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底两万里(插图珍藏版)(精)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478313
  • 作      者: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责编:曹波|译者:潘丽珍|绘画:(法)阿方斯·德·诺伊维尔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唤醒民众科学意识的科幻巨擘。

梁启超与鲁迅极力推崇的“开民智”之人,*个被译介至中国的西方科幻小说作家:

“(在日本)其次有影响的(外国小说)作家是焦尔士威奴(儒勒·凡尔纳),他的《十五小豪杰》和《海底旅行》是杂志中最叫座的作品……”

——鲁迅

20世纪初,梁启超在创办的杂志《新小说》中,将《海底两万里》分类为科学小说开始连载。鲁迅更是在将凡尔纳的小说“中国化”,不仅改编成了章回本,更精心搭配了诗词,欲借此传递科学知识,开启民智。

 

◎兼具科学与人文之美的不朽名著,风靡百年仍魅力未减。

★当我们这个时代所有其他的作家早已被遗忘时,他将继续存在。

——米歇尔·莱里斯

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科学知识与浪漫想象共造最经典震撼的海底旅行:

著名作家乔治·桑在拜读了凡尔纳的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游记》后,动情地在书信中写道:

“我希望您不久将我们带进大海的深处,让您笔下的人物乘着这些潜水机旅行,您的学识和想象力能够使之尽善尽美。”

以这封信为动因,凡尔纳立刻投入创作,历时三年,创作出了这部瑰丽海底的震撼冒险——《海底两万里》。

作品问世以来,无数名人大家均对之万分推崇:

“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错综其中。间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

——鲁迅

“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天主教教宗良十三世

晚年,凡尔纳则道出了贯穿他写作的主题:

“我的任务就是描述地球,不是单单地球,而是宇宙……与此同时,我试图理解美丽风格的高尚理念。有人说冒险小说不可能有风格,不是这样的。”……“但地球太大,人生太短啦!要写完全部作品,得活至少一百岁啊!”

 

★海洋不过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生命的载体,它不过是运动和爱情。正如你们一位诗人所说,海洋是无穷无尽的生命。

★“也许这是真正的起点:生命悄然从沉睡的石头中觉醒,但尚未脱离这个粗硬的出发点。”

★通常情况下,赌徒们最悔恨的,不是输了多少钱,而是美好希望终成泡影。

★他的心脏仍在为人类的痛苦而跳动,他把仁慈博爱不仅赐予个人,也撒给被奴役的种族!

★“光荣属于天上的上帝,和平属于地上的善良的人们。”

★如果要回答6000年前《传道书》中提出的问题“有谁探测过这个深渊有多深”,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回答:尼摩船长和我。

未来科学技术的“前瞻者”,启迪后辈发明的“先行人”:

1952年,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问世,其设计者“核动力海军之父”,美国核动力科学家海曼·乔治·里科弗,将其命名为“鹦鹉螺号”,借此向1869年凡尔纳连载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致敬。

 

◎资深翻译名家潘丽珍全新修订译本,以1870年法语初版为底本,无一删减。

字斟句酌,力求“信、达、雅”,扫清阅读障碍,文本更臻完善,用审慎对待严谨,以技巧还原精彩。

《海底两万里》的上卷于1869年11月28日出版,下卷在1870年6月13日出版,被认为是凡尔纳最佳作品之一,与《环游世界八十天》和《地心游记》齐名。本次插图珍藏版以这一1870年法语初版为翻译底本,无一删减,忠实重现壮丽海洋幻想诗篇

 

◎ 搭配百余幅精美插图,艺术珍品级绘作再现世。

由师承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瓦的法国著名画家阿方斯·德·诺伊维尔倾情创作100余幅插图,来自1870年法语首版,与情节紧密吻合,一一对应。

插图线条流畅清晰,人物场景造型想象力惊人,完美呈现了凡尔纳笔下人物的神态及张力,充分发挥艺术创造性,携带浪漫主义之风大放异彩。

 

◎别出心裁的珍藏版装帧设计,海洋元素丰富瑰丽,沉浸式营造探险氛围

●正封封面:配色高级典雅,尽显珍藏版不俗魅力

设计师另辟蹊径,放弃传统采用的海洋风蓝绿配色,使用黑白灰高级配色,书脊延续后浪插图经典系列拼接设计,增加装帧层次与手感。金属银墨和逆向上光膜银卡纸极富质感,闪耀典雅银光,共同诠释一曲奇特的海洋史诗。

书名印黄,寓意在银与黑交织成的幽暗海底,总有一道探照灯的金黄穿破黑暗,揭开海洋的神秘,指引你前行。

●内文用纸:75g优质胶版纸,还原线条,适宜珍藏

本书内文选用原色75g优质胶版纸印刷,触感平滑轻柔,质地更佳,清晰呈现插图精细线条。

●细节构思:从封面元素到书脊细节,满满设计诚意

——封面图像:

化用书中经典名场面,增加“海洋”含量。

来自深海巨兽的凝视,古老地图上的曲折航迹……

神秘海洋探索之旅中的艰难险阻、奇特遭遇,早已暗含其中!

——书脊书名:

采用1870年首版插画中的艺术法文书名作为装饰,保留特色异域风情,向前辈艺术家致敬。

——环衬致敬:

环衬特别采用珍贵历史影像:1931年,一艘潜艇在北极航行时的留影。这艘潜艇由冒险家休伯特·威尔金斯主持改造,他将这艘船命名为“鹦鹉螺号”,以向凡尔纳的经典科幻之作《海底两万里》致敬。凡尔纳之孙,让·儒勒·凡尔纳(Jean Jules Verne)曾被特邀见证此船下水仪式。

囿于科学技术等的缺憾,这艘潜艇在北极的潜航尝试以失败告终。

1958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也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实际航行穿越北极的船只,其航道与威尔金斯计划的相同。

人类探索海洋的梦想从未休止,无数冒险家与科考队员航向海洋、探索自我,接力延续着逐梦海洋的愿景!

——精美藏书票:

材质为水纹纸,波纹肌理暗合海洋主题。



展开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190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其知名著作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历险记》及“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

 

译者简介

潘丽珍,1943年生,现居上海。解放军外语学院法语教授,法语翻译家。代表作有:《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蒙田随笔全集》(合译)《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屋顶轻骑兵》《海底两万里》等。


绘者简介

阿方斯·德·诺伊维尔(Alphonse de Neuville,1835—1885),法国学院派画家,师承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作品特色为强烈的戏剧性和爱国主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博物学家,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其仆人孔塞耶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作为凡尔纳经典“海洋三部曲”中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本书拥有最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最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最丰富详尽的知识和最严密绝伦的幻想,堪称“小说式的百科全书”。
展开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神出鬼没的暗礁
第二章 赞成和反对
第三章 我听先生的
第四章 尼德·兰
第五章 盲目行动
第六章 全速前进
第七章 不明种类的鲸
第八章 MOBILIS IN MOBILI
第九章 愤怒的尼德·兰
第十章 海洋人
第十一章 鹦鹉螺号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电
第十三章 几个数据
第十四章 黑潮
第十五章 一封邀请信
第十六章 漫游海底平原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九章 瓦尼科罗岛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峡
第二十一章 陆上两日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长的雷电
第二十三章 昏昏而睡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国
下卷
第一章 印度洋
第二章 尼摩船长的新建议
第三章 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四章 红海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第六章 希腊群岛
第七章 四十八小时穿越地中海
第八章 维哥湾
第九章 沉没的大陆
第十章 海底煤矿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第十二章 抹香鲸和露脊鲸
第十三章 大浮冰
第十四章 南极
第十五章 大事故还是小事故
第十六章 缺少空气
第十七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孙河
第十八章 章鱼
第十九章 湾流
第二十章 北纬47°24’、西经17°28’
第二十一章 大屠杀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
第二十三章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