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走的人生(修订版)(精)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0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807683896
  • 作      者:
    作者:俞敏洪|责编:赵庆丰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俞敏洪60年的生命感悟,沉淀着厚重的人生智慧。旅行、读书、生活小事、生命感悟、教育思考、社会问题,闲话私语,质朴而厚重。用拉家常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真实的见闻和思考,见微知著,给人以启迪。

展开
作者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展开
内容介绍
俞敏洪亲笔撰写个人随笔《行走的人生》,展现60年来沉淀的人生智慧。旅行、读书、生活小事、生命感悟、教育思考、社会问题,闲话私语,质朴而厚重。 俞敏洪说,人生就是活在过程当中,不要害怕失败和艰苦,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负重前行的过程,俞敏洪书写自己行走的人生,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自己感受前行力量之所在。
展开
精彩书摘

生命的毁灭与尊严————记这奥斯威辛之行     这个地方,既不是一座城市,也不是一个景点。要不是因为希特勒在这里建集中营迫害犹太人,今天这里应该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地方。但现在这个地方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几乎每个人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有点不寒而栗。因为从1940年到1944年,有上百万犹太人、波兰人,还有苏联战俘,在这里被迫害致死。这个地方叫奥斯威辛。

在去奥斯威辛的路上,一路下雨。从布拉格驱车500公里,从宽阔的高速公路驶入狭窄不平的波兰乡村公路,即使在今天依然能够感到这个地方的闭塞和隐蔽,要是没有GPS导航,要找到它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当初德国的党卫军就是因为这里的隐蔽而在这里建造了集中营,最初是为了关押波兰政治犯和苏联战俘,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里是屠杀犹太人的最佳地点。火车源源不断把人运过来,一个集中营明显不够使用,于是德军在三公里外的比尔科瑙又建了一个集中营。这个集中营的规模比第一个至少大五倍,运人的铁路直接铺设到集中营里面。犹太人被运来后,德国人从中间挑出一些身强力壮有劳动力的人,其他的人不管妇女还是孩子,直接送进毒气室,被送进毒气室的人达到总人数的75%左右。

现在的毒气室和焚化炉已经是一片废墟。德军撤退的时候,为了毁灭罪证,用炸药把毒气室和焚化炉全部炸毁。我到达废墟现场的时候,天空飘着小雨,我没有打伞,伫立雨中,任由雨水打湿我的头发和衣服。面对这片看上去并不是很大的废墟,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用毒气毒死过一百多万人,焚烧过同样多的尸体。你也很难想象同为人类的纳粹能够心狠手辣到这种地步,不论儿童妇女,竟然能够心安理得地把他们统统处死。然而,这就是事实。

也有德国的旅游者到这里来,为他们前人所犯的罪行痛哭流涕,甚至长跪不起。但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人类确保不会再犯吗?只要人类互相还有仇恨,只要还有人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惜一切,杀戮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甚至同一民族之间的互相冲突和残杀,依然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一个民族不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和罪行真诚检讨,这个民族就不会进步,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历史一定会卷土重来。

现在的集中营遗址依然被当初德军竖立的铁丝电网包围着。一号集中营的营房,由于建造得比较结实,都按原样保留了下来,被开辟成了博物馆。博物馆的墙上,挂着成千上万在这里被关押和死去的人的照片。这些照片有老人有年轻人,有男有女,大部分人的脸上充满惊恐,但有些人脸上却有着微笑,不知道是面对死神的无畏,还是向往新生的勇敢?在博物馆,我看到了被关押的人画的壁画,读到了被关押的人写的诗歌。生命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也没有失去尊严。

在比尔科瑙的二号集中营,由于很多棚屋是当年临时建起来的,不少已经倒塌,留下的一些供游人参观凭吊。在恐怖的集中营营房周围,居然大片大片开放着各种野花,黄色的、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从营房延伸开去,一望无际。是不是那些已经消逝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重回世界,宣示生命的尊严?万恶的集中营,尽管到处被野花覆盖,依然是人类身上不可磨灭的伤疤,时时警示我们要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开车离开集中营的路上,不远处看到一对新人正在路边的教堂举行婚礼—人类对生命和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每分钟都在进行。

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我到达每一个地方,都会买一张明信片,作为对生命旅程的一种纪念。但是在奥斯威辛,我买不到明信片,这是一个没有明信片的地方!确实,在这里,人们没法寄出代表着欢快和轻松的明信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拓展生命的版图

探寻西西里岛之旅

死海漂浮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欧洲的小村镇为何与中国不同?

五渔村:安静美好的“世外桃源”

人生一定要有一次这样的旅行

卡伦庄园的美丽与哀愁

欧洲十日:无目的的享受之旅

卢瓦尔河谷边的美丽梦想

圣米歇尔山:灵魂之上与尘嚣之下

生命的毁灭与尊严—记奥斯威辛之行

喀什之行

谢尔盖:以凡人的刻苦步入圣人的境界

古城徜徉:品味摩洛哥之旅

喀纳斯之行

第二章 阅读是我平生一大乐事

看历史从眼前流过,凝聚成永恒

红叶相逢瞬间的诗意与暖意

书中窥人:他们让我感动,让我怜惜

无印良品的启示

因为信仰,所以勇敢

孤独的作者,绚烂的故事

时空交错的瞬间与永恒

在放不下中选择放下

回忆和向往都在远方

在渴望与无奈间交替的爱情

一本好的历史书是什么样子?

“庄周梦蝶”的谦卑与智慧

变革从突破自己开始

一部日本人写的中国历史

在书页间感受帝国兴亡

催生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人物

第三章 人生就是活在过程当中

钱要怎么花才算幸福?

人生的路过

如何治疗纠结的毛病?

人生不就是活在过程中吗?

 其实我也会犯“拖延症”

希望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别让物质追求成为唯一信仰

卡洛斯的奋斗

论“人定胜天”碑的倒掉

骨折的那些日子

计划的人生不一定收获更多

让恐惧成为再次飞翔的翅膀

我的军人情结

夏日停顿

快乐是会传染的

 积累好的势运

 谁是我们的老板?

 我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

 人的本性是什么?

第四章 滋润生命的小事

 那些滋润我生命的小事儿

 像蝉一样,至少让生命放声歌唱一回

 那条小溪

 四季轮回的时光之歌

 一场让我潸然泪下的电影

 那一片灿烂的格桑花

 活出别样的辉煌与灿烂

 春天、星光和狗:在温哥华的日子

 做一株狂风中坚挺的树

 蜗牛

 花为谁开

 沙尘暴后,必有澄明

 这棵老桃树

 生命和季节相应,云飞花开

第五章 教养比富有更重要

 让孩子于课堂外自由行走

 探访伊顿公学:这里有真正的贵族精神

 想受人尊重,教养比富有更重要

 我们来谈谈情商的问题

 “过度修剪”的教育导致“残废”人生

 让孩子回归快乐真实的天性

 慕课,一场人人受益的教育革命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第六章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为人性最深处的追求而战

 制度与共识

 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灾难频发,政府与民间都应反思

 创新未必破旧

 可怕的“正确臆想症”

 透视极端行为背后的社会问题

 沧桑的脸,孩子的眼

——说说乔布斯最崇拜的那个天才

 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春秋战国和宋朝?

 法治不需要下跪

 愿美好生活永不通过战争实现

后记 伴季节悲喜 随岁月精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