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游记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47270
  • 作      者: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编者:魏大海|责编:谭宇墨凡|译者:魏大海//侯为//艾莲//刘立善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异国行旅备忘录,记载无常的实体、致命的幻灭

自南向北横跨半个中国,“芥川记者”直击现场的近代中国一手史料——

松田龙平主演NHK纪录片《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取材篇目!

从日本北九州门司港乘船至上海,到汉口乘坐京汉铁路北上,沿途过郑州、洛阳、龙门抵达北京,后乘旧南满铁路经过天津、沈阳返日。百年前的西湖、寒山寺、未经战火的长沙古城;雍和宫、什刹海、紫禁城……至今亦是享誉海内外的名胜;而上海的黄浦公园、江苏的蜀冈、湖北的古琴台、北京的吉祥戏院……

上至章炳麟、郑孝胥、李汉俊等名士的衣装行状、家宅儿女;下至烟花柳巷的血泪温柔乡、残酷异人谭——

★不仅仅是游记!

主人公视角“文字记录片”,大文豪的嬉笑怒骂、癖好隐疾尽收眼底——

精通汉典的他,学会说的头一句中文却是“不要”;

情史堪称丰富,却被中国女性的耳朵迷得神魂颠倒;

头一次听京剧,直叫要聋了;初见水牛,吓得不敢动弹;

登玉泉山观光,心心念念的只有玉泉山汽水;

旅途中仍胃病高热不断,打了好几次回家的退堂鼓……

★以芥川的名义,集结深耕日本文学学者,名译精校,倾力打造——

由深耕多年的日本文学学者、日语翻译领域名家魏大海操刀,挖掘文豪全风貌,让每个世代的阅读者都能以不同的角度与心境品味芥川经典。

★与文豪的一期一会,新锐插画师×知名设计师:匠心设计,珍藏佳品——

 

芥川文库整体视觉由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使用新锐插画师HY.何的“人间新浮世绘”系列插画,鬼气又灵动的人物形象,契合芥川龙之介内心—— “隐隐的不安”,绚烂的色彩背后描绘着万千世象,以及惨烈的内心世界。内外封特种纸专色印刷,内文使用胶版纸,长期典藏,细腻光洁。


展开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

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巨擘。

常年埋首书斋,短短三十五年间,创作超200篇作品,独步日本文坛。他以清冷灵动的文字、奇趣深沉的巧思,揭露阴暗丑陋,展现对社会的思考与质疑。

 

丛书主编 魏大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国际芥川学会中国分会原副会长。主要译著:田山花袋《棉被》、太宰治《人间失格•斜阳》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浪漫主义啊,去你的吧!” 1921年,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以特派记者身份到中国取材。从南北上,上海、长沙、洛阳、北京……在大半个中国留下足迹。 《中国游记》就是这次旅行的见闻记录。书中对当时的世风民情进行了真实反馈,还留下了作者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历史名人的谈话记录,100%呈现一位与社会共同烦恼的洁癖生活者姿态,再现当时动荡中国和焦土之上仍然保留的历史之重、华夏风情。
展开
精彩书摘

读一读中国的小说,里面有很多故事讲到放荡公子或仙人扮作乞丐。那是由中国的乞丐自然衍生的浪漫主义。日本的乞丐没有中国那种超自然的污秽,无法生成那样的故事。——《上海游记•城里(中)》

 

西湖就在眼前泛着波光。湖水涌动拍打着岸边的石缝,轻柔温雅。湖边有三个身着蓝色衣裳的中国人,一个在洗褪了毛的鸡,一个在洗旧棉袄,还有一个在稍远的柳树根处悠悠然钓鱼。忽然那人高高扬起鱼竿,钓钩上一条鲫鱼活蹦乱跳。这番光景,给人恬静的感觉。——《江南游记•西湖(四)》

 

桃色与金色——这种颜色的组合有着足够异常的触感,非常具有现代南国之特色。我不知怎的,觉着这塔上或许会置有中国菜肴。——《江南游记•苏州城里》

 

暮归。俯卧寒驴上,常行在水畔,夜来停泊船,篷帆连篷帆。月明、水霭,两岸白壁影,朦胧水面,时而窗下细语,红烛光影相伴。又跨石桥,但闻桥上人,胡琴三两声,望去已无踪,唯见桥栏高。——《江南游记•苏州的水》

 

我总觉得,在扬州地下长眠的人似乎都在微笑着。——《江南游记•古扬州(中)》

 

在有些昏暗的大堂时,我有一种幸运的感觉。……不要说这个大堂的主人——欧阳修了,就连来此游玩的乾隆皇帝也必定跟眼下的我一样,享受了一番悠然自得的情趣。在此意义上,我虽平庸,却也得以与古人缄默相会。——《江南游记•古扬州(下)》

 

各位考试落第,并非出自能力不足,仅仅是偶然之不幸罢了。自古以来,中国的小说作家们为使偶然成必然,以各处贡院为舞台,创作出因果怪谈。可那是不足信的。不如说,那些作品表明他们也明确知道,考取之偶然是靠权势来决定的。各位尽管考试落榜,但不可怀疑自己的能力。如若怀疑,其结果是诸位将毁灭掉自己,同时还使那些先中榜的考官陷入精神杀人之犯罪事实。实际上,我辈虽然落榜,却丝毫不怀疑自身的才能。因此当时的考官大人在与我接触时,也似乎没感到良心的斥责。

——《江南游记•南京(上)》

 

名山、名画、名人、名文,一切带有“名”的东西,皆因我们重视自我,成了传统的奴隶。——《长江游记•庐山(下)》

 

紫禁城,一场噩梦。比这夜空还要庞大的噩梦。——《北京日记抄•名胜》

 

客栈的窗棂外是淡黄天空。打麦时节滚滚尘埃中的天空几近暮色。“打麦时节尘埃夜,童子可安睡。”——《一束杂信•洛阳》


展开
目录

上海游记

江南游记

长江游记

北京日记抄

一束杂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