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梳理中国神话体系:《山海经》探秘、上古时代的神界领袖、日常生活中的诸神、动植物与器物神话、佛道神话与民间传奇
◆神的名字背后暗藏中外神话关联:水神名字都是N开头?地神名字都是G或K开头?日神名字都是S或H开头?
◆解读神话背后的史实:炎黄大战是为了争夺食盐开采权?仓颉造字反映了庞大的汉字构建体系?嫦娥奔月是一次应对生存危机的移民吗?
本书通过五个方面梳理中国神话体系:《山海经》探秘、上古时代的神界领袖、日常生活中的诸神、动植物与器物神话、佛道神话与民间传奇。并指出“神的名字背后暗藏中外神话关联”,将中国神话置于世界范围内考察,同时本书还解读了神话背后的史实,如仓颉造字或许反映了庞大的汉字构建体系,嫦娥奔月可能是一次应对生存危机的移民。
《山海经》的神奇动物今何在
在好莱坞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格林德沃之罪》里,出现了《山海经》里面的神兽——驺吾。《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林氏国有一种珍奇的野兽,大小跟老虎相仿,它有老虎的身躯、狻猊1的脑袋(狻猊是一种神兽,身上有五种颜色的斑纹),尾巴比身子还长,性情温和,骑上它可以日行千里。2 驺吾非常有仁爱之心,它甚至不忍去踩踏草地,也从来不吃活的动物。好莱坞电影第一次引用《山海经》中的神兽,说明这本古老的中国奇书,正在成为世界公认的神奇动物百科全书。
只要对《山海经》进行简单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它的第一类神奇动物是神或者精灵,比如《山海经》里非常有名的神兽陆吾,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和爪子,还有九条尾巴,就像九尾狐那样,但实际上它的
原型是印度财神俱毗罗(Kubera)。
俱毗罗的长相非常丑陋,有三条腿、八颗牙齿,肚囊大得像孕肚,全身披挂着各种俗气的首饰,所以印度人不太喜欢他。神奇的是,他却掌管着世界的财富,原先他还有一辆空中交通工具,叫梦幻战车,后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抢走,无奈之下,他就把自己陈放财宝的库房,迁移到了喜马拉雅山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冈仁波齐山,跟空中花园“玄圃”融为一体。陆吾实际上是中国的第一代财神,在后来的历史演变当中,他慢慢地消失了,被后起的赵公明或者关羽所代替。
《山海经》中的第二类神奇动物是一些妖兽,比如九尾狐。这种狐狸有九条尾巴、四条腿,叫声很像婴儿,有时也会吃人。但是反过来,《山海经》也鼓励人去吃九尾狐的肉,因为只要你吃了它,就能获得辟邪的能力。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给《山海经》注释的时候就说太平年间九尾狐出来,那是代表着祥瑞。九尾狐在中国历史上,时而是祥瑞的代表,时而是妖孽的代表,它的形象似乎是很不稳定的,所以吃它的后果,估计也是不太稳定的。
《山海经》中的第三类神奇动物是一些古代可能存在过,或今天仍然存在的真实动物,甚至很可能是上古生物圈的活跃分子,比如《南山经》里描写的鹿蜀,长得像马,头部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纹就像虎斑一样,还长了一条红色的尾巴,叫起来就像人在唱山歌。这个形象的原型很可能是非洲斑马或霍加狓。
还有夔,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独脚怪兽,它在儒家著述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大荒东经》里描写它形貌像牛,青色的皮肤,头上没有长角,只有一足,但凡它出入水中,必然带来风雨,而且叫声如同雷霆一般响亮。黄帝甚至用它的皮来制作鼓面,发出无比响亮的声音,可以直达五百里外,威震天下。
从《山海经》里的插画来看,夔的形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澳大利亚袋鼠。实际上,它表现的或许是袋鼠的侧视图。因为袋鼠的上肢比较短小,在绘画中很容易被忽略掉了,而且从侧面看去,另一侧的肢体也被遮蔽了,结果就出现了图像学上的“一足效应”,并由此蜕变出“夔”的独脚兽形象。而且夔出现的地点,是“东海流波山”,距离中国海岸七千多里(按秦汉制),那大约是大洋洲所在的位置。
澳大利亚还有一种生物,叫作鵸䳜,也是《西山经》里描写过的。这种鸟,“其状如乌”(长得很像乌鸦),但三头六尾,有一个奇怪的特点是“善笑”。吃掉它以后,人就能不再梦魇,还可以防御各种凶灾。这很像是澳大利亚一种特别的鸟类——笑鸟(Laughing Kookaburra),它的形体跟渡鸦相似,会仰天发出“哈哈哈”的疯狂笑声,听上去令人毛骨悚然,犹如魔鬼。
另据《北山经》记载,有一座山叫涿光山,嚣水发源于此,水里有一种鳛鳛鱼,形状有点像喜鹊,长着十只翅膀,叫声也跟喜鹊相似,人们可以用它来防火,而吃掉它可以治疗黄疸病。在贵州遵义地区有条叫习水(鳛水)的河,鳛鳛鱼正源自那里。我在当地做文化考察时意外地发现,当地的鳛鳛鱼居然就是神话生物3,但也可能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动物。
问题在于,中国人如何能掌握这些来自全世界的资讯?要是上古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假如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这个疑问就很容易得到解答,因为置身于全球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迁徙之中,只要透过当时的移民和商人,《山海经》作者就能轻易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风土人情以及各种奇异动植物的知识。他(们)是出色的消息采集者,记录了来自全世界的各种“小道消息”。
看完上述的文字,也许你们会产生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那些神奇动物如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我想,至少有三种原因:第一,那些动物至今仍然存在,只是我们无法认出它们;第二,神奇动物的灭绝,首先是一个神话界本身的事变——鉴于神话本体的灭绝,栖居于神话中的那些神怪,当然也就随之而去;第三,现实世界出现了大量吃与被吃的现象,这是更直接的原因,作为捕食者的人类,无疑吃掉了很多的神奇动物。
必须注意的是,《山海经》每卷结尾之处,作者都在重申献祭的仪轨,它让《山海经》看起来很像是一部巫术指南。例如用一个玉璋,加上祭祀用的猪羊鸡犬,还有品质良好的稻米,把它们一起埋在地里,又考虑到神明作为尊贵的客人,不能让他们在降临时站着,所以还要备好干净的白色茅草,作为他们的座席。这些都是《山海经》给出的具体指导。
不仅如此,在涉及神奇动物的时候,它还会给出这个动物的长相、发音特点、具有何种魔力,而吃了它或许会有什么好处,要么用于消灾免难,要么用于治病,这些功能都与巫术相关。事实上,对于以巫治病的古人而言,越是神奇的动物,它所拥有的巫力就越强大。《山海经》是关于“进食术”的权威指南。
《人类简史》告诉我们,智人在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大规模地毁灭了大量物种,尤其是大型兽类。早在人类发明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已使全球一半以上的大型兽类完全消失。法国的考古学发现证明,智人甚至可能吃掉了跟自身比较接近的尼安德特人,并把他们的牙齿做成了项链。人类才是神奇动物的终极杀手。在考古学和历史学之外,《山海经》从神话学的角度,向我们证实了这个遥远的传说。
通过《山海经》的当代研究,我们已经发现,它不仅是记录神话传说的文献,还拥有更丰富的属性。这部中国最重要的神话典籍,不仅满载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也记录了全球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仪轨。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上古时代的中国,绝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文明。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神话
《山海经》探秘
主宰上古时代的神界领袖
管理日常生活的诸神 上
管理日常生活的诸神 下
动物、植物和器物神话
佛道神话与民间传奇