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十四桥风月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514881
  • 作      者:
    作者:苏子由|责编:戴婕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这本书里能看到一些文字的灵动与巧思;再一看,或能看到真诚、趣味与禅思,或能看到革新与旧知,或能看到孤独、斑斓、狡黠、苦痛与不安。这时候,也许书中的文字,会幻化成很多只温柔的小猫,跃进你的内心,让你适当顺着毛发抚摸几下,获得一些片刻的慰藉。

展开
作者简介

苏子由,诗人、写作者、音乐人、书画研习者。1994年生,清华大学首届现当代文学研读班学员。2008年,正式开始创作第一首诗《始末》;2014-2021年,创业并获投资,任集团品牌战略官;2020年,签约中国唱片集团青年音乐家培育项目。现居北京,自由笔耕,《 天生诗人》《喜欢我的人都好运》《假如世界颠倒》等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散文作品集,收录了由其创作的《我为什么写作》《朝闻道,夕死可矣》《活着要有自己的颜色》《人生四大目标》《达则孔明,穷则渊明》《不如十年读书》等散文。书中所选的散文随笔,有作者对读书、写作、文学的思考,有对故乡、生命、未来的哲思,还有关于爱情、青春、生活、理想等主题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为什么写作

“为什么写作?”

这个问题,每个写字的人都会被问,抑或问自己。孔丘答过,拜伦、乔治·奥威尔答过,亨利·米勒、劳伦斯、海明威答过,王小波、冯唐也答过。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说来也话长。

如果换成“智者”,如博尔赫斯,就会这样回答:“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写作,在那些流逝的光阴中抚慰人心。如果换成“敏感者”,如川端康成,就会这样回答:“即使靠一支笔沦落于赤贫之中,我微弱而敏感的心灵也已无法和文学分开。”太敏感的心不容易快乐,但写作会使它快乐,而且是深沉的快乐。如果换成“激烈者”,如杜拉斯,就会这样回答:“身处于一个洞穴之中,身处于一个洞穴之底,身处于几乎完全的孤独之中,这时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

文字求真,每个写字人在文字中探索人性中的无尽光明与黑暗。

写字其实没什么了不起。

只要会拿笔,只要会拼音,只要学过基本的汉字,都可以写字。闲来无事,撕来一张纸,抓起一杆笔,就可以写字,不需要热身,不需要拉筋,不需要大喝一句:“俺老孙去也!”笔尖与纸张摩擦几下,字就写完了,无论写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笔还是笔,纸还是纸,鸟儿依旧叫,云儿依旧飘。

写字其实很了不起。

冯唐总说文字打败时间,但文字其实不仅打败不了时间,挨骂时连我们的老妈都打不过。不过文字虽软,却掷地有声。写字的人中,也有我崇拜并欣赏的人,但貌似文字写得好的人总是比他人先走一步,卡夫卡40岁,劳伦斯44岁,王小波45岁,卡鲁亚克47岁,王尔德46岁。天妒英才呀!如果我的文字可以被老天爷妒忌,如果我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文字,并在几百年后,无数小孩半夜起床如厕看见天上的月亮时,惺忪着眼睛都能背诵出来,我也愿意将我的生命砍掉一半。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字穿越千年来到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我们坐下来,喝杯茶,吐口气,冷静沉着地握着他们的双手,听他们讲如何经历国破家亡、生死离别,“身世浮沉雨打萍”,如何惶恐纷争,“零丁洋里叹零丁”等心路历程。

文字需要传承。文字里隐藏着人类最高的智慧和本质的经验。汉字久远,秦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需要我们沉下心去阅读,去领悟,这需要时间,需要精力,“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互联网原住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一路高歌,跨越了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有过的繁华、变化最快的30年,弹指间可以在智能终端获取最新的全球新闻与信息,拥有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科技成果,放眼全球,综观天下。

以这个时间维度的成长经历来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的头脑更灵活,见识更广,可以利用的东西更多。

如果我们从当下积累,从手上的屏幕中腾出一点时间用来背诵《唐诗三百首》,培养几个爱好,翻一翻当下最新的《青年文摘》和《财经周刊》,时间再多点的话,还可以读一读《诗经》和金庸、古龙,条件允许的话再了解一下宋代茶盏、古玉、紫砂、青花瓷器的生产制造过程;而在日常生活中体味一下人性,挖掘一下自身的潜力……那么,当我们站在四十不惑的人生路口,走进一家咖啡馆,点上一杯卡布奇诺,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位初恋或梦中情人的脸庞,是否也能在纸上写出或手机上敲出“芙蓉如面柳如眉”的追忆?想起旧友,也能发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真挚?想起这半生,也能叹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

浮生如寄,年少几何。风雨飘零,山河妖娆。

我从小在孤独中长大,从小爱思考,从小爱写写画画。上小学时,每年寒假,我爸都会要我每周上交一篇小作文,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我就写写学校,写写红领巾,写写如何把羽毛球打到天上去,写写如何跟前排扎着小马尾的女孩上课分食一小袋辣条而不被老师发现。后来我在孤独中长得更大,也爱思考,也爱写写画画。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写写山水,写写城市,写写人情冷暖,写写如何梳一个炫酷的发型穿一条哈伦裤大摇大摆逛校园增加回头率,写写如何在过马路的时候飞快牵起姑娘的手,但自己脸红如霞而不被发现。

我看文学书,看历史书,看商业书,我慢慢发现,字写得越多,书看得越多,越能看到世界的真相,看到人的无奈。于是,好多年前,我写过一首诗,叫《耕种,食物,爱情》 :

1.

烈日燃烧着骄阳

土壤被烤出奶香的味道

老旧的农舍,等来寂静的夜晚

凌晨四点,枪弹壳掉出口袋

我不担心种下的马铃薯、番茄和韭菜

但想不起,这是第几个秋天

2.

我们给予更多的时候

被剥夺思想、努力、渴望和远方

没有丰沛的雨水和回报

死亡和野性的原始力量

将我们吞没

3.

从城市到乡下

从白皙的手掌和指甲

到满是泥土、皱纹和鲜血

从穿着华丽的行业精英

到手握缰绳、劈柴、喂马、杀鸡的农民

我们和一切说再见,奔赴未知

4.

人们热爱有机食物

把自己活得足够健康

我们面朝黄土,舍命狂奔

在奔跑中思考,为什么诗篇和文字

一定要歌颂大地

一定要用生命和鲜血的笔写下

才显得神秘、伟大,和崇高?

5.

人类逃避现实,就如

大刀砍向空气般无力

我们逃不出天,逃不出地

逃不出南极和北极

逃不出眼神到眼神的距离

逃不出头顶到脚踝的方寸之地

6.

白昼和黑夜,组成我们的眼睛

用来看清星星和太阳

我们在爱情的四维空间里

选择遗忘,和永生

7.

天空撒下弥天大谎

为何让大地顶罪?

海明威讲过写作的一个巨大用途:“When it is written, it is gone.”当被写出来的时候,就消失了。于是在写作中我思考:为什么人都会死?为什么在和姑娘目光对视的一瞬间会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为什么一群人喝酒吹牛时没人记得唐朝建国功臣是哪位,但能在拿起酒杯时齐声高呼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为什么受刑的司马迁还能忍辱负重写出《史记》,流芳千百年,姓名永流传?

在笔尖与纸张的沙沙声中,我看到时间骑着白马,从笔尖飞驰而过,扬起痛苦与喜悦的风沙,揭开那些半遮半掩的“真善美”和“贪嗔痴”。不写出来,如何消磨这无聊的时光?如何度过这漫长的人生?如何对抗华发染鬓,青春渐失?

在这人山人海的俗世繁华,在这孤独的世界,耽醉于日月星辰,流连于草木山川,撕一张纸,抓一杆笔,用一颗柔软而坚定的内心,救赎自己的痛苦。倘若在若干年后,自己的若干文字有幸影响若干位少年少女,救赎他人的痛苦,我便知足。想到这里,我焚膏继晷,我圆木警枕,我埋首苦思,我奋笔疾书,我管他岁月荒凉,遥亘千里,管他四季交替,斗转星移。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不做蝼蚁也不为做神,此生做个写字人,足矣。

我拿起笔,听见月光敲击地面,看见秋风亲吻大地。木棉会开花,星星会说话。


有间书房,余生不慌

在北京的时候,有间书房对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准备着随时搬家,随时离开,随时流浪,所以不存在“书房”这一空间。眼看着堆在桌子上的书一本一本地增加,从昌平区,到海淀区,到通州区,到朝阳区,到西城区,搬书的纸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沉。

终于在一次搬家后,我买了一个六层的简易型书架,把所有的书,历史、文学、诗歌、经管、商业、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工具书等,按照分类整齐地搬到书架上,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仿佛肉身有了一个安身之处,灵魂有了一个栖息之所。古人记:“茅屋三间,木榻一枕,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行吟。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我相信这是所有文艺青年和读书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或古或今,书房的布局与装饰、气质与韵味,是读书人的审美决定的,因人而异,因人而雅。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不如十年读书

002 我为什么写作

010 有间书房,余生不慌

014 不如十年读书

019 自古文章憎命达

022 朝闻道,夕死可矣

028 诗人风骚,飘飘欲仙

034 漫卷诗书喜欲狂

039 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043 寄给二十五年后的一封信

第二辑 二十四桥风月

050 美景,美食,美女

057 世事短如春梦

062 关于故乡,关于青春

067 二十四桥风月

073 爱情的保质期

077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082 择一城而孤独终老

086 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三辑 文学经纬

094 当代文学困境

101 “鲁迅批评”与“批评鲁迅”

108 王小波和他的作品

114 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

118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

124 钱锺书《围城》的秘密

130 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浅谈女性主义

第四辑 活着要有自己的颜色

138 何以遣此有涯之生

143 人为什么要工作

147 活着要有自己的颜色

152 人人皆可为尧舜

156 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161 何为修行

164 生而为人

169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五辑 十二字真言

174 伤心要趁早,出名不怕晚

178 春节科学相亲指南

181 都市青年健康生活指南

186 笑着看清生活

190 君子九思

194 给单身姑娘的十句话

200 十二字真言

204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第六辑 人皆草木,不必成材

208 陶然自乐十八则

212 不如吃茶趣

216 我要尘世的幸福

219 人皆草木,不必成材

221 占有和存在

225 闭门即是深山

230 我的两个爷爷

234 关于勤奋、天赋和机遇

238 达则孔明,穷则渊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