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巨变
这一章可能是本书最为重要的一个章节了。作为一名受过古典学、文学、艺术和历史教育的欧洲人,自 1982 年以来我亲身感受到的中国巨变,前文已经讲了很多了,我也讲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我大半辈子都在研究中国;在中国历史这一块,我研究的重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是“外交政策”;若想学究气些,当为“地缘政治学”。
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比我更了解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他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天一睁眼,第一时间就能见证到,感知到。而我,毕竟是一名客居中国的老外,更何况我不是总在中国,时不时还会离开一阵子。但只要在中国生活,我身边总少不了一些同龄的中国人,也有一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我留意到,大家只要一聊天,难免会提到中国的变化。
最初研究中国朝代更替兴亡的时候,我就知道中国迟早会再度崛起。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太优越了。它东临汹涌澎湃的太平洋;西枕天然屏障,还有连绵的大漠;北面连着广袤的西伯利亚,东北有冰冻的极地;南面的热带雨林分布广泛,密不透风,神鬼难测。在东方,从沙漠、崇山峻岭中崛起的帝国,没有一个有过 这样的地缘优势。在西方,连大英帝国也不曾有过这样的优势。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它头顶的太阳,所照区域大都是海水,而非绵延不绝的陆地。在整个世界历史上,只有元朝时期的蒙古帝国才是疆域最为辽阔的陆上帝国。
至于美国,它只是一方“新贵”(Johnny-come-lately),树小墙新画不古。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又何谈拥有未来呢?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历史,就会产生政治永恒。通俗点来说,就是这个国 家永远不会产生变化。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遭受过“二战”的破坏,美国本土不但完好无损,它还源源不断地生产军工材料,大发昧心的战争财。
从“二战”结束那一年算起,七十余年过去了。遭受“二战”戕害的各个国家,早已经恢复了元气,既重建了政府,也重拾了教育。再看看美国,它已经被狂妄自大牢牢钳制住了。狂妄自大令人盲目,失去敏锐的知觉,陷入愚钝和无知。一个崩溃中的帝国,不仅自身危如累卵,也会祸及他国。
人们经常提到“狂妄自大”(hubris)这个词,但它涵盖的意思是否被很好地理解了呢?在希腊语中,它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过度骄傲、过于自信,必将招致天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崩溃中的帝国总是危险的,因为周边国家不再唯命是从了,这个帝国就会在政治上变得咄咄逼人,它的首脑也会气急败坏。在 此,我只说几个最出名的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它们就是因为狂妄自大,最终落了个一败涂地。
说到美国的历史,我没把美国殖民时期的历史算在内。从 1776 年 7 月 4 日建国,到 2021 年,美国只有区区二百四十五年的历史。从“二战”结束美国发迹,这段历史就更短了,距今只有七十六年。美国政府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狂妄自大,白宫甚至发话说,现在是整个世界与美国对抗。这就是因果吧?谁让美国脱离了自己的根——英格兰呢?2012 年,法里德 • 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出了一本书,叫《后美国世界》(The Post American World)。在此,我引用他的一段话:
合法性就是权力!现在,美国拥有各种各样源源不断的权力,可就缺一样:合法性。在当今世界上,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吓唬敌人是一回事,吓唬整个世界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节 过去
我指的中国的“过去”,其实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自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8 年推行改革开放。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天,我年龄还小,意识不到那是怎样的一刻。随着年龄增长、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天安门城楼那一幕就是开天辟地的一幕。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我在电视上听到阵亡的比利时士兵的名字,当时还懵懵懂懂,不明所以。我经常读的一份晚报(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读的)上提到,比利时士兵之所以出现在朝鲜战场,是因为安理会批准了“警察行动”,美国纠集比利时等十几个西方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共同进驻朝鲜战场。
暂不论安理会打的何种幌子,反正一停战,报纸和电视上就没有朝鲜战争的新闻了。空气中现出了一丝和平的气息。联合国怎么不趁机宣布,朝韩非武装地带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呢?只要不让人类进去就行。大自然生生不息,在没有人类插手的情况下,反而能更好地自我调节,更好地实现自我平衡。当然,联合国是不会这么做的。但这个主意不错,想想就觉得暖心,就当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在朝鲜战场上,无论是陆军还是空军,中美力量都相差很大。美军竟被打得停顿不前,最终失败而归。越南战争也一样。持续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除了撤军,也不会落个好下场。只要懂一丁点阿富汗历史,就会知道这个国家确实是“帝国坟场”。一个又一个帝国、一个又一个民族跃跃欲试,想控制住阿富汗,但除了蒙古人的帝国(包括后来的元朝、中东的伊尔汗国、东欧和俄罗斯的金帐汗国)统治过这个国家近三百年之久,其他帝国和民族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那几年,外面的记载可谓是非常完善了。既有纸质资料,也有影音资料,口头、书面的都不缺。那些报道挺有意思,可我却起了个疑问:为什么做报道的,无外乎两类人呢?一类是在外的中国难民,他们生活在中国外围的那几个国家。一类是一些欧洲人,他们满怀理想主义来到中国,但折腾了一番,却发现无法立足,最后满怀失望地回到了老巢。苏联刚成立的那几年,一些欧洲人也去了苏联,同样倍感失落地回到了欧洲。来中国的那些欧洲人,也有梦想,有理想,希望能在中国生存下去。然而,在异国他乡谋生,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最终,这些人也落了个理想破灭的下场。从国家层面来说,比如以色列, 仅凭满脑子梦想、理想,是万万建不成一个国家的。
至于历史研究,我不喜欢研究近代史、现代史,更不喜欢研究当下历史。我个人认为,欧洲近代史的发端是 16 世纪初,从发端到“二战”结束,中间发生过很多起重大事件,我对这些事件是熟悉的。“二战”之后的历史,我认为就是当下历史了,朝鲜战争就是其中的一起大事件。关于这场战争,美国新近出版了一些历史书,几乎都省略了欧美并肩作战的事实。而在欧洲,人们有意忘掉了这场战争,只是把它当成冷战时期又一起丧失理智的事件。
2019 年 10 月 1 日,中国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庆祝自己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尚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所有年轻的国家都有一颗雄心,希望 国运昌隆,宏图大展,更何况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深厚根基。我希望中国能乘风破浪,雄心不减,昂扬向前。照此发展下去,再过三十年,中国将重获汉唐、北宋时期在世界上的鼎盛之势。让我们对中国寄予一个希望吧:希望它再度强盛的时候,不要像明朝那样,把国门给关上了。
关于新中国第一个世纪的历史,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来书写。而外国人,即便是像我这样毕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人,虽然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可仍是一名旁观者。这个国家的历史,最好由中国人自己用中文来书写。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料供我参考,那我对中国的洞察就能深广一些了。2021年4月,我去洛阳、 开封旅游。这两个城市都有很多历史古迹,也都建了很多博物馆。从那些古迹和博物馆陈列的文物中,我看到了辉煌的过去,对中国也多了一份洞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