有矛盾,“世界”就会逐渐分化,最终无法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计算资源也会因此枯竭,居民们被扔进虚无。
但是,如果一切都在计算之后再反映到虚拟现实,那响应速度会很慢,会有一种慢镜头的感觉。想要敲玻璃,但是几秒钟之后手才开始动,敲击的瞬间一切又都停下来,隔了几秒钟玻璃才会碎裂,然后再听到声音。为了这个计算,停止的不仅仅是当事人,毫无关系的所有居民都会同时发生这样的现象。当然,如果有足够的计算资源,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飞船有那样的空间和载重量,还不如建一个现实的居住区。
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缓存系统。每个居民都有一个缓存,从某一个居民的角度看,缓存相当于“世界”的拷贝,而从“世界”的角度看——也就是在其他居民看来——缓存是那个居民的拷贝。
当某人用锤子敲玻璃的时候,抓住锤子、敲碎玻璃、发出声音,这一系列事件就在他的缓存中发生了,而且周围的居民受到惊吓,都来看他。但是,这都只是当事人自己的体验,在“世界”中其实什么都还没有发生。在周围人眼中,当事人还没有碰到锤子。如此一来,缓存只需计算当事人的体验,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接下来,缓存会将自身内部发生的事情传递给“世界”。“世界”花费数秒进行计算,生成玻璃破碎这一事件。这时候每个人的缓存接收到这一事件,各自重现玻璃碎裂时的情况。到这时,周围的居民们才真正看到了玻璃碎裂。
此时,当事人和周围居民的体验之间存在几秒乃至十几秒的时间差,不过缓存会在后台进行时间调整,几分钟后便可以消除这个差距。而且,缓存与缓存之间、缓存与“世界”之间发生的小摩擦也会被抹平。比如A敲碎玻璃的时候,在A的缓存中,附近的B听到声音,吃惊地回头看向A。但是,如果实际上B当时正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声音,则B在A的缓存中就会被处理为回头看了看,然后失去兴趣,把头转了回去。这样的处理会在A、B双方都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
“世界”的稳定就是依靠这些看不见的系统得以维持的。
展开
目录
沙漏中的凸镜
独裁者的法则
天狱与地国
缓存
母与子的旋涡历险
看海的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