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踪和韵》:
2011年9月,他出版了散发着浓浓乡情的《桑叶情》,2012年出版了具有浓郁南国风情的《火对冰的表达》,2013年出版了用乡情抒写自己生命与心灵的《神奇美丽的博南》,2014年出版了穿越历史,推开时光窗口的《永平记忆》,2015年出版了犹如一幅江南山水画的《四美如春》,2016年出版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古道回韵》,2017年出版了雕刻时光的《银河曙光》,2018年出版了《踏雪寻梅》与《彩云恋歌》,2019年又出版了散文集《放飞梦想》。所以说,今天在大理东方散文杂志社为马永欢老师举办隆重的作品研讨会,他是众望所归,也是当之无愧的。
马永欢老师自2005年开始发表作品,14年的时间里,他的散文作品相继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上发表,可谓遍地开花,其中获奖24次。每篇作品都凝聚了马老师对文学的执着与痴迷,承载着马老师的理想、良知与使命。这样的作家无疑是优秀的。
说起与马老师的缘分还有一段故事。与马老师相识是在2017年首届东方散文奖的淄博笔会上,当时100多位作家相聚淄博,而与马老师的近距离接触是在高青县天鹅湖泡温泉时。他衣着朴素,两鬓苍苍,和善,儒雅,看起来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老头。因同池泡温泉,我们成了好友。笔会结束,马老师给我邮寄了他的散文集《银河曙光》。该作品不管是主题、语言、构思,还是阅历等诸方面,都让我倾慕不已。大理笔会前夕,马老师又给我邮寄来了《踏雪寻梅》。我翻开崭新并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踏雪寻梅》,阅读书中灵动的文字,揣摩细腻的表达,感悟作品追求的境界,思绪难宁,敬佩不已。我心目中的那个小老头的形象,渐渐变得高大了起来。拜读马老师的散文,犹如走进一座华丽辉煌的文学宫殿,可窥探马老师对情感和艺术的追求,了解他的审美境界和思想内涵,以及对文学的敬畏。马老师笔下的山水田园、历史典故、地域风情、名胜古迹以及精神向往,是那样的清晰、灵动、恬淡、优雅。如《笔走蝶泉》《巍山走笔》《倾情花街》《洱海风情》《春天外出》等,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踏雪寻梅》用典精妙、寓意深远。书名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文人骚客雪中赏梅的闲情逸致,但在本书中,“踏雪寻梅”有着特殊的含义,意在表现作者对梅花高雅品性的喜爱,对梅花傲寒独开的赞赏,对梅花唤醒百花引领风骚的欣赏,对梅花散发暗香却不争春的倾慕,同时也代表了作者对文学的终极追求。这正说明马老师从事的文学之路,已经开出了一朵幽香俏丽的生命之花,给人间带来亮丽,给世界带来芬芳,给人以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和无穷动力。
宋代诗人林逋,有“梅妻鹤子”的美誉,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千古名句;陆游笔下的梅花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风格雄浑豪健、气势奔放、沉郁苍凉,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独领风骚、傲霜斗雪,展现了刚健豪放、雄浑阔达的豪情。马永欢老师的《踏雪寻梅》也蕴含着豪迈情怀,激励着他蔑视困难.一直向前。张勇先生在《踏雪寻梅》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当我在为马老师的文学作品击节赞叹时,南宋陆游的一首诗闯进我的脑际,久久盘桓不去——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段话很好地说出了马永欢老师文学创作的初衷,折射出马老师作为作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体现出马老师“铁马冰河”的豪情以及未酬的壮志和使命。
一个优秀的作家,不可能离群索居,超然物外,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其必须具备的。马老师之所以卓尔不群,是因为他的散文中散发着思想的光芒,有着炽烈的为民而歌的情怀。他常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扎根于大理永平这片深情的土地,辛勤地耕耘着他的精神家园,始终把目光投向深邃的、灿烂的历史文化,笔耕不止,佳作迭出。在文学创作中,散文是超越物欲的精神升华。马老师在创作中找到了让灵魂偾张的生命之源。所以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不朽的历史人物再次跃然纸上,一座座青山有了高度,一道道河流有了生命的曲度,一朵朵白云有了情感,一个个心灵有了寄托。那壮丽的生命,横溢的才华,骚动的情感,彰显的个性,奔腾不羁、恣肆汪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在他饱含温度的文章中表露出来,使之成为绚烂的精神之花。如果没有饱满的生命情感,他无法抵达思想的巅峰;如果没有对人生的透视和良知的蕴藉,则无妙笔生花的篇篇美文。正因如此,他的散文才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刻。
文章犹如花朵,一旦失去生命的热力,无论多么精致,也无法焕发生命的激情和力量,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拜读《踏雪寻梅》中一篇篇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的文章,我深刻感受到马老师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生活阅历的厚重。这位大理乡村作家,远离浮躁,怀揣一颗虔诚的心,撬动历史文化的盖子,为我们挖掘出语言优美、故事神奇的动人篇章,让所有拜读过他文章的读者,都为之赞叹、感动、景仰、倾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