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的谜题/刘擎
自我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很多理想,但是经常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自我”怎么安顿?我到底是谁?我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比如说,你现在的理想是环球旅行,可是大部分人都做不了环球旅行。我们有工作,而且我们也不一定有那么多钱,对不对?
所以现在的人会有很多迷茫,会有一种“存在性焦虑”:由日常生活唤起的,由于未能发挥生命潜能而引起的焦虑。这种焦虑迫使我们追问:我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就涉及一个特别深奥,特别复杂,但好像又很现实的问题——我是谁?
第一,“自我”是个麻烦的事情。
你经常会听说“忠于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对不对?就好像当我们摆脱旁人的眼光、议论,诉诸内心,有一个内在的视角,就会获得一个真正的自我,展开真正的生活。
但是当你内省的时候,你会发现“自我”是蛮复杂的,也蛮脆弱的,并不是越看“自我”越自信。想象一下:每天晚上,经过了一天疲劳的工作、生活、学习,你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对自己说“外部都跟我无关”“我的自我多么强大”,带着一种幸福感入睡,第二天早上醒来,仍然感到自己很强大……会吗?不会。当你结束了一天中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平静下来,回到自我,回到一种所谓内观的视角,你往往仍然是凌乱的。
……
由此也引发出来一个特别抽象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人生?现在流行的“成功”标准就是在学校分数高,毕业了以后挣钱多嘛,那么多少才算“多”呢?我们挣钱原本是为了生活,但是很大一部分,也是挣给别人看的:让别人通过识别你的财富状态来仰视你,继而你又通过别人的眼光,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并不卑下,因为人想要被承认,是非常本质的愿望。
但是为什么被承认的只能是金钱和财富呢?美德为什么不能拿来攀比呢?你勇敢,我比你更勇敢。你正义,我比你更正义。没有人这样比,因为它不可度量,它无法测评,它具有地区性——只有你周边的人才能够真正评价你的品格,而财富是有数字的,数字是可以普遍化的。
但是,在这样一个风向和格局下,是不是有人可以过一种另类的生活?
我在2021年的《人物》杂志上,发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陆庆松,是个音乐家。他15岁进入中央民族学院学习钢琴,20岁毕业去了哪里?清华大学,教音乐。怎么样?很不错吧?他干了几年,不喜欢,辞职了。然后,他到北京郊区非常偏远的地方租了个房子,天天练琴。他要求的生活很简单,他一个周末教一次或者两次琴,得到的收入来维持自己非常简陋的生活。有一次他身份证丢了,去派出所补办,工作人员看到他的简历:中央民族学院毕业、清华大学老师、辞职、无业……你是骗子吧?
你有这么好的起点,为什么变成一个没有工作的人?而且没有房子,在北京五环之外租的房子,养了一些植物。他逃出了内卷,他算躺平吗?没有。他的生活很充实。他练习莫扎特、贝多芬的曲子,希望有一天会开一个自己的演奏会。从来没有什么人知道他,直到他的弟弟成了一名纪录片导演,拍了一部叫《四个春天》的纪录片,讲述他们一家在四年里的日常故事,陆庆松才进入别人的视角,还有记者去访问他。
这个故事叫《螺丝不肯拧紧》,他要过自己的生活。
他的这种境界我是达不到的。我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学这种生活方式,不是。在我们标榜“成功”,而且把“成功”理解得特别狭隘的时候,另外一种生活是可能的,而且我见证了这样一个人。他既不是“内卷”,也不是“躺平”,他在过自己热爱的、有意义的生活。在陆庆松这样的模式,和现在标准的“成功”模式之间,其实有很多选项,它构成了一个光谱。在这之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真正喜欢的位置,然后来展开自己的故事。
★ 我们的时代与我的成长/梁晓声
说到底,我还是那么地感激文学。大家可能很难理解我和文学的关系,我的很多困难得以解决都是因为有了文学,我觉得它给予我的已经够了。
文学使我的身心几无“内卷”的阴影,更无擦痕。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作协的评论家李敬泽副主席提出来的。因为有次我跟他聊起来,我说我的人生有一些“凡尔赛”,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那些难以避免的抢夺和纷争,还有当代年轻人职场中愈演愈烈的竞争,我居然都没参与,我身上没有“内卷”的擦痕。李敬泽说,这也同时使你的小说在内容上,缺少对那些在职场上深受“内卷”折磨、被擦得伤口很深的人的感受的体察。
仔细想来,古今中外,人生何处无“内卷”?想想科举时代,考中了举人叫什么?叫“出人头地”。想出人头地那么容易吗?那几乎也是千军万马奔向南京、奔向北京的一个宏大的场面,学子们都要到那里去考个身份出来。而且,即使考中了举人,有多少举人大半生都没有一官半职,被冷落在那儿? 蒲松龄有没有才气?但他就是考不中。他到晚年的时候不是只能成为贡生吗?想到底,“内卷”无非是当人的上升空间变得有限、而追求者众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状态;而且越往上走空间越有限。
从这样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看,现在的年轻人不论工作多累,时间多紧,若有机会和精力,再为自己接触另一门专业,哪怕只是浅尝辄止地接触。在我年轻的时候,街道分配给你一份工作就像按钉子一样把你按在工作岗位上,想移动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说今天的时代也已经进步了,是因为和曾经相比,如果你有能力,是有机会自己选择移动的。
观察今天的现实生活,我确实觉得 “躺平”也好,“摆烂”也罢,这实际上更多的是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甚至也包括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刻意选择和炒作出来的概念,它们放大了当代年轻人在职场工作中的焦虑。
这种焦虑客观上是存在的,这种放大也有两种效果。一种是当年轻人看到有人把他们的状态表达出来了,看到社会也开始关注他们的焦虑了,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构成一种减压的渠道。可是另一方面它有极负面的作用,这使我们正常看待“内卷”这种现象有了不良的认识。我个人觉得,姑且不管自媒体,主流媒体应该更加清醒。这不仅仅是如何认识的问题,而是客观看待当下的年轻人和现实生活的问题。
我以我眼看来,当下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从来没有“躺平”过,因为你不可能“躺平”,任何一个单位不容纳一个“躺平”的人,甚至大多数的家庭也不宠爱一个“躺平”的人。年轻人可能一度或者几度在最疲劳的过程中产生“躺平”的念头。累了,回到住的地方,躺到沙发上,真想明天、后天、大后天都不上班,不过第二天时间一到又只能很自然地起来,又去挤地铁,又去上班。
人生就是这样,需要我们有这种韧性,只有以这种韧性度过了人生中一个时期的坎,可能以后的路才会相对地顺遂一些。
其实,我对于当下的青年是非常敬重的——敬重他们实际上不“躺平”的这种姿态。我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坚持,有时候我会发自内心地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不要怀疑,你的灵魂有金子/郝景芳
在高中毕业之前,我真没感觉到学习有任何困难的地方。原来觉得自己成绩挺不错的,是个“人物”,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直都是全校的第一名,一直都能升到最好的学校,结果念了大学之后,一切都被抹平了。大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力学我考了37分,真的就是上课听也听不懂,下课做题也学不会,考试的时候,就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再也没有了高中以前那种自以为了不起、想着“不就是学习吗?”的骄傲,上了大学,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学渣。那个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我学不懂的东西,人家就能学懂?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不懂。所以,当时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觉得人与人的智力差别实在是参差不齐。
在经过很长时间,无论找谁都无法获得支持之后,我发现这样的境遇也是很有好处的。好处在于什么呢?之后我就习惯了自己去上自习。早上去自习,下午去自习,晚上去自习;尤其是到了大三的时候,选了很多的课。虽然大一的成绩比较差,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被推荐免试研究生和博士生,为此需要把绩点提高,所以到了大二、大三,我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自习。就这样,我学会了自己跟自己“死磕”。
那么,“死磕”是不是一定能够带来成功呢?其实不是,“死磕”到后面,也没有很成功,但是有一个好处——“死磕”成了一种习惯。
“死磕”了大学四年,又“磕”了研究生,一直“磕”到博士毕业找工作,后来就形成了一种不受结果影响的习惯:不管自己考得好不好,不管成功与失败,有没有拿到什么成绩,遭遇过多少打击,我都要死磕到底。
每年清华北大都有很多的学生去做心理咨询,清华大学的心理门诊从来都是供不应求、很难预约上。学生的心理压力都很大,也很难有渠道疏解。因为要面对如影随形的、非常强烈的挫败感,是很容易放弃的。还好我是没放弃,从大一考37分开始,一直坚持学习、学习、学习,想要把这些东西真正给学会了。
所以整个本科阶段我过得都很痛苦,天天觉得我是个“学渣”,“学渣”未来要怎么过自己的人生啊?——每天我都在质疑自己。
那么,我本科这段因为挫败而觉得痛苦的时光到底是怎么走出来的?答案是在当时就没能走出来,一直到毕业都还挺痛苦的。后来的成绩虽然不是特别差,但也只是中等。研究生时期也痛苦、迷茫,也有很多的纠结、焦虑。再后来读了博士,依旧如此。就这么一直痛苦着过来了。大家可能想听到的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大一刚来的时候备受打击,然后自己奋斗了三四年,大四时已经成为年级第一了。压根儿没有这回事,本科、硕士、博士我一直没有逆袭,就这样十年过去了。
而事实上,我一个人去图书馆自习,反复看、反复学、反复琢磨,其实是有结果的。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大一的力学书——就是我曾经学得特别痛苦、只考了37分的学科——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之前完全不懂的问题,因此特别高兴。后来我还尝试用大一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微积分教材中的方法去解决一个现实中的利益问题,发现自己也能做出来了,满足得不行。研究生、博士生资格考试,我也一次性通过了。
这是不是一种成功?对于我的同学们来讲,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相互的比较中,我依旧不是领先的。我当时的死磕,它只对我自己有意义,也就是:如果真正把你抛到一个没有人帮助你的境况,全靠你自己从低谷爬出来,全靠你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扛过来了,你会发现自己还可以。
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对于其他很多其他事情我都会更有信心——那么多挫败我都已经扛过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扛的呢?所以本科这段时间让我有了很大的成长。
我自己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对与错,也没有“你选择哪个方向就一定会成功”这种保障,只能是选择一个你认定的东西然后坚持去做。其实当你有了“死磕”这个习惯,你会发现人生更加简单,而且可能会因此到达一些你自己都没有想象和奢望过的地方。
★ 什么是长期主义?/罗振宇
我们的人生其实很悲催,从小读书、明理,入学校、考大学,我们所有的课题都是由别人定的。每门功课都得过吧,这个级、那个证总得考吧,有人考研,有人考公,各种各样的课题都被别人定好了,似乎每一个看似有价值的档口前,都排了很长的队,那我们也去排一个呗。你会发现,在大学毕业之前,我们都没有真正给自己定过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课题。一旦步入工作岗位,才逐渐明白,如果你每次都只做领导安排的活儿,你的职场将会一片灰暗。如果你不能给自己定课题,要么就会变成一个只能坚守岗位的工具人,要么就将成为别人战车上的一颗螺丝钉,你不会拥有自己。这是从大学到社会最重要的一个转捩点——订立自己的课题。
所以,每当我的一些朋友,在自己的孩子即将上大学的时候,问我:大学期间什么事情最重要?我通常给出的答案就是,你得定一个自己的课题。
……
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存在一场非常永恒的战争,我们每天都在战场上。你自觉岁月静好,是没有用的,这场战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什么样的战争呢?就是对于自己人生课题定义权的争夺。
刚才我所列举的那些课题,你当然会觉得无聊,想着“我不做”。但是不要忘了,你不会缺乏课题的,因为总会有别人来定义你。我的天呐,现在谁不想定义我们?任何一个App都会给我们划定等级,你是多少分的用户,是贵宾会员吗?进入一座百货商场的箱包门店,也会有店员告诉你,你现在才买了几个包,那款包你还没有资格买……所有人都拿着一个小本子随时给你打分,为什么?因为要把你安放在社会鄙视链中的某一环里,让你按照他们指定的路径往上爬。
即使在我们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也会有无数的刀正在试图将我们“剁”成肉末。你不定义自己的课题,别人就会来定义你。多少人追星追得迷失自我,你说,有什么好迷失的?不就是因为他是按照那波粉丝、那个圈子中的那种等级标准,来认知自己当前的角色嘛,说来说去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我们要争夺自己人生的定义权,凝结成一个哪怕很小的课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无论你高不高兴、愿不愿意、满不满意,这件事情你都在做。
白岩松 彭凯平 走出“emo”深水区 /001
刘 擎 自我的谜题 /047
梁晓声 我们的时代与我的成长 /071
郝景芳 不要怀疑,你的灵魂有金子 /095
邓亚萍 心 力 /119
郦 波 三条鱼与一棵树 /141
喻 丰 幸福有术 /161
贾樟柯 江湖与故乡 /183
罗振宇 什么是长期主义? /207
李玫瑾 谈谈恋爱那些事儿 /237
周鸿祎 你要怼我,请先懂我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