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魔角(精)
0.00     定价 ¥ 7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58474
  • 作      者:
    作者:(墨西哥)莉奥诺拉·卡林顿|责编:彭琳|译者:付裕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天才艺术家、超现实主义最后的幸存者、202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推人物莉奥诺拉·卡林顿唯一长篇小说,简体中文首次出版!

她曾是戏梦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圈宠儿,路易斯·布努埃尔、安德烈·布勒东、马克斯·恩斯特都为之着迷;

在超现实主义成为历史以后,她被公认为这一运动最后的幸存者;

她的绘画作品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325万美元的天价;

2022年,她被选为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推艺术家,再次让世人领略其风采;

莉奥诺拉·卡林顿长篇小说代表作——简体中文版首度引进!

 

※老后的女人们,撕开佩戴一生的淑女面纱,把带刺的幻想变成狂野的现实!

“或许老年是我们一生中终于能做自己的唯一一段时间,

不用忧心他人的需求,也不用遵守我们不断被教育要听从的社会规范。”

谁说冒险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是稚气未脱的少年?

当九旬老太成为主角,不再听命于淑女的规训和桎梏,

更古怪、更离奇、更叛逆的情节即将到来……

 

※老年版《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世纪修女传奇+神秘的远古传说+人类寓言

一次被迫寄宿养老院的辛酸经历,竟如穿越“时空虫洞”般打破现实与虚构之界,

从此踏上瑰丽、肆意、无法回头的狂野之旅,寻求关乎人类自由与生存的永恒智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长文导读,电影大师布努埃尔推崇备至

这本小书无法无天的语言风格和荒谬反常的内核给人以强烈冲击,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阅读《魔角》让我们从日复一日的悲惨现实中得到解放。

——路易斯·布努埃尔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作者之子手绘插图,精装小开本典雅便携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倾情设计,紫罗兰包边书脊搭配素净壳面,呈现灵动与优雅交锋的装帧视觉;

作者之子手绘插图,极简素描还原小说场景,充实浑然天成的超现实笔触;

110*185精装小开本,出游、通勤绝佳伴侣。


展开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

莉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

墨西哥艺术家、作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917年,卡林顿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英国家庭,少女时代先后被两所修道院学校开除;

1937年,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私奔,成为巴黎艺术圈的宠儿;

1940年,恩斯特遭纳粹逮捕,卡林顿精神濒临崩溃,被送往精神病院;

从医院逃走后,卡林顿辗转去了美国和墨西哥,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直至去世。


译者简介:

付裕,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

译有《伍迪·艾伦谈话录》(合译)《约瑟夫·康拉德传》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虽然自由在我们的生命中来得晚了一些,但我们绝不会再放弃自由。” 92岁的老太太玛丽安带着助听号角,被家人送往养老院。 氛围诡异的养老院中,老太太们每日劳作,接受医生的教导。 挂在墙上的画里,神秘女子似乎在抛媚眼,指引玛丽安获知古老典籍中的奇闻逸事; 好友卡梅拉带着天马行空的念头前来探访,养老院里的其他老太太也各怀鬼胎。 最终,一桩离奇的凶杀案,打破了平静的日常……
展开
精彩书摘

当卡梅拉送给我一个助听号角时,她或许已经预见到了某些后果。我不会说卡梅拉心怀恶意,她只是恰巧有一种奇异的幽默感。这号角确实是个中精品,就是不够现代。不过,它精美异常,包银,带珍珠母花纹,弯曲如水牛角,大气彰显。此物的美学呈现,不是它的唯一特质,这个助听号角的扩音能力强到连我都能将普通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在此,我必须说明,我的所有感官绝没有因年长而受损。我的视力仍佳,只是阅读时需要戴眼镜,不过实际上我从不阅读。确实,风湿病多少弯折了我的骨骼。可这并没有阻止我在温和的天气里散步,以及每周四清扫一次我的房间—一种实用且陶冶情操的运动。在此,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自己仍是社会的有用成员,我相信,在恰当的场合,我仍能做到让人舒心愉悦。没牙且永远无法戴假牙这件事也没让我有一丝不爽,我又不用去咬人,而且有各种可吃的软食,不仅简单易得,还好消化。蔬菜泥、巧克力和浸过温水的面包,基本上就构成了我简单的饮食。我从不吃肉,因为我觉得不该剥夺动物的生命,反正它们的肉也如此难嚼。

我现在九十二岁,与儿子一家一起生活了差不多十五年。我们的房子坐落在一处居民区,若是在英格兰,这样的地方会被描述为“带小花园的半独立别墅”。我不知道这里的人怎么称呼它,很可能就是某个意思近似“带庭园的大房子”的西班牙语词。这话不对:这房子不大,而是窄小,也没有哪怕一丁点儿像庭园的地方。不过,这儿倒是有一个不错的后院,我与我的两只猫、一只母鸡、女佣及她的两个孩子、一些苍蝇和一株像仙人掌的龙舌兰共享这方天地。

我的房间面朝这可爱的后院,这很方便,因为没有楼梯要爬—我只需打开门就能尽享夜晚的星辰或清晨的太阳—我唯一可以忍受的日照。女佣罗西娜是印第安人,性格孤僻,似乎在与其他所有人类为敌。我相信她并没有把我当人看,所以我们的关系也没什么不愉快的。龙舌兰、苍蝇和我都是占据后院的“东西”,是景观的组成要素,她也就这样接受了。猫是另一回事。它们的个性让罗西娜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据其心情而定。她和猫说话—她从不跟她的孩子讲话,不过我认为她以自己的方式爱着他们。

我从来无法理解这个国家,而现在,我开始害怕我再也回不去北方,再也无法离开这里。我绝不能放弃希望,奇迹会发生且时常发生。一般认为,花五十年游览任何国家,这时间都太长了,因为许多人的一生都难达百年。于我,五十年,就是我被禁锢在一个我完全不想待的地方的时间。过去四十五年里,我一直试图逃离,可就是逃不掉,必定有人施了定身咒,将我定在了这个国家。总有一天,我会找出我在这里待了这么久的原因,此刻我只得沉浸在对麋鹿与白雪、樱桃树、草地和鸫之鸣唱的美好畅想中。

英格兰并非总是这些美梦的焦点。事实上,我不是特别想定居英格兰,不过我得到伦敦看看母亲,她现在年岁渐长,可身体还十分硬朗。一百一十岁不算太高龄,至少依据《圣经》来看是如此。母亲的男仆马格雷夫会给我寄白金汉宫的明信片,告诉我坐着轮椅的母亲仍然矍铄,不过我实在不知道坐在轮椅里怎么矍铄得起来。他说她的视力已经不行了,但没长胡子,这一定是在暗指我去年圣诞节当作礼物寄去的肖像照。

我确实长出了短短的灰胡子,传统一些的人会心生厌恶。可我自己觉得这英气十足。

我只会在英格兰待上几周,然后我就要去实现我一生的梦想:奔赴拉普兰,坐上狗(长毛狗)拉的车。

我东拉西扯了这一大通,但我不希望有任何人觉得我的思绪飘忽不定,它确实会游离,但那正是我想要的。

我就这样和我的加拉哈德住在一起,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后院。

如今加拉哈德有了一个大家庭,而他绝不算富有。他靠支付给领事馆员工(非大使;我听说政府会给大使更丰厚的薪水)的微薄工资过活。加拉哈德和一家水泥工厂经理的女儿结了婚。她名叫缪丽尔,父母都是英国人。缪丽尔有五个孩子,其中最小的那个还和我们住一起。这个名叫罗伯特的男孩二十五岁,还没结婚。罗伯特性格不算好,甚至从小就对猫不友好。他还骑着一辆摩托到处晃,并且让电视进驻了这个家。自那时起,我越来越少去这个家前面的区域。就算我偶尔出现在那儿,可以说也与幽灵无异。这似乎让家里其余的人松了口气,因为我的餐桌礼仪越来越偏离传统。一个人年岁越长,越懒得关照他人的癖性;比如四十岁时,在一辆拥挤的电车或巴士上吃橘子我都扭扭捏捏,如今,我不仅可以泰然自若地吃橘子,还可以毫不知羞地在任何公共交通上吃完一整餐,再配上一杯波特酒——我现在偶尔会款待自己,来上这么一杯。

尽管如此,我还是让自己做个有用之人,在厨房(就在我的房间旁边)帮忙。我择菜、喂鸡,以及,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开展诸如周四房间清扫的剧烈活动。我绝不惹麻烦,让自己保持整洁,无须任何人帮助。

每周都会有一些小幸福;每晚,有天气清朗时的天空、星星,当然还有月亮圆缺。周一,天气晴好时,我会沿着马路走两个街区去看望我的朋友卡梅拉。她与侄女住在十分狭小的房子里,侄女虽是西班牙人,但她的工作是为一家瑞典茶室烘焙蛋糕。卡梅拉生活舒适,而且确实非常聪明。她持优雅的长柄眼镜看书,几乎不会像我那样喃喃自语。她还会织精巧的套头毛衣,但她真正的人生乐趣是写信。卡梅拉给全世界素昧平生的人写信,署上各种浪漫的名字,从不用真名。卡梅拉讨厌匿名信,当然这些信也太不切实际了,谁会回复信末没有署名的信呢?这些带着卡梅拉优美字迹的精彩书信乘坐飞机,飞过天际。至今无人回信。这是人类真正令人费解的一面,人们从没时间做任何事。


展开
目录

导读

魔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