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色记忆
1.土塘镇栖下村: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冯任的红刃出鞘
【冯氏家训家规】报国须宜急,流膏切莫贪。身正莫流俗,守义而怀仁。
一个村庄之名,因其中的一个字电脑里打不出,在《新华字典》里也查不到,只能用形近或音相近的字替代,土塘镇冯家坊村委会栖下村应该是都昌有此现象的唯一的一个村庄。“栖下村”已在法理上进行了确认,村民身份证上就标示此名。有学者认为“厦下”的表述更准确。其原始村名中的那个字念“sa”,写法是厂字头里一个西。都昌方言中至今有此说,所谓“厦下”即偏房、旁屋也。都昌冯姓乃“理学世家”,源于南宋祖先冯椅(号厚斋),曾受业于一代理学大师朱熹,是都昌“朱门四友”之一。椅公的十一世孙冯郁清三子冯琛(1436—1486)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冯家畈迁项家畈,起初在栖下村建了一个旁屋,放农耕用的犁耙和水车,这便是“厦下”村名之由来。现如今,栖下村有时也被人写成“耍下村”“厦下村”。
栖下村名垂青史的人物,革命烈士冯任是最辉煌的一个,以至村里2010年新修的祖堂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冠之以“冯任纪念室”之名。冯任(1905—1930)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秘书长、代理省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代理省委书记,是民主革命时期都昌乃至九江籍人士在党内任职最高、资历最老、影响最大的革命烈士。权威部门称冯任为“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 泓澈少年
翩翩少年冯任,在15岁之前,一直是在家乡都昌度过的。
冯任1905年11月2日诞生于都昌土塘冯家坊栖下村的一个乡绅家庭。祖父冯光灿(1854—1907)终生以教育为业。父亲冯奕昌(1884—1936),名垄,号惜非。戊戌变法后,天下废举兴学,他考入南康中学。受辛亥革命影响,体格魁梧、性格刚直的冯奕昌在南昌进入警官养成所学习,先后任湖北省沔阳县警佐,江西南城县、安义县公安局局长。晚年居都昌县城,得急病而逝,享年53岁。冯任原名冯世法,字秉伊,有弟冯世尧、冯世舜,姐冯桂花。
冯任自幼聪颖好学,5岁接受传统文化启蒙。他少年时代的教育主要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舅父曹庆南。曹庆南号幼虞,是邻村曹店人,早年毕业于江西初级师范学校。因痛恨清廷腐败,曹庆南试图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在曹店创办私立三村高等小学。冯任从8岁起就在舅父办的学堂读书。曹庆南学问笃深,为人正直,因膝下无子,故在生活上尤其照顾大外甥,对他的学习上尤为严格。学堂辟有藏书室,冯任求学四载,博学善记,受到了良好的小学基础教育。第二个是恩师李伯农。李伯农是土塘中屋李村人,都昌新学奠基人,江西省教育界知名人士。李伯农在冯任父亲冯奕昌病逝后为其撰写传略;李伯农殁后,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为其撰墓志序。李伯农创办都昌源头港广智高等小学,学堂开设中文、英文、算术、历史、地理、图画、体操等新课程。作为校长的李伯农亲授文、史、地等课程。他在课堂上抨击时政:“当今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做文官的不吃人,做武官的不抢人,已属少见!”
1918年春,年少的冯任就读于广智高等小学。次年,五四运动爆发,冯任带头参加学校的宣传队,在乡村宣传爱国思想,反帝反封建的火焰在他稚嫩的心里升起。冯任的父亲冯奕昌是个守旧的知识分子,担心儿子在学校会有过激的言行。1918年9月,冯任的生母曹碧玉病逝,冯奕昌即为长子冯任娶进一大龄女子江氏,打算让冯任在小学毕业后完婚,以此对冯任形成羁绊,也让冯家早日添丁,支撑门面。冯任坚决拒绝包办婚姻。母亲刚去世,父亲就让他娶妻,他对父亲的做法很不满,这也是冯任急于赴南昌就读以摆脱婚事束缚的一个原因。1926年初,冯奕昌派女婿黄文华到南昌,以与江氏解除婚约为由,劝21岁的冯任回家。冯任回到了栖下村,父亲旧话重提,硬逼着长大成人的冯任与江氏结秦晋之好。已下定决心行走天下、投身革命的冯任哪肯屈从?他硬是在地板上睡了一夜,第二天离家返昌,自此再也没有回过家。1927年,冯任与南昌职业女中的学生郑若兰结婚,郑若兰与邵式平的妻子胡德兰同班。父亲接到儿子的书信,尽管生气但也奈何不得。他把江某当作亲生女儿嫁出去,这样做也没失体面。父子间的亲情终是割不断,1930年6月17日冯任在武汉被捕,传出要千元担保才放他出狱。冯奕昌接到儿媳郑若兰捎的话,筹了银两赴武汉,他找了其时在武汉宪兵团任团长的警校同学、都昌汪墩人欧阳紫亭,想他通融通融救出冯任。此举客观上反而置冯任于险境,但却是父子间骨肉相连的见证。
红刃出鞘
冯任在党内曾化名“红刃”,这既是“冯任”的谐音,也表明了他以锋利的红刃刺穿国民党风雨如晦的统治,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在此,我们简单勾勒作为职业革命活动家的冯任在白区斗争中短暂而壮烈的人生轨迹。
1921年8月,冯任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是南昌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展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学校之一。冯任在赵醒侬、袁玉冰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组织“列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