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上云起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442411
  • 作      者:
    编者:周华诚|责编:张磊
  • 出 版 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去野,是生活的态度,更是内心的召唤——去追求个体的自然与真实,追求个体的精神满足。让我们张开怀抱,更热烈地拥抱自然。 待云雾稍散,视野开阔处,但见白色云龙栖停在绿色山腰上,连绵数里,煞是好看……
展开
作者简介
周华诚,1979年出生于浙江常山,作家,影像记录者。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文创品牌“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浙江省作协“新荷人才”实力作家。出版作品有:散文集《一饭一世界》《西湖时光:遇见24节气》《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等,中短篇小说集《我有一座城》《没人知道你在寻找什么》,影像书《小世界》《爱比技巧更重要》等十余种,有作品被翻译成韩文、英文、阿拉伯文。作品《父亲的水稻田》入选黄山国际摄影节。新作品《草木滋味》《造物之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散文合集,收录草白的《甜物质》、甫跃辉的《去黄岩》、何婉玲的《九峰读书图》、松庐的《江南有丹橘》、孙雯的《青绿与少年》、沈希宏的《黄岩博物馆记行》、王寒的《黄岩风物志》、周华诚的《深山云起》、周吉敏的《站在一块古砖前》等作品。 舒适的阅读体验得益于作者的语言风格:平实与秀气之下暗藏大智慧,谐谑中的小情趣呼之欲出,情到浓处时,诗意便流满了字里行间。
展开
精彩书摘
甜物质
“这一生,你可能偶尔经过甘蔗田/偶尔经过穷人的清晨/日子是苦的,甘蔗是甜的”“曾经,甘蔗林沙沙响,一个穷人/也有他的神:他把苦含在嘴里,一开口/词语总是甜的”。
1
一个女孩儿在“知乎”上分享她的恋爱经历,提到一个很小很温暖的细节:男孩儿在加她微信时,悄悄往她手心里塞了一颗糖。因为这颗糖,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忽然焕发出幽静、甜美的气息,好似一个孤单的旅人忽然被置于时光的绵长与温情之中。人类对甜味的迷恋几乎是永恒的。一个小孩儿总无法抵挡糖果和故事的诱惑,而成年人,对甜的渴望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对甜味的追求早已超出人类的味觉范畴,成为镌刻在遗传基因里的神秘物质,代代相传。不仅人类,动物也嗜甜,蜂蜜是蜜蜂精心酿造的甜物质,蜂鸟每天摄人的糖要占体重的一半,而蜗牛最喜欢吃草莓、香蕉、橘子等甜果。另外,蔬菜瓜果上的寄生虫也是甜的忠实粉丝。经济不好时,糖果的销量却很好。糖不仅是食物,它的甜,还给人带来安慰。艰难岁月里,糖果营造了味蕾上的天堂。一颗紧攥在手心舍不得舔舐的糖果,成了延迟享受的美味及一生幸福的隐喻。
人类社会,随着时间流逝,甜味越来越浓。就像茶叶和椅子,糖逐渐从贵族的专属品,蜕变为平民的“解苦剂”。
以下是散落在典籍中与糖有关的时间列表,也是一张断断续续的甜味线路图,人们或可由此找到甜物质的源头。
西周:《诗经》关于糖的记载“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意为周的土地异常肥美,连堇菜和苦菜也像饴糖一样甜。饴糖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硬糖。
东汉:《异物志》描述了作为主要产糖物质的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日糖”。这便是红糖制作的“雏形”。
北魏:《齐民要术》记载了饴糖的做法,“取黍米一石,炊作黍,着盆中。蘖末一斗,搅和。一宿则得一斛五斗,煎成饴”。
唐朝:《新唐书》记录“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古代中印度之国)取熬糖法”,这是官方正史中的记录,明确中国最早的制糖术来自印度。
南宋:王灼《糖霜谱》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关于植蔗和制糖的科技专著。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对砂糖的物理性状作了描述,“凝结如石,破之如沙”,并在“沙糖”条下记载:沙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沙糖,就是现在的红糖。
当代:1998年,季羡林完成七十余万字皇皇巨著《糖史》。
……
所有与糖有关的文字大概都是带甜味的。犹太人让孩子亲吻带有蜂蜜的书本,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阅读是甜的。那些甜味就像是由最深沉的大山所酝酿的甜美溪流。人类为了获得它们,曾在春天的花田里寻找,在夏天的果园里寻找,直到找到那片甘蔗林。
2 就像春天发轫于一朵花,人类最清澈、最恰到好处的甜来自一株叫“甘蔗”的草本植物。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出征印度时,部下中曾有人告诉他此地出产一种无需蜜蜂就能产出蜜糖的苇草;当他结束对印度的征战返回时,也将这奇异的植物带回。从此,甘蔗跟随亚历山大的军队传入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珍贵的商品。
印度既是佛陀的故乡,也有可能是甘蔗的原产地。甘蔗大约在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以“柘”称之,到汉代才出现“蔗”字,它们的读音可能都来自梵文。季羡林先生的《糖史》可谓这方面的权威著作。
这种遍植在广袤大地上的禾本科植物,为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木,天生就有“清热生津,润燥和中”之效,被医家列为“补益药”。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感觉世间万物皆有其时,世间万物皆有其用。
很小的时候,我就像蜂鸟那样对甜味着迷:吸食栀子花的花蜜,像嚼食甘蔗那样嚼食茅草根或玉米秆子以获得那一点点稀薄的甜味,吃完糖果后留着糖衣夹在书本里特意闻那淡淡的甜香……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到某种难以言喻的欢乐。我还知道哪种植物叶片富含甜分,哪种果实汁液丰盈、鲜甜,哪处山岩壑谷里的泉水有股特别的清新、甜润之气。那时候,好像大地上长出的所有东西都是能吃的,都带着甜味。
中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度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而浙江台州黄岩头陀镇所在的北纬28.62度也有甘蔗种植。从宋朝开始,这个位于黄岩中部的小镇就开始栽种甘蔗了。而我生活的北纬29.09度的村落却没有甘蔗,我们种向日葵、油菜、小麦。我们总是把玉米秆子当甘蔗嚼——它们中也有甜的,淡淡的甜也是美味,也弥足珍贵。
卖甘蔗的小贩把摊位支在学校门口或戏台前,把长长的紫色的、绿色的甘蔗,斩成一小节、一小节。一毛钱一节。硬硬的外皮里装满甜汁。那时候,所有能吸引我们的食物都是甜的,水果糖、爆米花、柿子、柑橘,其中以甘蔗的甜最为清润和惊心动魄,就像大地深处涌出的甘泉。
P2-5
展开
目录
草白
甜物质
山野游荡的人
甫跃辉
去黄岩
何婉玲
九峰读书图
三杯酒
这里真安静
听听山间的鸣唱
松庐
江南有丹橘
松三
在湖边
温柔的注视
孙雯
青绿与少年
沈希宏
黄岩博物馆记行
王寒
黄岩风物志
周华诚
深山云起
父子工匠
甜意辽阔
端午节的食饼筒
周吉敏
站在一块古砖前
半山,不仅是一个村名
周水欣
沿江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