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上华痕(一个人的博物叙事)(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2659098
  • 作      者:
    作者:郑亚|责编:朱志凌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海上华痕 —— 一个人的博物叙事》以独特的博物视角,融合对上海城市历史的理解,对上海人文生活的眷恋。这本文化散文集,是作者郑亚以学术素养、专业眼光、工作经历和个人情感集成的有关上海的故事。


郑亚女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专业,又长期在博物馆系统工作,为这座城市的俗世烟火与诗意繁华留下记录。全书分“观博寻踪”和“读城阅市”两编,以及附录编,各有侧重,但字里行间,全是深深的眷恋和敬意。


郑亚对文博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她对城市历史的探寻,乍看都在一砖一木、一路一楼的盘桓上,在一碗热乎乎的江南的面里。其实更多着眼在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观照,并源源不断注入女性文字的温雅委婉,因而带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成分。


捧读本书,让人感慨也让人深思,在时间不断迁移的进程中,如何保持城市精神内核的魅力常在。作为一个上海人,尤其是一个文博人,在城市的这种大变局中,应该如何自我的定位和与时代、与社会的呼应,或许是这本书一个重要的命题。


展开
作者简介

郑亚,笔名尔雅、小雅,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少女,热爱写作,亦对古文字和古代工艺美术兴趣盎然。在上海市高中生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借此加分被复旦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录取。就学期间,虽有历史系颇多名师点化,却更为痴迷上海博物馆专业大家传授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历代陶瓷等文物课程。1996年大学毕业时,恰逢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新馆建成开放。以三次投递简历三次面试之一腔热忱和数篇已发表的豆腐干文章,如愿开启文博职业生涯。


展开
内容介绍
上海,第一眼繁华忙碌,第二眼高效有序;而郑亚的《海上华痕——一个人的博物叙事》将给你独特的博物视角,融合对上海城市历史的理解,对上海人文生活的眷恋,以流畅优美的随笔方式,把专业严谨相对枯燥的文物、博物馆、历史建筑、城市空间等娓娓道来,并穿插上海文博行业发展个人职业记忆,呈现出一部微型的近30年的上海文博变迁史。 “观博寻踪”,以复旦200号文博系小楼为缘起,追溯与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青浦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等诸多博物馆的工作交集,以及这些博物馆的渐进发展;亦通过故居、故居建筑与藏品、纪念展览与活动,对鲁迅、丰子恺、巴金、陈从周、杨可扬这些上海重要历史文化名人的踪迹加以细密寻访,呈现出在上海文化中更为真实、多元、立体的历史人物形象。 “读城阅市”,是更加生活化的城市观察记录,包括申报馆、泥城桥、西藏南路、甜爱路、多伦路、茂名路、南京路、凤阳路、汾阳路、安福路这些与上海近现代史渊源颇深的街区马路,还有张园、大学路、永平里等近年来新出现的时尚市集,也体现了上海在新旧融合留存使用中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独到之处。另有关于上海豫园、古猗园、课植园、秋霞圃等江南古典园林与复兴公园、人民公园、鲁迅公园等近代城市公园的游园回想,折射出上海文化中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内在品质。 期待你,用博物爱好者的思维,用城市游历者的脚步,用文化观察者的视角,在史料与文物中沉潜;在博物馆、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区中出入;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园林景观文化空间中穿梭。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公园宜休憩、城市有温度……这里是上海,让我们一起进入“海派城市考古”!
展开
精彩书摘

后记(郑亚)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无意之中在电视上看见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介绍经典文物,并欢迎学生们去参观上博起,到高考时填报当时许多人都闻所未闻的文物博物馆专业,至1996年毕业前执着地数次投递个人简历,经过三次面试,得以进入刚刚落成的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新馆,个人的小小职业梦想升腾而起。在上博的十年,我受到不少专业前辈的呵护指导,也常常为未能真正深入古代艺术文物学术领域暗自苦恼,但十年的耳濡目染,以及投入2002年前后上博建馆五十周年馆庆的一系列重大活动,现在回想已经是特别的幸运。


大概是2003年,我参与了若干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进的工作,也让我对上海的文博工作有了新的认知。通过对全市行业博物馆的调研,我十分惊喜地发现上海作为近代140多个行业的发源地,蕴藏了极为丰富的行业文物资源。还配合首次在全市范围开展的文物保护建筑特别开放,多处的观众蜂拥“告急”和全市文博工作者的“救火”疏导,也让我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上海拥有大量对社会公众充满强烈吸引力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由此,在上博的古代艺术文物之外,我开始关注上海的文物博物馆,上海历史掌故、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2006年后,我转入当时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与全市多家博物馆打交道;在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的2010年,参与筹备多时的国际博协大会,紧随世博会的圆满闭幕,于世博园区召开,借此与全市以及全国的博物馆同行有了更多的交流。也在这前后,随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改制,我进入上海市文物局工作,调整心态,适应诸多繁难,仍为上海作为单体城市拥有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而自豪。


在经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短暂的工作历练后,2014年我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工作,重新学习如何管理推动这座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人物类纪念馆的运营与发展。就文博行业而言,这样的多次辗转让我几乎无法在专业上有深度积淀,也难免困惑丛生。所幸,让我慢慢走出这种困惑低迷的,是对上海文物博物馆不变的热爱,还有多位专业前辈的鼓励。


从回忆自己在复旦文博系就读时陈佩芬先生、陈克伦先生的传道授业开始,在复旦多位专业老师的认可下,包括杨志刚老师督促集结出书的鞭策下,我终于逐步静下心来,追溯以往的职业记忆;研读上海城市历史专业资料,走入可以徒步体验的博物馆、文物建筑以及历史街区;也利用片段的时间,陆陆续续描摹我触摸过的上海博物文化。对于这些文字,一开始我并不自信,依旧是专业领域的前辈温暖鼓励——精深的学术研究当然需要钻研,而通俗易懂的普及文章也需要有人孜孜以求,这样,文物与博物馆促进社会发展才不是纸上谈兵。在这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邢建榕先生从档案学专业角度发表的诸多有关上海城市历史的精炼短文让我获益颇多,《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的编辑约稿也让我愈发理解立足专业服务公众的价值所在。


一转眼,与上海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已经相随相伴了半个世纪,此前的人生旅途中与文物博物馆专业亦耳鬓厮磨了近30年的光阴。


感谢为我题写书名“海上华痕”的刘一闻先生。他热忱又严谨地垂询:“‘华’字与‘花’字相通,书名更倾向于哪个含义?”我恭敬作答:“‘华’字在金文中原意为树木上的花朵,引申为美好的光辉,也被提炼象征华夏民族。作为书名,寓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存在上海的美好记忆,可以说两层含义都有。”应该是满意于我的回答,一如多年前我在上博向他求教馆藏书法作品中某个字时,他给予的温暖笑容,题字以异乎寻常的快速到了我手中。


然而,我自当明白,这并不是仅仅出于对我的认同,而在于对上海文博工作的共同情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我完成这本书三样的校改时,已经到了今年的3月中下旬。疫情防控的升级,令校样难以返回出版社。此时,我必须进入单位开始计划为4月1日至5日的闭环值守。我与责任编辑商定,校样我随身携带,4月5日一解封立刻快递。


然而,从3月31日晚进馆到6月1日中午离馆回家,这场特别的值守,让我在馆里住了整整62个日日夜夜。在这60多天里,馆内同仁包括负责鲁迅墓和鲁迅故居的安保、维保及保洁将近20人。在有限的条件里,要组织大家定期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跟进上报检测信息,操心一队人马的衣食住,心悬归属不同街道管辖的鲁迅故居人员,安排定期的建筑检查、展厅巡查、设备检修、消杀清洁、疏通堵漏;还时不时参加或者主持各类线上会议,和同事微信加电话轮番策划讨论多个鲁迅主题的云诵读、云展播,动不动依赖醒脑药油和清目眼药水,确保及时核查专业资料和审读微信稿。为了在盒饭和方便面之外加持抵抗力以及稳定军心,我加入“抢菜”大军,深入单位小食堂腹地上手掌勺,尽力改善伙食;为了保证人高马大的男同事在值班室睡得安稳,我从办公室行军床睡到大会议室沙发再睡回办公室打地铺……在这段特别的时光里,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如此接近鲁迅纪念馆,接近这座建馆71年、局部保留的老建筑65年、改扩建也已23年的老馆,接近它细碎的日常运作、接近它稳定平实的内在——北京同行赞叹我的不易,而我只觉得坚韧守护正是文博人的天性与本心。


6月5日,风雨大作,居家休整,而这份校样也从单位背回了家,等待交付。一边各种整理家务,一边在B站上查找文博学习资源,居然发现了2002年的央视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当时60岁的刘心武在《抚摸北京》中以长者的口吻说,只要能融入北京日常生活,认同北京的城市文化观念,那就是北京人。也微诧那时40多岁的孙甘露,反复表达自己只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观察者、游荡者,以疏离挑剔的姿态叙述上海《此地是他乡》。他们各自在文学领域里的成就远非我能企及,而他们与所在城市的情感自有各自的缘由。


而于我,上海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所能触及她的荣光与沧桑,我所能感受她的欢乐与忧伤,我苦苦追溯的她的传奇过往和不愿放手的正在快速消失的当下,都是我一个人的博物叙事。

也期待着,有你,共同沉浸。


作者  2022年2月沪上  2022年6月补记


展开
目录

《艺术第一眼》目录003 序一.时间在空间里,空间在时间中.杨志刚

008 序二.一座城市的俗世烟火与诗意繁华.邢建榕


015 观博寻踪

017 复旦文博——那些200号的时光

022 这座城,让我与博物馆同行

030 我的人民广场“文博之旅”

038 秘密花园——上海的女性主题博物馆

043 与大学博物馆的美好相遇

050 博物馆,一杯宁神的咖啡

055 那些不期而遇的鸟儿们

067 从轻云出岫到苍茫翠微

072 且饮香杯浮玛瑙

077 博物馆里“听弹琴”

083 世上一切都见缘——陈从周百年诞辰痕影

089 上海之恋——读杨可扬版画与藏书票

099 大陆新村鲁迅故居

109 鲁迅家用花瓶中的深情寄托

120 不拘方寸之间——由印章探究鲁迅的世界

129 长乐邨丰子恺旧居

134 武康路巴金故居


141 读城阅市

143 走进申报馆

149 泥城桥之约

155 西藏南路之南

160 都会“一叶”

165 甜爱路的幸福时光

171 喧闹边缘的多伦路

175 邂逅茂名路

185 偶遇张园

190 浮光掠影大学路

194 轻歌曼舞永平里

198 寻路M50

204 一个人的南京路

209 一程烟火凤阳路

212 十年之后——在黄陂北路转南京西路

215 夏暮缱绻汾阳路

220 安福路的花影

228 海上游园寻梦

236 长新路上的晚饭花

242 读《星期天》——汪曾祺笔下上海浮世绘

255 附编

257 巴黎博物馆掠影

262 融合.对应.兼顾——加拿大博物馆建筑的启发

274 历史遗产:保护利用可以并重——英国历史遗产类博物馆的探究与启示

285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