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梁启超散文精选/炉边独语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908047
  • 作      者:
    作者:梁启超|责编:池骋
  • 出 版 社 :
    泰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炉边独语”是一套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散文丛书。丛书精选了近现代四十位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折射出近代中国的大千世界;立足天地、凝视生命,再现近代文人的广阔视野、人文情怀与俊逸风度,展现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力量和精神追求。本丛书精心编选篇目,谨慎择取底本,力求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近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文采,赓续中华文脉,激活散文中凝结的文化之根与民族之魂。 本书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的散文选集。
展开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近现代散文绵延传统文学文以载道的文化根脉,融汇西方的现代美学旨趣,熔铸出一批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作品。泰山出版社精心编选“炉边独语:中国近现代名家散文精选”系列丛书,汇集鲁迅、朱自清、老舍、胡适等四十位名家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从他们笔下耐人寻味的故事、妙趣丛生的见闻,以及真知灼见的感悟、上下求索的叩问,介入历史与现实、物我与天地的哲学思考,探求对生命的理性认识与审美解读,重现散文的语言魅力和精神力量。静坐火光摇曳的炉边,与至真至性的灵魂对语,聆听近代文人洞察万物的清醒思考与博大包容的人文关怀,感受其独立自由的人格追求与高风峻节的精神坚守。跟随近代大师们的视野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找寻天地自然中的人生大道与民族精魂,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家园。 《梁启超散文精选》为该丛书之一,精选《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情圣杜甫》等经典散文,作者直面扮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以质朴凝练又不乏诗意的文字,传神地描写出普通人心中会意却无法表达的生活感悟,诉说着自己关于人生、关于生命、关于社会、关于世界的哲理性思考与精神追求,唤醒读者情感深处的灵魂共鸣。
展开
精彩书摘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1896年10月27日]
先王之为天下也公,故务治事;后世之为天下也私,故务防弊。务治事者,虽不免小弊,而利之所存,恒足以相掩。务防弊者,一弊未弭,百弊已起,如葺漏屋,愈葺愈漏;如补破衲,愈补愈破。务治事者,用得其人则治,不得其人则乱。务防弊者,用不得其人,而弊滋多,即用得其人,而事亦不治。
自秦迄明,垂二千年,法禁则日密,政教则日夷,君权则日尊,国威则日损。上自庶官,下自亿姓,游于文网之中,习焉安焉,驯焉扰焉,静而不能动,愚而不能智,历代民贼,自谓得计,变本而加厉之。及其究也,有不受节制,出于所防之外者二事:日夷狄,日流寇。二者一起,如汤沃雪,遂以灭亡,于是昔之所以防人者,则适足为自敝之具而已。
梁启超日:吾尝读史,鉴古今成败兴废之迹,未尝不悁悁而悲也。古者长官有佐无贰,所以尽其权,专其责,易于考绩。(《王制》、《公羊传》、《春秋繁露》所述官制,莫不皆然。独《周礼》言建其正立其贰,故既有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复有小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凡正皆卿一人,凡贰皆中大夫二人,此今制一尚书、两侍郎之所自出。《周礼》伪书,误尽万世者也。)汉世九卿,尚沿斯制。(汉、晋间,太常等尚无少卿,后魏太和十五年始有之。)后世惧一部之事,一人独专其权也,于是既有尚书,复有侍郎,重以管部,计一部而长官七人,人人无权,人人无责,防之诚密矣。然不相掣肘,即相推诿,无一事能举也。古者大国百里,小国五十,各亲其民,而上统于天子,诸侯所治之地,犹今之县令而已。汉世犹以郡领县,而郡守则直达天子。后世惧亲民之官,权力过重也。于是为监司以防之,又虑监司之专权也;为巡抚、巡按等以防之,又虑抚、按之专权也;为节制总督以防之,防之诚密矣。然而守令竭其心力以奉长官,犹惧不得当,无暇及民事也;腹万姓脂膏,为长官苞苴,虽厉民而位则固也。古者任官,各举所知,内不避亲,外不避雠,汉、魏之间,尚存此意。故左雄在尚书,而天下号得人,毛介、崔琰为东曹掾,而士皆砥砺名节。后世虑选人之请托,铨部之徇私也,于是崔亮、裴光庭定为年劳资格之法,孙丕扬定为掣签之法,防之诚密矣。然而奇才不能进,庸下不能退,则考绩废也;不为人择地,不为地择人,则吏治隳也。古者乡官,悉用乡人,(《周礼》、《管子》、《国语》具详之。)汉世掾尉,皆土著为之。(《京房传》:房为魏郡太守。自请得除用他郡人。可知汉时掾属,无不用本郡人者,房之此请,乃是破格。)盖使耳目相近,督察易力。后世虑其舞弊也,于是隋文革选,尽用他郡,然犹南人选南,北人选北。(宋政和六年,诏知县注选,虽甚远,无过三十驿,三十驿者,九百里也。)明之君相,以为未足,于是创南北互选之法,防之诚密矣。然赴任之人,动数千里,必须举债,方可到官,非贪污无以自存也;土风不谙,语言难晓,政权所寄,多在猾胥,而官为缀旒也。古者公卿,自置室老,汉世三府,开阎辟士,九卿三辅郡国,咸自署吏,(顾氏《日知录》云:“鲍宣为豫州牧,郭钦奏其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是知署吏乃二千石之职,州牧代之,尚为烦苛,今以天子而代之,宜乎事烦而职不举。)所以臂指相使,情义相通。后世虑其植党市恩也,于是一命以上,皆由吏部,防之诚密矣。然长佐不习,耳目不真,或长官有善政,而末由奉行,或小吏有异才,而不能自见也。
古者用人,皆久于其任,封建世卿无论矣,自余庶官,或一职而终身任之,且长子孙焉。爰及汉世,犹存此意,故守令称职者,玺书褒勉,或累秩至九卿,终不迁其位,盖使习其地,因以竟其功。后世恐其久而弊生也,于是定为几年一任之法,又数数迁调,宜南者使之居北,知礼者使之掌刑,防之诚密矣。然或欲举一事,未竟而去官,则其事废也,每易一任,必经营有年,乃更举一事,事未竟而去如初。故人人不能任事,而其盘踞不去,世其业者,乃在胥吏,则吏有权而官无权也。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汉世亦有议郎、议大夫、博士、议曹、不属事、不直事,以下士而议国政,(余别有《古议院考》。)所以通下情,固邦本。后世恐民之讪己也,蔑其制,废其官,防之诚密矣。然上下隔绝,民气散冥,外患一至,莫能为救也。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其权重大,其体尊严。
P1-3
展开
目录
001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007 自由书(节选)
024 少年中国说
031 呵旁观者文
038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049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055 三十自述
061 说希望
066 反对复辟电
069 欧游心影录(节选)
076 人生观与科学
083 非“唯”
087 在中国公学演说词
091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102 情圣杜甫
117 学问之趣味
121 敬业与乐业
126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135 屈原研究
160 为学与做人
167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177 知命与努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