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坐等花开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2707540
  • 作      者:
    作者:丰子恺|责编:张远
  • 出 版 社 :
    读者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年轻人当学丰子恺:以童心捕捉生活的小美好,以禅心体验人生的大自在

本书以花为题,从“好花时节不闲身”到“此生已近桃花源”,铺陈出了丰子恺先生无宠不惊的心路历程,同时映照了当代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从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并以禅心传达宏愿——心存美好的人,必将一路生花。

 

2.原汁原味中国风,65幅全彩漫画插图,超大体量,只此一家。入选限制出境名家名单。

拒绝以丑为美,抹黑中国文化的行径。跟随中国漫画鼻祖丰子恺回归中国式审美。

丰子恺曾说:“当然可以采取外国装帧艺术的优点,然而必须保有中国的特性,使人一望而知为中国书。”



展开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后改为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争相收藏。著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散文集,亦有《子恺漫画》《护生画集》等漫画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以童心捕捉生活的小美好,以禅心体验人生的大自在。 丰子恺身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散文家,画与文双绝,加之他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因而他的一生是艺术的、诗意的、自在的。 本书以花为题,从“好花时节不闲身”到“人间有大美”,再到“有情世界,天真生活”“静待岁月开成花”,蕞后到“此生已近桃花源”,铺陈出了丰子恺“花开成景,花落成诗”的一生,同时映现出了当代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从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并以禅心传达宏愿——心存美好的人,必将一路生花。浮世三千,为人当如丰子恺,快意人生享自在。
展开
精彩书摘
青年与花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对于花的美感。因为花有美的姿态、可爱的色彩、芳香的气味。在自然物中,是最足以惹人注意的东西。花在下界的地位,仿佛月在天空。幼儿对花,完全是幻觉的。他们与花接吻、抱花、为花祈雨。这种拟人的态度,到青年期仍是大部分残存着。人类生来就爱花,因此花及于人的影响自然也大。

(一)青年对花的同情 幼儿时代对花的拟人的态度的形式,到青年时代还残存着,不过内容变易了。幼儿对花是客观的纯粹的活物主义,青年则带几分主观的色彩。在对花所起的感情的背面,同时起一种对于自身的感触。因为花与青年——特别是女子——在各点上相类似的:生命的丰富、色彩的繁荣、元气的旺盛等,都相类似。花可说是青年的象征,所以青年对花分外有同情,分外爱花。爱花便是他们的自爱。花遭难时,更易得青年的同情。所谓“惜花”“葬花”,实在是他们的自伤。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实在是他们的自励。因这同情,青年对花大都是拟人的。不过这拟人的态度的内容和孩儿时代的拟人的内容不同,青年的拟人对花,实在是因花生起别种联想。少女与花,有更密切的相似点。因之对花容易使人起淑女的联想。所谓“解语花”“薄命花”“轻薄桃花”等,都是以花喻女的,又如Moore〔穆尔〕的诗中所谓“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她那些可爱的姐妹,早已不在枝头上……”〕也是以花比少女。这样的例不少。少女自己,也是默认花是自己的表号的。她们爱花、栽花、采花,又簪花、吻花,这种举动的背面,隐着少女们的一种自觉——这样明媚鲜妍的自然的精华,正是我们女性的表号。

人生青年时代犹四季的春天,故曰青春。在时期的关系上,青年与花已有相同的境遇。又青年时代的一切思想感情等精神界的发达,都极绮丽发扬,与花的妩媚极合。因此青年见花仿佛是同调的知交,自然地发生同情。

(二)花给与青年道德的感想 花的形质的清雅不凡,使青年起道德的思想。花的形色,表示人生的复杂的象征:例如就色而论,白色表示纯洁,赤色表示爱情和繁荣,紫色有王者的象征。就形而论,桃花梅花表示复杂的统一,菊花表示整齐,玫瑰花牡丹花表示结构的调和,紫藤花等表示变化的统一。这等象征,在不知不觉之间给青年道德的暗示。菊花的凌霜,梅花的耐寒,对人也有一种孤高纯洁的暗示,山间的花、水溪的花、人迹绝少到的地方的花,也同样地开颜发艳、不求人知。这给人更高尚的暗示,引起人的超然遗世的感想。诗所谓:“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引起人对于自然的神秘的探究心,终于崇敬自然的神秘,感入自己的心身。女子受花的道德的暗示,更大于男子。

(三)花给予青年美的感情 青年的艺术修养方面,得益于花的感化不少。花实在是自然界的精英,是自然美中的最显著的。拉斯京〔罗斯金〕说:“见了一大堆火药爆发,或一处陈列十分华丽的商店,一点也没有可以赞美的价值;见了花苞的开放,倒是极有赞美的价值的。”花在实用上,效用极少,不过极少数的几种作药品等用,此外大都是专供装饰的。然而实际上,装饰用的花赐与人们的恩惠真非浅鲜。青年因花而直接陶冶美的感情,又间接影响于道德。无论家庭学校,凡青年所居的地方,皆宜有花,这是艺术教育上最有价值的事件。实利的家庭,以种花为虚空无益的事。实利的学校,养鸡似的待遇学生,更不梦想到青年的直观教育的重大。所谓“爱情的只影也不留的、仓库似的校舍”,实在是对于青年的直觉能力的修养给予破坏的感化的。艺术教育发达的国学校园内的栽植和宿舍内的花卉布置,极郑重从事的。即使在都会的、地面狭窄的学校,也必设小巧的花台或窗头的盆栽。在实利的人们看来以为虚饰,独不知这是学生的精神的保护者。

要之,月和花的本身是“美”,月和花对青年是“爱”。青年对花月——对一切自然——不可不使自身调和于这美和爱,且不可不“有情化”这等自然。“有情化”了这等自然,这等自然就会对青年告说种种的宝贵的教训。不但花月,一切自然,常暗示我们美和爱:蝴蝶梦萦的春野,木疏风冷的秋山,就是路旁的一草一石,倘用了纯正的优美又温和的同感的心而照观,这等都是专为我们而示美,又专为我们而示爱的。优美的青年们!近日秋月将圆,黄花盛开。当月色横空、花荫满庭之夜,你们正可以亲近这月魄花灵,永结神圣之爱!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好花时节不闲身

青年与花

杨柳

惜春

五月

生机

梧桐树

塘栖

黄山松

上天都

 

第二章  人间有大美

绘画之用

艺术三昧

新艺术

自然

谈像

谈儿童画

谈中国画

美与同情

精神的粮食

 

第三章  有情世界, 天真生活

月的大小

有情世界

忆儿时

梦痕

清晨

白象

阿咪

幸福儿童

给我的孩子们

 

第四章  静待岁月开成花

新年

九日

故乡

闲居

晨梦

不惑之礼

古稀之贺

 

第五章  此生已近桃花源

湖畔夜饮

庐山游记之三

山中避雨

扬州梦

杭州写生

桂林的山

初冬浴日漫感

暂时脱离尘世

山水间的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