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记 我的清凉村
2014年12月1日
隆德县清凉村——这个我即将生活两年的村子,知道它的第一份材料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固原分行的一份邮件,上面写道:“位于隆德县城南7公里处,一条清凉河从村里穿过……”
“一条清凉河从村里穿过……”想想这句话,得是多么浪漫的村子,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在葫芦河里摸鱼的情景。
对于自己的此次“出嫁”,想着是在一个新的环境、新的领域锻炼自己,把自己的工作想法变成现实。这是一个十分空旷的目标,也是一个疯狂的念头。再者,想着真正为农村、为农民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心灵找到一份安宁。
一个偌大的生态养殖基地,来来回回的车辆将一件件土特产运往外地,家家户户房顶上闪烁着光伏板的亮光,村部旁边崭新的亲子体验中心、亲子图书角,孩子们愉快的笑声飘荡在乡村里,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似梦非梦……
一场重感冒。没有一点征兆,凌晨5点,外面的风牛一样地吼着。翻来覆去,浑身发冷。带了点简单的行李,随车向隆德县清凉村进发。一路上,一会儿睡着了,一会儿又醒来,感觉总是迷迷糊糊的。到固原分行,由他们带路到隆德县,按照组织程序,先与县扶贫办的同志见面,到镇上接头,再由镇上带路到达村部,顺利完成派驻单位、县扶贫办、乡镇、村的“层层交接”,送达此行的目的地。
我们从镇政府出来时,跟在副镇长的面蛋蛋(面包车)后面,绕了几个弯,翻过新兴塬,不长时间就到了清凉村。
村部院子里有一个幼儿园,一排房子在下午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温暖。村部院子里摆放着儿童游乐器材,还有几个人在埋头粘着地毯,说是今天要完工。人来人往,出出进进,好不热闹。
吴镇长用自治区党委的文件和扶贫办马骥传达的精神,简单地介绍了本次的目的,介绍了自治区关于驻村扶贫开发工作的精神和县里目前接收驻村干部的相关情况。
副镇长说:“村上就这么个生活条件,村部办公用的这问房子是幼儿园的房子,借来平时办公用。”
支书补充说:“有时候在这里午休或者偶尔住一晚,能将就。”
副镇长说:“镇上倒是有两间房子,最近正在安装暖气,但房子在搁硓硓(角落)里,阴冷得很。”
我说:“就住这里吧,住在镇上不像话。”
寒暄了一会儿,副镇长切入正题,介绍村里的情况,包括清凉村现有人口、生产生活状况等。前几年驻村的是自治区地矿局的一个赵处长,帮扶力度也很大。着重表扬了我们固原分行去年的扶贫工作业绩,购置了办公设备,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等。言语间流露出对扶贫工作的主观看法,有积极方面的,也有对于扶贫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或者扶贫本身已经是个历史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的认识,说明了扶贫的艰巨性。关于清凉村的现状,离县城近,村民生活大体还可以,不像有些村,亟须解决这些基础设施、设备的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到了大概一公里的路面需要硬化;还有,不知我们单位帮扶力度大不大,村民家的院子能否硬化,当然这是个大工程了;还有,就是平时的一些慰问、资助等,老百姓都非常欢迎。
我也没有立即答应,说:“根据情况,会向上级行报告。单位领导说,我们单位派了人到你们村,咱们就是结对子的亲戚了,还得你们镇上多照顾,村上多费心,帮忙把火架好,生活上多照顾着,有啥事了多联系。”
我和几个村干部互相留了电话。
村支书姓杨,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中年男人,宽宽的脸,光亮亮的头发,面色红润,更像是一个公家人。村主任黄收成,干干瘦瘦的年轻人,看年龄,应该是70后。头发黄黄的,像乱草一样无所畏惧地在头上盘着,穿着休闲西服,里面一件单薄的毛衣。我站在院子里,一阵冷风吹过,让人直打冷战,人家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今天,我感冒得实在难受,但对于见面会上提到的几个需要落实的事情,我在大脑中做了高速记忆。他们对我所问的情况如数家珍,多少数据,啥啥情况,问啥答啥,有情况了说情况,没情况了就很简单的几句话,很干脆。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